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32章 新船的翻数倍效率和抢矿的胆气(1 / 2)

加入书签

只是还没等雷洪汕报出价格,本地官员便打断了两人的谈话。

虽说亿幸壹号已经带了两次黄金从这里入关,但一次入关小三吨黄金,这一次入关的量比之前两次总和还要多一吨好不!

小三吨黄金下来,那可是价值三十亿!而且是一次性入关的!

这么大笔金额,换哪个领导都得重视一下!当然,四大超一线和

对于这种事情雷洪汕实在没太多想法,好在肥仔和李总他们经常和这些官员打交道,一阵官面上的话术交流后,随着最后一块黄金装车完毕,李总和雷洪汕他们登上各自的车辆驶向市内某家银行。

在这家银行的会客室里,几位矿老板们耐着性子走完黄金的称重,验纯,入库等一系列流程,行长也是既兴奋又紧张,兴奋是这么多煤老板矿老板亲临自己这个分行,而且又带了这么多黄金过来,这简直就是送上门的业绩啊!

至于紧张……废话,万一不小心把这些矿老板惹的不高兴,带着黄金走了,你特么赔啊!

这个流程走的有点久,毕竟这么多黄金需要不少时间,但好在现场几位矿老板情绪都很不错,行长特别注意到,他们对其中一位有些黝黑的年轻人特别亲近,再看看已经打过几次交道的肥仔铭和那个年轻人的关系,行长用脚指头都能猜到,这个皮肤黝黑的年轻人就是自己一直听说,但一直没机会见到亿幸海洋矿业最大的老板。

只可惜这位雷老板一直被李总他们拉着说话,行长愣是没好插嘴进去。

几位矿老板能挤时间在这耐心等待除了是给雷洪汕面子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次属于他们合资的公司第一次靠岸上金,要过来认个门,今后公司的船再靠港上金那就肯定是他们公司的管理人员过来对接业务了。

好不容易等交接核算结束,行长这边赶紧组了个饭局,宴请一众大客户, 好不容易吃完这餐商务晚宴后这二场老李他们实在不能等了,抓着雷洪汕就在商务KTV里就谈起了今天没谈完的事。

“老弟,那大船什么价?”

“价还没出呢,但……这个数。”

雷洪汕比划出几根指头,这可不是百万也不是千万,而是亿为单位,毕竟船的个头都那么大了,里面装的爬虫都多不少,造价成本肯定要往上飚;而且在商言商,这装备不仅造船厂要挣钱,雷洪汕也要在里面赚一笔,毕竟专利就在他的手里,别的人想造也得找他来买。

而且还别嫌贵,某种程度上,他就是要用这个价钱来抬高进入这行的门槛,要不然搞得和陆地淘金一样,三五个人拎着十字镐铲子淘金盘就能凑一个小队满世界都是淘金客抢饭碗,那还玩个屁啊。

不过他也不怕把李总他们给吓跑,今天拉回来的这一船黄金就已经证明了海底的黄金真不少,而且因为处于原始处女地状态,开采难度低成本低,含金量又高,这简直就是到海底去捡黄金。

当然,前提就是你要有这个本事下到这么深的海底去捡!

看到这个数旁边的蒋总直接开口:

“阿汕,钱不是问题,关键是什么时候能交付使用,还有这么多海底矿吗?等这一片海域的黄金捞完,我们可不像你那样还有一个海底井矿在开发!”

雷洪汕在南海开发海底井矿的事知道的人很少,但瞒不住内行人,更何况这些人和雷洪汕的私交也不错,多少也收到些消息和风声。

“当然有!”

雷洪汕推开吧台上的酒瓶杯子,直接用酒水和水果画出两个地方的简易海图出来。

“南太平洋那片地方的海底黄金除了表层矿之外地下还有浅层金矿,不过这个采集时间就很久了,十来来米的深度就凭我们几条船的爬虫一点点啃还是太慢了,要想加快速度只能使用大型的海底翻泥机。”

“等那边的黄金开采完,这个地方也有不少海底黄金,就看各位有没有兴趣一起过去闯一闯。”

众人看到这个地方顿时愣住,因为这个地方很有意思,正好卡在东边的岛和小日子冲岛这边,雷洪汕第一次和罗谢尔驾驶雪绒花号过去时感知到的第一个大矿就在那里。

“阿汕,在这挖黄金……没事吧?”

看到这地方,连胆子最大的李总都有些担心。

“当然没事!别看这地方敏感,但是这里距离咱们自家没多远,不管是航妈还是自家舰队在这里环岛航行都成常态了,自家的地盘上怕什么!这里的黄金几乎都是表层金,密度大且含量高,我的想法就是大家多凑点船,而且尽量是大船,直接上去捞一波,有人帮咱撑腰怕什么!”

雷洪汕说起这话时底气十足,因为他想起自己航行到那边后不久,次日清早便看到自家的那支航妈舰队。

不过那地方确实有些敏感,所以雷洪汕上次也向许院长那边试探性的询问了下上面的意见,而许院给出的答复也很简单:

“想干就干!”

雷洪汕立刻就明白上面的意思了,现在环岛航行已经常态化了,既然已经常态化那就要趁热打铁把事情做实了;如果有人想来搞事情……正愁没借口派军舰在那边长期溜达呢!

看到众人还有些犹豫,雷洪汕继续给几个老板掏出下一个定心丸。

“各位老哥,世界上资源就那么多,你不去抢这一口难道要别人赏赐给咱们吗?我们这一次三条船半年一口气就弄回来小三吨的黄金,下一次呢?下一次我们不仅船更多,而且船也更大,一条大船带来的可是翻几倍的采集效率!”

雷洪汕说的翻几倍不是吹牛也不是说谎,在很早前雷洪汕就注意到,一艘船再大,受脐带线路的间距影响,它同时释放下去的爬虫是有上限的,哪怕是新型的大船,四条脐带线已经接近它的物理距离极限,那么有没有可能再继续增加作业量呢?

答案是可以的!

那就是增加爬虫的尺寸和采集功率,这就像小型挖掘机和大型挖掘机,单位数量不变但变功率和体积效率。

可爬虫不是普通设备,要增大其体积势必就要把上面的几乎所有结构全部重新设计,零部件重新进行采购,这可没有现成的货架产品可供选择,很多零件都需要重新进行研究。

那不能单纯的增加爬虫的个头,赵工和雷洪汕自然就改变思路,一条两平方电线负荷功率四千瓦会烧线,增加到四平方线路就能负荷到五千瓦一点问题都没有。

能源供应没问题,接下来就是如何并联爬虫的技术问题。

在船上还好,两台爬虫可以人工手动并联在一起,但考虑到释放和回收中的同步与碰撞问题,就必须要硬连接,也就是需要它们之间用梆硬的金属连接在一起,要不下水后两边就要经常碰撞打架。

而硬连接方便了释放与回收,但又会带来另外一个问题,即便是在平原地带的海底,它们都会因为不平整的地面导致两台设备产生跷跷板一样的翘曲作用;也就是一边压下去,另外一边就要被翘起来导致采集头离开地面吃不到矿料。

不过这个问题也很快被解决,因为爬虫有一个自动机械锁扣装置,是用来和螺壳体相互对接固定使用的,在船上人工扣死这个设备就行,到水下后解脱分离自行作业,需要回收时两台设备靠近后和幼儿园小朋友一样排排坐,从船上释放一个专用的并联螺壳同时锁上就行。

解决了并联海底回收问题,理论上,只要脐带里电缆的负荷量足够,它能无限增多,和排队吃草的羊群一样横着推过去;不过脐带的粗细和自重是有最佳比例的,而且线路在水下分支也是有距离限制,经过多次计算和测试后,最终一条脐带最多只能够同时分控三只爬虫在15米内工作,再多脐带太粗挤释放和收纳需要增加更多的设备功率,也更占存放空间。

最后就是解决收放中上下船的问题,同时下水的并联爬虫需要更宽的滑道,老式线缆船只有船艉一个滑道,受它尺寸的限制想扩容都做不到,而且要破坏船艉的钢骨结构才行。

但新型的大船船体更大,而且设计之初就考虑到这方面的结构设计,不会产生破坏结构削减船体强度的影响,同时它不仅具有船艉两个专用的滑道,两侧多出来的两条桁架在设计之初也考虑到具有滑道的作用保证爬虫的起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