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章 比斯巨船(2 / 2)
用这种方式存储信息,理论上确实具有高效、存储量大、存储时间长、易获取且免维护等诸多优点。
从那以后,比斯人采用这种方式来记录历史。
“获知这条情报后,联军科学家轻松破解了比斯人的解码算法,将他们的史书转化为了数字信息。”
“实不相瞒,龙国科学院正在对dNA存储器进行评估,后续有可能将我们龙国的历史也记录到巨魇兽dNA存储器中!”
说到这个话题,赵刚显得很是兴奋。
毕竟。
能够将历史长久保存下去,哪怕人类灭亡了,人类的历史也留存在这个世间,终有一天被有缘人发现,从而知道曾经有一个名为‘蓝星人类’的文明存在过。
这,是独属于历史学者的浪漫!
…
“我们需要尽量保全达斯人的巨船!”
“一座能够移动的安全区,其意义无比深远,甚至可能超乎我们的想象!”
祁连山基地指挥中心。
龙国四大基地以及未命名文明的高层人员正在举行一场高级别会议,讨论的内容是一条并未公开的信息:
比斯巨船。
在彻底消灭诺乌人以后,达比、达斯人继承了他们的大量遗产,这其中不但包括海量的巨魇兽,还有高超的生物科技。
虽然后者过于玄奥,达比达斯人难以理解。
但总归是学到了一些皮毛。
作为一个生活在船上的文明,即便获取了大量陆地,但达斯人早已习惯了在船上的生活。
与其回到陆地,他们更愿意建造大船。
于是利用诺乌生物科技,他们打造了一艘史无前例的巨船。
详细来说就是。
将巨魇兽躯体、生物合金以及某种原产于诺乌星的巨型藻类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生命体’。
它有着巨大的体积,能够进行光合作用,而且能够不断生长。
而且,它的形状可以人为操控。
于是达斯人操控它生长成了一艘总面积将近5000平方公里的超级巨船:
达斯巨船。
也就是现在的达斯安全区。
达斯文明降落时已经没有时间选择落地的位置,他们虽然努力向着大河支流落去,却最终功亏一篑。
落在了距离支流大约200公里处。
好在这艘船在陆地上也能生存,只是无法移动罢了。
获知这一消息后,联军自然对它产生了想法。
燕山、广南、长白山的想法不难猜测,他们都亲眼见过火星车传送的场景,对于这种瞬息间纵横百万公里的强大能力羡慕不已。
甚至于。
他们认为未命名文明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惊人且快速的发展成就,火星车能够随意移动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所以,他们也想拥有这样的能力。
祁连山基地的想法更简单。
他们想要执行‘猎人计划’,就必须有一个能够移动的安全区,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