第266章 查士丁尼(1 / 2)
“其二,保留东方正教的至高地位,延续拜占庭的法律与习俗,陛下仍居皇宫,拥有国家行政权。”
“其三,组建两万人左右的自卫军,仅用于维护国内秩序与抵御海盗骚扰,在未受到攻击的情况下,不得参与外部战争。”
“其四,奥斯曼与大明联合承诺,在其遭遇外敌入侵时,出兵保障其中立地位,作为交换,三国签订平等关税协定,奥斯曼商人可在境内自由经商,无需额外缴纳重税。”
朱斯提尼亚尼恰好带着几名军官走过,闻言也凑了过来,看着羊皮纸上的条款,眉头渐渐舒展。
“这也算不错。毕竟是真正的存续!自治邦终究要依附他人,中立国却能挺直腰杆。而且,这种情况下,威尼斯、热那亚的商队也会更放心地来贸易。毕竟,谁都愿意和一个中立、稳定的国家做生意。”
君士坦丁十一世俯身凝视着羊皮纸上 “永久中立国” 五个字,指尖微微发颤。他想起年少时,父亲与兄长曾带着他站在阿索菲亚前面那个巨大的雕像下,告诫他,这是罗马帝国的最后火种。
这是东罗马帝国查士丁尼大帝的雕像,雕像始建于543年,查士丁尼大帝手持金球,骑着骏马,一个马腿便比一个成年男子还要高,一个马蹄,便有9英寸厚!
朱斯提尼亚尼也在凝视这座雕像,这座雕像与他同名,他的名字,也可汉译为查士丁尼。
或许这个名字寄托着家族对他的期许,或许冥冥中的指引,驱使他义无反顾,来以生命守护这座孤城。
这座雕像,是东罗马帝国的象征,在拜占庭人眼里,这是帝国的护身符。
历史上,这座雕像将于三年后被拆除,残骸将继续存在几百年,被一位位旅行者发现、记录。
君士坦丁十一世想起登基时,他对着群臣发誓要 “收复失地,重振帝国”。
如今虽不能再逐鹿欧洲,却能让 “罗马” 以独立国家的身份活下去,这份分量,比任何疆域都重。
“象征之外,更有实利。”
陈默的声音很轻,却字字恳切,“陛下您想,若成为中立国,粮船不必再担心被奥斯曼拦截,商队能自由进出港口,工坊能安心铸造器物,市民们不用再躲着炮弹过日子。阿索菲亚大教堂的钟声,不用再为战事敲响,而是为和平与丰收而鸣 —— 这难道不是比‘帝国’的虚名更重要的事吗?”
这时,乌尔班抱着一卷炮图匆匆跑来,脸上沾着炭灰,却难掩兴奋:“陛下,陈默大人!新铸的二十门佛朗机炮已架在城墙上,昨天试射时,铅弹直接击穿了两百步外的木靶!”
可当他看到君臣二人凝重的神色,又看到羊皮纸上的 “中立” 字样,兴奋顿时褪去,小声问:“怎么了?不打仗了?那我的炮……”
“你的炮用处更大了。” 陈默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且不说战争是否能够平息。即便暂时和平,中立国也需要自卫。”
“你的佛朗机炮正好用来守护港口和城墙,防止海盗或乱兵骚扰。而且和平了,你还能建更大的工坊,既造守城炮,也造商船用的炮。将来大明商队说不定还会请你帮忙铸炮呢。”
乌尔班眼睛一亮,立刻点头:“对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