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冬去春来耕作忙,改天换地美风光(2 / 2)
"里,这三轮车像是掉进泥潭的老牛,动弹不得,并且越陷越深,我开着,油门加得比
"天
"大,可是无济于事,怎么办呢?我无可奈何,坐在车上的老婆跳了下来,笑着接过方向盘,首先,挂上了
"3
"档,接着让我站在车头位置,突然见她加足油,猛地松开离合,只见车忽地一抖,便冲出了
"沼泽
",我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但不解其中的奥妙,她便笑着说:
"这种情况要高档,要`横冲直撞′,低档再大的油门是不可能慢慢爬出来的!
"
我细细盘算,她说的并不是没道理。
一次,我们算计看去面粉厂兑一些
"高筋粉
"回来,可是当我们准备好,将小麦装上车,走了有二百米远时,车忽然
"嗒嗒
"几声后,便销声匿迹,又停在那里动弹不得,我爬在车上专心致志的寻找原因,几个小时过去了,我劳而无获。
正在我无计可施时,老婆
"出山
"了。她拿出一个
"小尖刀″,左右摇晃,仔细寻找这问题所在。
最终她微笑着,终于寻找了病在何处!
原来是缸头垫子被
"冲″了,我不知道如何是好?
她骑着摩托车,急匆匆地赶到三十里之外的乡政府,买回了垫子,坐在车旁仔细地端详了一会,便又找回了缸头扳手,并要求我帮忙。
三下五除二,我俩拧开螺丝,再小心翼翼地取下缸头,仔细铲除废垫,随后换上新垫,垫稳,垫好,便又按照说明书上的方法,终于换好了垫子,最后拧紧一个个螺丝。
车终于修好了,她脸上露出了笑,这笑是成功的笑,令人喜笑颜开,称心如意。
话说回来,今年种的豇豆马上要开摘了,可是豆叶上布满了一层绿色的蚜虫,这如何是好?
她打开书,寻找适应打的农农药
"吡虫啉
",拉了满满的一罐水,开始又奔赴于农田,开始给农作物打农药,
她先找来半桶水,将农药先溶解,倒入喷雾器,摇匀,再注满水,接着又是一阵风摇,最后摇匀,便开始在来回间消灭了害人的蚜虫,甭提有多高兴呀!
这时,二壮正走过地头,他惊讶地发现我们的豇豆长势非常好,且豆花稠密,豆荚丰满,真的能摘了。
娃也放学了,我们一家七口人一齐上阵,低头弯腰,在地里收获了一次又一次的
"金条
"!
今天,二壮哥和巧珍姐带着他们的两位宝宝也狠下决心:今天一人必须摘到二百多斤。
清晨,朝露晶莹,万道金光扑来,把豆园里装扮成金色灿烂的世界,人的手刚伸进这绿茵如盖的图画中时,内心顿时豁然开朗,一个个
人的心里都积累梦想,今年的收入和去年要差得多,这样一来,要让家庭的一切有了保障,因为只有大人肯吃苦,小孩学习生活也应该有希望。
中午,日头毒的像后妈的指头,狠的像商纣的情形曝晒着一个又一个人,
"小聪明″们在阳光下沉思,但是,手中的活儿一个又是一个真有渴望,这也许是劳逸结合者的一种种默然的认可!
大宝贝大海活泼可爱,从小沐浴在和谐幸福中长大,因为父亲二壮教子有方,他有顽强的毅志和十足的耐心,学习中,他刻苦努力,永不言败,像今天,一家人定下了规矩,他再也下敢有半点马虎,因为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话说二壮有这样一个规定,两个娃在学习中如果有
"拦路虎
",他只是给大海一个人去讲解,大海懂了,二壮再也不去给小河去解释,而是让大海讲给他弟弟小河,从而这样的
"定律
"他类推了七八年,效果特别好,难怪他俩学习一直很优秀,不得不令人佩服。
今年大伙的豇豆品质好,价值高,但是产量又不太好,大伙一个个喊着没卖下钱,从而
"叫苦连天
"。
但是,我家的豇豆枝繁叶茂,可通风透光性极好,因此产量特高,这完全缘于我老婆的
"种植
"优势,因此,二壮和大伙们却夸她
"未卜先知
",真是种植界的
"神人
"。
豇豆三四茬摘过后,大伙伴们一个个虽然辛苦是幸福,然而幸福先辛苦。真是一个最普通的真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