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王佐之才(1 / 2)
李白说罢,给酒盖上盖子。
众文武口水直咽,这酒太香了。
而且,这种酱香酒,他们从未听说过,今天也是人生首次品尝。
即便以赵云之稳重,也忍不住想即刻品尝此酒。
但古时讲究地位。
众文武与相国、大将军李白之地位相距甚远。
虽然是结义兄弟,或是李白的岳父,但也不敢上前无礼抢酒。
~~
李白又拎出一只红色的小盒子,从中取出小酒杯,又解释说:“好了,尔等每人两瓶。记住,切莫随便乱喝。须在确实空闲时喝,别因醉酒而兵败,或被敌将斩杀,若因此丧命,可不值。不然,以后再不给尔等这种酒。”
“诺!”
众文武应令一声,一拥而上,争抢那十瓶好酒。
蔡邕是文人,被众将推来挤去。
他最后抢得一瓶没开的酒,抢得那瓶已开的酒,属于亏了点吧。
~~
李白含笑说:“岳父吃亏了点,以后再补。哦,这里有两套孙子兵法,大哥拿一套,四哥拿一套,二位兄长,好好研究孙子兵法,以后,多打胜仗。吾等是要与董卓及各路诸侯争天下,绝不可荒废年华,虚度青春,得好好看书练武练兵。二位兄长以后各统兵一方,比试比试谁夺地盘多,谁的功劳大。偶尔空闲,可看书品好酒,不也乐乎?”
“诺!”赵云和张泰应令一声,各自上前,各拿一套孙子兵法。
~~
李白又让众文武喊他们带来的亲兵进来,各抱些纸巾去。
他教众文武如何用纸巾擦嘴,如何用纸巾擦屁股。
众文武捧腹大笑,均笑到肚子疼。
他们笑罢,又问李白为何会有如此怪物?
李白说天机不可泄密,否则,自己会折寿的。
众文武都是李白的亲人,自然不想李白折寿。
于是,他们不再多问,都当李白发明的这种纸巾。
~~
不过,典韦却嚷嚷说:“五弟,往后愚兄若立战功,可多赏赐些好酒与愚兄,愚兄也不要五弟提携了。就多给这种好酒吧。”
众人大笑,又笑出眼泪来。
李白说:“诸位皆是李某之亲人,以后,若立战功,既要提携,也要赏这种好酒。无论谁立战功,每次奖励两瓶这种好酒。”
典韦不满地说:“太少了吧?多赏两瓶,可否?”
李白点了点头说:“视战功大小赏多少瓶,可否!”
众文武顿时欢呼雀跃起来,均如小孩一般,激动不已。
~~
此时,有哨骑来报,称荀彧率众来投。
李白急让众文武各回岗位。
他急急出府,急急飞身上马,策马出城相迎荀彧。
他早盼此刻,也料定荀彧必定来投。
因为他和系统早谈过此事。
若得荀彧,便可得天下。
~~
荀彧,字:文若,乃颍川人氏。
其父荀绲曾任济南相,叔父荀爽曾任司空。
荀绲忌惮宦官,让荀彧娶中常侍唐衡的女儿为妻。
因荀彧有“王佐之才”,才得以免于别人的讥议。
稍前,他被举孝兼,任守宫令。
但董卓宣布废少帝刘辩,立献帝刘协。
而且董卓获封相国之后,又自封太师,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
~~
于是,荀彧弃官归乡。
他对父老说:“颍川乃四战之地,如果天下有变,那颖川就会经常受到侵略,应该早离去,不能久留。”但乡人多恋故土,不愿离去。
时韩馥派人接荀彧,却无人相随。
~~
荀彧只得独自将宗族迁至冀州避难。
但他却也认为袁绍、韩馥等人最终不能成大事。
而他真心护汉,又认为刘辩始终是继承帝位之人。
虽董卓另立刘协为新君,但新朝为伪汉。
他也听得各种非议李白之论。
但是,他觉得李白竟然可以护太后及皇帝安全,并夺回京都,乃是明智有才之人。
所以,他又借各路兵马大战之机,携众前来投奔李白。
他希望得到重用。
~~
此时此汉百废待兴,更利于荀彧施展才华。
看到李白亲自出城迎接,荀彧感动落泪,拜于马前。
李白下马,扶起荀彧,携手入城。
兵民见状,也感慨万千,皆曰李丞相胸怀宽广,海纳百川啊!
看来,诰书公告天下,招贤纳才,乃真实可靠。
~~
李白将荀彧迎入相府,热情赐座,亲自奉茶。
荀彧又感动落泪,并哽咽地说:“谢谢丞相!小人之前在城门外看诰书,发现诰书首句便是民生为本,民心如水,水能载舟,也能覆舟。此言甚好,必让天下归心。”
李白含笑说:“文若兄来此,便是天下归心之兆。水能载舟,也能覆舟。此话原文见荀子.哀公篇,是先贤荀子讲述孔子与鲁哀公的一段对话。子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即是荀彧先祖。
李白此言,又让荀彧感动无限,泪始未干。
~~
其实,李白有此文采,乃因其穿越而来,了解贞观之治。
但其现革新举措,不能激进。
他暂时所实施之屯田制,也是后来曹操之举措。
不过,现如今,李白抢在曹操独立之前实施,是为以征服曹操为其所用。
他心里也明白,曹操深爱蔡琰,并为不能娶蔡琰而遗憾终生。
曹操现在不来投他,与蔡琰有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