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3章 南山枯井(2 / 2)

加入书签

县令皱着眉头说:“真凶已经抓住,但尸体不全。你先回去,等找到死者的头,就公开判决让胡成抵命。”接着从狱中把胡成唤出来,呵斥道:“明天不把头拿来,就打断你的腿!”派差役押着胡成回去找头。一整天过去,胡成垂头丧气地回来了,只是啼哭。县令便把刑具放在他面前,作出要动刑的样子,却又不动刑,说:“想必你当夜扛尸体时很匆忙,不知头掉到哪里了,为何不仔细寻找呢?”胡成苦苦哀求县令再给他一些时间。

县令又问妇人:“你有几个子女?”妇人回答:“没有。”又问:“何甲有什么亲戚?”妇人答:“只有一个堂叔。”县令感慨地说:“年轻轻就死了丈夫,孤苦伶仃,这以后怎么生活呢?”妇人听了,哭着叩头请求县令怜悯。县令说:“杀人的罪已定,只要找到全尸,这个案子就结了;结案后,你赶快改嫁。你是年轻妇人,不要再出入公门。”妇人感动得哭了,叩头下堂。

县令立即发告示让乡里人代找人头。过了一夜,同村的王五就报告说已经找到了人头。经查验无误后,县令赏给王五一千钱。然后把何甲的堂叔叫来,说:“大案已结,但人命关天,不是一年半载就能结案的。你侄子没有子女,少妇也难以生活,让她早点改嫁。以后也没有别的事,只是上级复核时,你须出面应承。”何甲的堂叔不肯,县令扔下两根签子,堂叔再申辩,县令又扔下一根签子。堂叔害怕了,只好答应后离开了。

妇人听说后,到公堂感谢县令的恩德。县令极力安慰她,并告知:“有买媳妇的,当堂说明。”妇人下堂后,就有人呈上求婚的状子,竟然是报告找到人头的王五。

县令把妇人叫上来,说:“杀人的真凶,你知道是谁吗?”妇人毫不犹豫地回答:“胡成。”县令微微一笑,说:“不是。你和王五才是真凶。”两人大惊,极力辩解喊冤。县令说:“我早就知道实情,之所以迟迟不揭发,是怕万一有冤屈。尸体还没从井里弄出来时,你怎么就确信是你的丈夫?是因为你事先就知道他死了。而且何甲死时还穿着破棉袄,那几百两银子是从哪里来的?”又对王五说:“头在什么地方,你怎么知道得这么清楚!你这么急着找头,是想快点结案成全你们的好事。”两人吓得面如土色,无法再强辩一句。

县令让人把他们都上了刑具,两人最终吐露了实情。原来王五与妇人私通已久,谋杀了她的丈夫,恰好碰到胡成开玩笑说的那些话。于是县令释放了胡成,而冯安因诬告,被重重地打了一顿,判三年徒刑。

案子了结,淄川县的百姓们对县令费祎祉的智慧和公正佩服不已,而这个离奇的案件也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