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章 王佐之才(2 / 2)

加入书签

见之尴尬,不见又念。

当然,蔡琰不会尴尬,尴尬者乃是曹操。

因为当年蔡琰年幼,不懂男女之情。

但曹操对此幼女,却是一见钟情。

因为曹操对情感十分奇特,世上独一无二。

~~

实际上,李白现在也是挟天子以令诸侯。

只不过,不明显。

明面上的挟天子以令诸侯,这等丑事让董卓抢着干了。

现在,李白这边的汉国,何太后不懂朝政,不懂军旅。

皇帝刘辩愚笨,还被吓傻了。

之前,刘辩愚笨到连董卓都极度讨厌他。

不过,即便刘辩再傻,何太后也不会立别人之子为帝的。

~~

何太后此前形同守寡,现在又是真守寡。

她自和李白相好之后,便是久旱逢甘露。

她竟然连印玺都交到李白手中去了。

因为在李白枕边风的狂吹下,她也感觉将印玺交给李白,方便使用,不用事事来找她用印。

繁琐公务,她也不懂,只要李白爱她就好。

她是为爱相守,为爱托付,情真意切,情比命贵。

但她这份爱,不能当众表露,只能深藏中宫。

走出中宫,她与李白还得君臣相称,以礼相见。

大事还得李白请示她,经她同意。

~~

当然,这个时候,即便何太后来索要印玺,李白也不会再给回她了。

皇宫已经在许禇的控制之下,不是随便人可以进出的。

但李白也深知何太后妒忌之心。

所以,他与蔡琰、貂蝉成亲,均无告知何太后。

何太后至今也无获悉。

因其之前忙于为其子争帝位。

刘辩刚刚登基,何进又惹事。

~~

之后便是董卓入京,为专权而残暴,肆意杀戳朝中文武。

这让何太后及刘辩受惊吓而极恐惧,并随李白出逃至许县。

现在何太后回到京都,又不敢随便出宫。

连宫女和宦官都残缺不全。

短短数月,羽林军也已更换数代。

现在她看到的羽林军将士全是新面孔。

所以,她和刘辩皆无法获悉李白的家庭情况。

现在,刘辩傻傻的,无法早朝,也无人早朝。

朝中缺百官,所以,无人早朝。

何太后也无法临朝称制。

【临朝称制:古时后宫是不能上厅堂的,所以后妃要掌权就要“临朝”,从秦始皇开始,皇帝的命令专称为“制”、布告公文称“诰”。后妃掌权之后其命令自然也要上升到皇帝的级别,于是就叫“称制”。】

~~

荀彧激动一会,感动一会,又斗胆问李白如何治国安天下。

李白分析各路诸侯心态,让荀彧极度震憾。

李白直言目前汉天下仅剩京都及其周边,力量弱小。

但从长远来看,董卓必遭长安那边的文武所弃。

因为士族强大,传统观念根深蒂固。

~~

李白深入分析说,吕布虽勇也有些计谋,但不为士族所容。

所以,吕布只能反复无常的投奔这路诸侯,投奔那路诸侯。

最后,没人敢要吕布。

吕布他只能身败名裂,走上一条不归路。

~~

曹操雄才伟略,必不甘心屈居于李某之下,将会暂投袁绍麾下。

袁绍兵多将广但优柔寡断。

袁术钱粮无数却心胸狭隘。

其兄弟俩终难成大事。

公孙瓒目光短浅,不足为虑。

韩馥胆小,其冀州必为袁绍兼并。

孙坚暂无反心,可以利用。

曹操在吕布兵败之后,必定追击,但也会惨败而归。

刘备抱负远大,很会装可怜,也很会骗人,到处行骗,称其为中山靖王之后。

虽然天下无族谱可查,但是,天下人也会被他骗得一时。

不过,他缺兵少将,又无地盘,更无谋士相助,至少有二十余年会寄人篱下。

~~

李白如此分析一番。

荀彧惊叹不止,对李白佩服的五体投地。

李白遂命荀彧为随军司马,处理相府日常事务。

他说目前相府事务不多,朝中之事,便是军事。

文若兄可在处理诸事之余,代表相府,督导蔡邕和枣祗公正理案、推行屯田、广纳贤才、维护治安,并找些文人墨客一起,替朝廷拟些新律例。

这些新律例,只要对汉室江山实用,荀彧过目作主,审定就行。

李白又说眼下朝廷虽小,但须清明,廉洁高效,若似董卓之流,迟早败亡。

荀彧叹服,下跪拜谢知遇之恩,重用之恩。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