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章 一个近乎完整的生物圈(2 / 2)
达比达斯人虽然只学会了诺乌生物科技的一些皮毛,但这些皮毛也足够人类消化很长一段时间了。
“相信以人类和未命名文明的科研能力,必定能在诺乌科技的基础上更进一步!”
一些生物学者脸上止不住地笑着。
心里已经开始设想新作物的性质了。
“这种新植物应该是一种主粮,它的产量要足够高,口感还要好,在生长期还能进行大规模生物发电,秸秆还可以用来当动力煤,它的根系还能固氮,不断提高土地的肥力..”
“哈哈哈哈~”
生物学家不自觉地笑出了声。
他擦了擦嘴角,有些不好意思地瞟了一眼周围,发现其他人也没好到哪里去。
尤其是那些材料学专家,他们手里拿着镊子、小刀和一个个样品袋,动不动就趴在地上或贴在墙壁上。
嘴里发出没见识的惊呼。
“中间层是主要的工业和军事区,这里是帝国的命脉,是达斯人纵横诺乌星海洋的依赖!”
“每天有超过5亿名达斯人在这里工作..”
达斯巨船所谓上中下三层只是笼统的划分,实际上每一层内部都错综复杂。
以中间层为例,它的高度超过100米,不少地方又划分为很多层。虽然名义面积约为4700平方公里,但实际使用面积大概有3万平方公里。
整个达斯巨船总的使用面积绝对在10万平方公里以上。
正因此。
达斯人的生活条件和发展潜力远超达比人,后者原本拥有广袤的国土,但是在传送到原初大陆后安全区面积就只剩2万平方公里了。
还有一点就是。
他们并不是所有的达比、达斯人。
真正的达比、达斯帝国总人口超过1000亿,这里的20亿只是其中的1\/50,达比、达斯人也不知道剩下的同胞在哪里。
更不知道他们分裂成了多少个文明。
“另外的980亿达比达斯人终究是个隐患!”
特战队长在心里暗暗想道。
众人沿着螺旋台阶拾级而上,很快就来到了达斯巨船的第三层,这一层大约有3000平公里。
举目望去到处都是绿油油的‘农田’。
只不过。
这些农田大多是沼泽或者池塘,农作物也主要以藻类和各种水生植物、浮游生物为主。
“厉害呀,农田区竟然是模块化设置!”
让众人感到意外的是,农田区竟然是整艘达斯巨船科技水平最高的区域,明亮整洁的无土栽培架一望无际,看上去就像是生机勃勃的丛林。
比冒着黑烟的工业区可爱多了。
不仅如此。
有些类似《北京折叠》里描写的那样,农业区又细分为了三层,这三层按照一定的时间规律不断轮转。
保证每一层都有机会晒到太阳!
在这一刻。
原本还抱着些许轻视心理的人类学者们纷纷正色,无论任何时候,先进科技都是值得尊敬的!
何况。
这些先进科技很快就会属于人类!
经过一番考察,比斯巨船在人们心中的价值再次飙升。它并不只是单纯的一艘船,而是一整套完整的生物科技。
它是一个完整的生物圈,可以自我循环的生物圈!
毫不夸张地说。
龙国要是早一点拥有这些科技,赵樾在火星上的生活至少可以舒服百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