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六十七章白泽传说(2 / 2)

加入书签

“听过,听过……”

话语到此,说书先生原本醉醺醺的神情马上清醒了大半。他一脸正色的看着万玉山,脸上似乎还带有一些愠怒。

“你打听它做什么?”

“哎,先生何必这般,我也不过是好奇,传说那白泽乃是上古神兽,我在怎么厉害也不过一行脚的商人。不过是我家父之前做了一个梦,梦见了神兽白泽,家父由此心事重重,我便到处打听想以此解开家父的心结。”

说书先生闻言,暗叹眼前之人还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孝子,于是将心中最后一丝疑虑也打消了。这才缓缓的坐在了长椅之上,他看了万玉山一眼,又恢复了醉醺醺的模样给万玉山讲起了关于白泽的传说。

“我也是在年轻的时候有幸见过白泽。”

回忆,就这样涌上了说书先生的心头。

那时候的说书先生和玉沧城的一个名为林婉儿的女子有太多的相似之处。他们对修真一事都极为的痴迷,以至于跋山涉水到处拜道寻仙。

当年他也是在这桥下听了一个说书先生的话语,说那茫茫东海之中有许许多多的仙岛,上面居住着很多的神仙,有机缘能寻到海中的仙岛,或许就能拜那些神仙为师修得神仙功法。于是说书先生便带足了干粮和水,悄悄地告别了父母独自一人撑着一只小船行驶在了茫茫的东海之上。

这一行便是一个多月,这一个多月他见识了大海的波涛,暴雨,风浪。幸运的是,他都躲了过去。

就这样,说书先生又在海上寻找了一个多月,带出来的淡水和干粮终于吃完喝完了。但苦苦寻找的仙岛却始终不见踪影。

说书先生依旧没有放弃,在没有水没有粮的情况下依旧寻找了四五天。终于在一个炎炎烈日的午后承受不住,晕倒在了小船之中。

他以为自己就要死在这茫茫大海之上了,也接受了死亡的来临。可就在他闭上双眼的瞬间,一道白影出现在了他的眼前,随后说书先生便彻底失去了意识。

等他再次醒来已经不知道过去了多少时日,他只记得自己是在一个山洞之中醒来的。那山洞之中住着一只神兽,只见它通体雪白,虎首龙身,头上一对奇异的角更凸显了它王者之气。

说书先生不敢靠近,躲在洞壁一旁远远地看着它。白泽却像是发现了说书先生的动作,竟是开口说话让他过去。

说书先生哪里敢靠近他,但一想着自己本就是求仙问道而来,于是便鼓足了勇气靠近了白泽。

让说书先生觉得奇怪的是,眼前的神兽虽然有些恐怖,却没有丝毫要伤害他的意思。白泽不仅救下了说书先生的命,还在说书先生在洞中待了几日后,亲自将其送到了玉沧城外。

就这样,说书先生感念白泽的大恩,到处宣扬白泽的美德。恰好之前提到仙岛的说书先生去世,他便成了下一个说书先生。

那一段时间,他一直在讲述着关于白泽的故事。这自然也引来不少的听众,听书的人多了,白泽一事也百年传得越发的神秘。

许许多多的听书之人也萌生了要去海中寻一寻这传说中的白泽。

于是说书先生的房门都快被这些听说之人踏破了,他们纷纷前来询问关于白泽的消息,说书先生也都会将自己的所见告诉他们。

如此一来,原本追求修真的说书先生也没有再苦苦地寻仙问道了。反倒是这些日子讲说白泽的故事赚得盆满钵满。

直到有一天,说书先生照常回到家里,发现自己家里一道白光乍现。白泽竟是毫无征兆地出现在了说书先生的家里。

这让说书先生极为的激动,朝着白泽就是深深一拜。

白泽没有理会说书先生的动作,只是深深的看了他一眼,随后开口说道:“从今往后,你不能在人前提起我。这会给我带来一定的灾难。”

说着白泽化为一道白光消失在了说书先生的眼前,说书先生先是一愣,随即便缓缓的跪在了地上。

白泽对他来说有救命之恩,他无论如何是不会做出任何有损白泽的事情来的。于是,从那以后,说书先生便再也没有提及过白泽。

任凭听书之人怎样的哀求,说书先生都是无动于衷。也正是如此,说书先生像是没了灵魂一般,虽然依旧以说书为生,却始终觉得生活像是少了点什么。

直到今天再次将心中憋了数十年的秘密说出,说书先生才觉得整个人都通透了起来。说完便倒在了酒桌之上沉沉地睡了过去。

这一睡便是很久,睡梦之中他看到了白泽被一股强大的力量掳走,在经过他的身前时白泽露出了哀怨的眼神。

只这一眼,便将说书先生吓得从睡梦之中惊醒了过来。

等待说书先生醒来,他像是意识到了什么。然,万玉山一行人早不见了踪影。

说书先生双腿一软跪倒在了地上,心中一股极其不好的预感袭上了心头。短暂的自责之后,说书先生一路朝着海边奔跑而去,跑得累了也只敢捂着肚子喘息片刻。

就这样,说书先生一直跑到了海边。他看了一眼一艘被主人拴在岸边的小船,随即跳上去解开绳索朝着东海之中拼命的划走。

东海之滨,所有的热闹都渐渐地被说书先生出甩在了身后。

暴雨没任何征兆地降落在了东海之上,怒涛一波一波的拍打着说书先生的小船。像是在练上天也在惩罚他,说书先生心中更为急切了,划船的速度也加快了几分。

“没想到,二十年后,我们又一次踏上了这东海。”

“更没想到,原来白泽竟在这东海之中出现。”

万玉山和万思雨并肩飞行在虚空,一道道的闪电落在他们的身侧,二人却没有过多的理会。

他们的身后,还跟着百余名精英弟子,十多名长老。其中还有一名跟在人群之后的年轻弟子,正是当年跟在苏十七身边的得力干将秦牧庵。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