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 章夜话(2 / 2)
他还记得,当年为了帮助岳父获得副省长的职务,是经历了一场博弈的。在击败了唐家父子的阴招后,才获得了破局之机。可谁也没有想到,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省委接连调整了两位一把手书记的任命,中原省的整个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先是张书记提早病退离休,让韩学政失去了来自省委领导的强力支持;接着接替张书记的潘书记又被匆忙地调整调离,最终花落花开,吴省长成为了吴书记,结果最尴尬的人自然就成为了孙默的岳父韩学政。
如今他在省里的处境很困难,有心人为了讨好新上任书记职务的吴省长,暗地里不断给韩学政穿小鞋,使绊子,让他的工作变得举步维艰,开展的并不顺利和愉快。
听到父亲韩学政的话,相比开始思考的孙默,韩德修头脑里只有一团乱麻,理不断、剪还乱。让韩德修第一次参与书房谈话,只是为了锻炼他,韩学政原本也没有想从他那里得到什么答案,所以他没有理会儿子脸上的困惑神情,还是不急不缓地继续说着:“
今天找你来,是有一件事情、我也拿不定主意,想听取你的想法再决定下一步的打算。”
接下来韩学政详细谈到吴省长当上书记后,韩学政的真实感受。在工作中,吴书记和韩学政的相处是不冷不热,对有些人打压韩学政的举动是不理不睬。
韩学政迫切地想知道,吴书记这一系列动作到底出于什么目的,今后应该如何应对?
‘其实面对局面的不堪,韩学政心里已经初步萌发了调离的打算。可是调到哪里,如何运作这些问题,让他有点举棋不定。’
所以借着这次孙默陪着女儿回门的机会,他想听听女婿的意见和建议。
事关岳父的仕途前程,孙默不敢敷衍了事。他将有限地信息收集集中,默默地开启新一轮头脑风暴。‘申生在内而亡,重耳在外而安。’当这句话闪现在孙默脑海里时,他终于找到了破局之法。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在华夏灿烂而辉煌的历史洪流中,总有一些人会遇到相似的困境。
晋文公名重耳、姬姓,是华夏春秋时期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君主。晋献公之子,母亲名为狐姬。晋文公文治武功卓著,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也是上古五霸之一,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
申生与重耳均是晋献公之子,申生是长子,重耳是弟弟。他们之间的故事来源于史料中记载的骊姬之乱。
重耳在外而生,申生在内而亡出自《史记·晋世家》。讲的是申生、重耳,夷吾皆为晋献公的儿子,申生为献公正夫人所生是嫡出长子,因而被立为晋国太子,法定继承人。
后献公正夫人离世,晋献公纳狄戎女子骊姬为夫人,骊姬和她的妹妹为其生育二子,献公爱骊姬遂有废立之心,而骊姬也处心积虑想要害死献公的这三个成年儿子。
其中申生是骊姬主要加害的对象,重耳知道骊姬夫人的意图,就带着身边的几个随从逃走了,从此周游列国十九年,在此期间、取得其他大国的信任,为其后来回国继位打下基础。
而申生明知有人要加害于他,可是他还要固守孝道而不肯离开本国,最终被骊姬遣人在晋献公面前谗言构陷陷害,落个自刎身亡的下场。
想到这里,孙默清咳一声开口说道:“我个人认为,吴书记贵为一省之首,自有其心胸气度。从长远看他其实不是有意针对您。”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