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要去河北(1 / 2)
借书证
图书馆地下二层的古籍阅览室,终年弥漫着一股纸张腐朽的气味。林晚照是历史系的研究生,为了毕业论文,她已经在这里泡了整整三个月。
“师姐,你听说过关於这个阅览室的传闻吗?”管理员小张一边帮她办理入库登记,一边压低声音问道。
“什么传闻?”晚照头也不抬地整理着笔记。
“据说深夜在这里看书,偶尔会遇到一个穿灰色中山装的老人。他会主动帮你找资料,但第二天他推荐的书都会变成空白页。”
晚照笑了笑:“这栋楼才建了二十年,哪来的灵异传说。”
小张神秘地摇摇头:“不是楼老,是书老。有些书,看的人多了,就沾上了‘东西’。”
晚照没把这话放在心上,直到那天晚上。
为了赶论文进度,她申请了夜间阅览特权。晚上十一点,偌大的阅览室只剩下她一人,头顶的日光灯管发出轻微的嗡鸣。她正对着一本清代县志发愁,关键几页竟然被虫蛀得无法辨认。
“需要帮忙吗?”
一个温和的声音在身后响起。晚照吓了一跳,转身看见一位穿着洗得发白的灰色中山装的老者。他头发花白,戴着一副老式眼镜,脸上挂着慈祥的微笑。
“我看你在这里徘徊好几天了。”老人说,“是在找光绪年间那场水灾的记录吧?”
晚照惊讶地点点头。
“第三排书架,最底层,有一本《河防纪要》,应该对你有帮助。”老人说完,便转身离开了。
晚照将信将疑地找到那本书,果然发现了关键资料。她欣喜若狂,想要感谢老人,却发现阅览室空无一人。
接下来的几天,老人总会适时出现,指点她找到需要的书籍。晚照渐渐习惯了这种帮助,甚至开始期待他的出现。
直到一周后,她偶然翻到一本图书馆旧值班日志。1978年3月15日的那页,记录着一条简短的消息:
“今日整理古籍,发现张明远教授生前捐赠的一批手稿。张教授於上月逝世,享年六十二岁,终生未婚,将所有藏书捐赠本校。”
旁边附着一张黑白照片——正是那位帮助她的老人。
晚照手一抖,日志掉在地上。她突然意识到,每次老人出现时,周围的灯都会轻微闪烁;他从不直接触碰书籍;而且,他走路完全没有声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