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31章 我辈当自强(1 / 2)

加入书签

实际上。

24节气的适用地区以其起源地黄河流域为核心,随着历史发展和文化传播,逐渐扩展到龙国各地。

然后又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进行了一些调整。

众所周知。

蓝星海洋的潮汐活动是因为受到月球影响产生的。

因此。

农历还可以准确预测潮汐变化。

比如每月初一、十五前后是大潮,最适合赶海和观潮;而每月的初七、初八和廿二、廿三潮差最小,不适合进行上述活动。

所以,农历还可以指导渔民的生产活动。

既简单又实用。

毫不夸张地说。

农历的实用性是无与伦比的!

这也符合龙国古人一贯注重实用的习惯。

而农历最大的缺点就在于计算麻烦,毕竟将太阳、月亮运转规律结合在一起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撑和运算过程。

在古代。

白皮猪、黑猩猩既没有如此丰富的数据积累,也无法完成如此高深复杂的计算。

但这些对龙国来说却不叫事儿。

钦天监可以轻松胜任这一工作。

每年朝廷都会组织人手记录数据、计算历法,然后以政令的形式颁布到各地。

这就是大一统王朝的行政管理能力!

而这份历史底蕴也是祖先留给后人最大的遗产。

满遗、润人、殖人疯狂贬低华夏,否定华夏之历史文化,试图打压华夏之民族自信,以讨好它们的倭奴、欧美主子。

我等炎黄子孙绝不可妄自菲薄。

更不能任由这股歪风邪气继续猖狂!

(作者昨天刷斗音还看到一只通古斯野猪在评论区叫嚣‘难竟(南京)还是杀得太少了’,呵呵,把爷给气笑了..)

“这个座钟还可以显示年月日以及对应的节气。”

钱晏芸指了指表盘中央的一行数字说道。

“年月日?节气?”

后羿有些无法理解这些新词汇。

对于这些,有穷氏虽然有了一些模糊认知,却并未形成体系,钱晏芸于是详细解释了一番。

这一解释。

竟然足足用去了将近两个小时。

只因后羿等人就跟好奇宝宝一样问个不停,就连巫也把目光从座钟上面挪了开来,认真听着钱晏芸的讲述。

“雨水时节要防范春季旱情,加强冬小麦田间管理。芒种时节抢收小麦,播种夏玉米..”

一个名为‘稷’的穷氏官员不断复述着这些话。

他肤色黝黑,手上布满茧子,显然经常在户外劳作。

此刻眼睛却是明亮的可怕。

“以二十四节气来指导农业生产,简单明了,哪怕是最愚昧的乡野村夫也能轻松理解。”

“妙哉!大善!”

他看向钱晏芸,问出了一个更加重要的问题:

“请问,贵文明的食物来源主要是种植您刚刚提到的小麦、玉米等农作物吗?”

“它们的产量几何?”

说罢下意识地端起桌上的杯子,猛地灌了几口。

“嗯?”

感受着喉咙间传来的清爽,他瞬间觉得头脑都清醒了几分。

当即低头看去。

却见晶莹剔透的水晶杯底部漂浮着一些青翠欲滴的叶子,就仿佛是刚刚从枝条上摘下来一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