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28章 水下井矿的第二用途——大黑鱼的克星!(2 / 2)

加入书签

想到这,雷洪汕不禁想起为了限制龙夏国潜艇,在第一岛链水下安装那么多的水听监测站,这些水听站最大的毛病就是供电不畅,靠近有人居住的海岛、陆地还凑合,但远离人烟的很多关键点都需要耗费巨资不断的更替设备来维持监听网的完整度,而自己这个海底井矿,却完美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明白了这个道理就明白了为何丑国要撑腰,以及戴嘤这么上蹿下跳了,没办法,这个类似于永固型的检查站覆盖的海域不仅大,而且位置也及其重要,直接卡住了南北航线的节点上,如果外国的潜艇想北上,要么就得冒着暴露的风险穿过这片海域,要么就得绕行到东面过去……

换谁,谁被卡住了脖子都特么的要跳脚!

“嘿嘿,原来是这么一回事!!”

明白事情由头的雷洪汕心情大好,怪不得即便是知道佣猴没啥船能过来搞事情,上面依旧派了一艘军舰和一艘海警船过来坐镇,就是要将一切破坏这个项目的苗头掐死在襁褓中。

想到这雷洪汕不禁站在石头上四下张望,在黑暗的海水中寻找着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的大黑鱼!

在忙碌几天后,海底平台的钻眼打桩前期工作准备完毕。

按照施工图,一个个需要钻出来的钻眼被精确的测量出来,深潜员们在一个个钻眼位置上打下一根根钢钎定位。

每次从水面下潜的过程中,在距离第一平台上方几十米处,就能通过明亮的海底照明灯依稀看到这一圈桩位点。

没错,因为这个海底建筑要考虑中心是井口,再加上山体的特殊外形,它不可避免的使用的是竖井的开挖形态,海上建筑要预留出一个圆形主井口。

而在这个圆圈的北边,还有一个类似椭圆形的定桩,这部分是生活区和第二水闸,部分物资会通过这个水闸进入这个海底建筑。

而在这几天的时间里,除了一艘海警船到来,另外一个海上三角建筑也被拖船拖到了现场,这玩意不是来看热闹的,它就是龙夏国前两年研发出来的潮汐海流发电平台,这玩意的到来不仅能够给钻井平台输送充沛的电力,还能轻松的供应水下更富裕的电力。

钻井平台在完成这一系列前置准备工作后,这才终于把那特殊的加大钻头给吊起装在了钻机上,平台井工熟练麻溜的一节节组装起钻杆,长长的金属杆如同一根探针,一节节的穿过海水来到的海底。

以前雷洪汕以为这种钻眼会像自己勘探时那样找个地方就突突突的往下钻,但直到自己真正亲临工程现场后这才懂得,那种都是不限位置,且钻机和地面贴近的地面用的办法,在海底这种地方,为了保证钻杆旋转时不会因为长长的钻杆晃动产生偏差,还要在地面上安装固定一个稳定套,借助这玩意的控制,钻杆这才能准确的在转动中,精确的在地面预定的位置上打出最准确的孔洞。

钻眼前期需要潜水员在现场辅助检测精确定位并且固定,而钻眼开始后就无须潜水员在旁边……

其实在旁边也没用,从钻眼缝隙挤出来的泥浆和岩石粉末会直接在现场形成一道久久不能散去的海底“烟雾”。

潜水员会去安置新的钻眼固定套;这些工作水下机器人也可以完成,但机器人最麻烦的地方在于二次确认精度,而且安置过程目前也没有一个准确的自动流程,这个时候潜水员的作用就出来了。

不过整个作业流程都被水下摄像机,潜水员身上的摄像头拍下,以及各种设备的感应数据记录下所有参数,这些宝贵的资料会给后面研究设计开发新的专用海底建筑施工平台带来最直观且最详细的依据。

当第一个钻眼完成拔出长长的钻杆时,海面上来了一艘新船。

这船外形很普通,有些像平板货船改装而来,但它上面那些特殊的罐体又不像是运载的货物,而是连成一体,如同陆地上的混凝土车一样不停的在转动着。

没错,这就是为这次海底作业提前改制的水下特制水泥灌装船。

它自身不仅有专门储存特种水泥的罐体,还配有混合、搅拌水泥砂浆的特殊搅拌罐,更有专门用于清理渣的泵机和输送水泥的管道。

长长的泵管送入长长的钻孔中直通到底,当海量的高压空气向下注入,无数气泡从泵管喷出,将钻眼底部沉积的泥沙和表面附着的松散泥沙全部利用空气的浮力带出孔洞,这场面就像在水底漏气的管道一样咕噜咕噜的直往上窜气泡。

搞定玩意后潜水员会尽快封上一个盖子避免重新沉降,直至钻井平台吊挂那根带着孔洞的巨大钢棒插入钻眼并且调整水平定位。

完成这一步那艘水泥注浆船的管道终于连接上钢棒,在船体的加压泵推动下,这些水泥砂浆从钢棒的下方开始挤出水泥,一路挤开海水填满四周所有的空隙,并不断的向上涌起。

这样的灌注法虽然和传统从上往下灌浆法相比麻烦且成本高了许多,但最大的好处就是无须用震动棒进行振捣,要知道传统灌浆法最头疼的,就是灌注中内部残存的空气形成空穴。

灌浆完成这还没完,还要赶紧在地表裸露部分裹上那种像蜂蜜一样的防腐层,到这一步,第一根固定桩这才算完成。

第一根桩的完工需要等水泥硬化后检查施工情况,趁着这个间隙,从来到这之后,一直忙碌的全体施工人员这才有机会休息两天,雷洪汕对这事没有太多的经验,这种是人家建筑施工的业务领域范围,雷洪汕便驾驶着雪绒花号溜达到羊城去了一趟。

去羊城也不是他偷懒,而是他要借着7月的自学考试周完成本科段的四门科目考试,去年因为临时开发白鹞矿的事耽搁了,今年可不能再耽搁了。

别看雷洪汕是在北边的海洋大学报的名,但自学考试就有这点好处,它的统考科目是全国统一的,你在全国各省份,只要该省份有开设这门专业学科的考点就能报考,考完之后把成绩转回学校即可。

从海上作业点到羊城的海上之路雷洪汕也不是没跑过,之前就带洪船长还有肥仔他们跑过两趟,一千多公里出头的路程不到一天半就跑完了,甚至还算上了减速顺着河道逆流而上的时间。

等他考完试带着一船新鲜水果和蔬菜返回作业平台时,第二根钻固定桩已经开钻了。

第二根固定桩的流程和前一根相比稍稍调整了一下,主要就是调整了垂直定位这部分的施工工艺,之前的办法在稳固后需要进行多次校准,而沉底的钢棒又太沉需要平台的吊车进行辅助,长长的钢丝绳在海水中产生的晃动也是难以克服的问题。

而新流程就简单了许多。

工人们制作了一个金属钢架现在安置在钻眼上,这玩意的作用有两个,一个是固定小型激光仪器来进行精确定位,第二个就是可以借助这玩意发力来调整钢棒最终位置。

钢棒吊放到钻眼中后会使用水下气阀,也就是那种可充气的浮力袋,不同的是这玩意更像个热气球,形成一定的浮力将钢棒在水中形成悬浮状态。

这样一来,第一根桩最耗时的调整过程终于被解决,第一根使用了十六个小时的定位过程,第二根桩只使用了四个小时便搞定。

雷洪汕在这里一直帮忙工作到打下第五根桩后这才离开。

龙夏人是最擅长于总结经验教训的民族,有了前面五根桩杆的经验,施工中所有能暴露出来的问题基本上已经发现,能现场解决的都已经现场解决,不能现场解决的……也通过强大的国内厂家和制造业予以辅助完成。

就像第二根杆定位还是依靠临时焊接的钢架,以及依靠潜水员在水下手动充气,到第五根杆时,国内的厂家已经根据前方传回来的需求,立刻赶工生产出专用的钢架,不仅更便于安装和固定设备,而且上面专门制作的螺杆能帮助潜水员又快又省力还更精确的微调位置。

除了这个看似不起眼,没有啥技术含量的设备外,新型的海底活动车也被快速建造出来。

这玩意是雷洪汕和所有潜水员都吐槽的一个事,就是穿着沉重的潜水服在水下活动时,距离远了走过去很不方便,而扔掉配重整个潜水服就自动悬浮,这时候可以利用潜水服上的小型推进剂游过去,但重新落地后失去更多重量让大家很容易被海流给卷走或者推倒,搞得大家来回走动即浪费时间也浪费力气。

而新生产出来的海底活动车其实就是个小型履带车,别小看这东西,它的地盘结构结合了之前的爬虫,而它的上层敞开式操作设计,是参考了未来两年即将登月的龙夏国月球车!

航天员在月球上蹦蹦跳跳,深潜员穿着重装潜水服其实也是在海底蹦蹦跳跳,别忘了航天员训练失重和登月训练,都是在水池里模拟完成的!

而不管是海底的爬虫,还是已经在月球上溜达的月兔车,龙夏国都已经积累的丰富的研制生产和使用经验!

在这么短时间内完成,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水到渠成的事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