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八十二章 大血拼(2 / 2)

加入书签

虏了孙桓的稗将谭雄。两人并未奏报就将谭雄斩杀了;其实谭雄也不过在张苞与李异单挑时放了一冷箭,把张苞的坐骑射死了。为此睚眦而擅杀敌军裨将,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刘蜀黍的部队没有很好地执行“俘虏政策”,或者干脆说就没有很好的“俘虏政策”!

好的“俘虏政策”会起到瓦解敌军的作用;而滥杀俘虏则无疑会增强敌军的斗志。从这点来看,无论是张苞、关兴还是刘蜀黍,他们都是很不聪明的。

随后,蜀将张南、冯习、吴班三人聚在一起商议,准备偷袭。三人定下策略,一面夜晚劫营,一面围点打援;为了确保围点打援成功,三人还巧施诈降计,派人去提供假情报。由此可见这三员蜀将不仅有勇,而且有谋!

朱然对于“诈降”倒是深信不疑;惟有部将崔禹,他提议不如自己带一小半兵马前去救援,这样就算折本也不至于全军覆没。看来崔禹这人还是比

较有谋略的;可惜此人天生就是干参谋的,实战经验差,在面临关兴、张苞两支伏兵的左右夹击时一触即溃,自己也被生擒。

这次关兴和张苞没杀崔禹,而是把其解送到刘蜀黍那里等候发落。为啥呢?p民我估计这是因为前者谭雄偷袭了张苞兼射杀了张苞的战马,所以两人认其为仇人(两人是结拜兄弟);而崔禹只是单纯的战俘。而刘蜀黍更“浑”,他不假思索地下令斩杀了崔禹,以往的仁义形象瞬间坍塌。

刘蜀黍一时口误,激怒了老将黄忠;其带领着五、六位部下,直接找东吴战将单挑去了。由于是不辞而别,别人都以为其是叛逃,唯有刘蜀黍坚信不疑。看来不管是吴王孙权还是蜀帝刘邦,识人的本事都是很不错的!

刘蜀黍给足了老黄忠面子:他不派人唤黄忠回,而是暗自里让关兴、张苞二将前去接应,而且“略有微功,便可令回”。刘蜀黍不愧是三国时期的公关专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