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命总难使用。(1 / 2)
长庚镇的冬雪总来得静。初雪落下时,林砚青刚把诊所窗台上的薄荷盆栽搬进里屋,就见小石头裹着厚棉袄,举着个冻得通红的手跑进来:“哥哥!张爷爷说后山的松果熟了,咱们去捡好不好?”
林砚青笑着揉了揉他的头发,从药柜里拿了两个布袋子:“先把你手里的热粥喝完,别冻着肚子。”话音刚落,门外就传来了自行车铃铛声,陈建军顶着一头雪碴子走进来,车筐里放着一捆晒干的艾草:“砚青,刚在山上割的,留着给街坊们熏屋子驱寒,你诊所也用得上。”
正说着,王顺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个木雕小摆件——是个抱着草药的娃娃,眉眼像极了小石头:“给小家伙的,天冷了,放屋里当个念想。”小石头接过来,宝贝似的抱在怀里,跑到陈建军身边:“陈爷爷,明年春天咱们还去种长庚蓝吗?”
“种!”陈建军拍了拍他的肩膀,“今年县文旅局说要在后山开辟一片‘长庚蓝种植基地’,让游客也能体验播种,到时候咱们都去帮忙。”林砚青心里一动,想起县医院那边的消息——上周李医生来电说,长庚蓝的有效成分提炼有了初步进展,开春后会派专家来小镇调研,看看能不能建立本地加工车间。
没过几天,县医院的专家团队就来了。领头的是位姓周的教授,戴着金边眼镜,一进诊所就拉着林砚青看资料:“林医生,你母亲的笔记太关键了!我们发现长庚蓝里的‘蓝苷’成分,对缓解风热感冒引发的咽喉肿痛特别有效,要是能在本地建加工点,既能降低成本,又能带动小镇经济。”
林砚青领着他们去后山看土地,周教授蹲在田里捏了把土,又尝了口山泉水,笑着说:“这水土好,种出来的长庚蓝品质高。咱们计划先建个小型提取车间,就用镇上的闲置厂房,雇街坊们帮忙,你看怎么样?”
消息传到镇上,大家都高兴坏了。张敬山的儿子张磊主动提出,把民宿旁边的空院子腾出来当仓库;王顺则说要给车间刻块“长庚蓝工坊”的木匾;陈建军更是天天去山上查看土地,还拉着老伙计们平整地块。小石头也跟着忙前忙后,每天放学后就去诊所整理草药,说要给专家们当“小助手”。
开春后,加工车间正式动工。奠基那天,镇长特意赶来剪彩,广场上摆了好几桌酒席,街坊们都来帮忙,有的洗菜,有的切肉,小石头穿着新做的小褂子,端着盘子给大家递水,忙得满头大汗。林砚青看着眼前的热闹景象,想起母亲当年在院子里种草药的模样,眼眶有些发热——母亲当年的心愿,终于要实现了。
车间建成那天,周教授带着团队来调试设备。林砚青把母亲的笔记本放在车间的展示柜里,旁边摆着晒干的长庚蓝标本。周教授指着笔记本对工人们说:“这是咱们长庚镇的宝贝,以后大家加工的时候,多看看上面的记载,别辜负了老一辈的心血。”
第一批长庚蓝提取物生产出来那天,诊所里挤满了人。李医生拿着一瓶浅蓝色的液体,对街坊们说:“这就是从长庚蓝里提出来的‘蓝苷液’,兑水喝能缓解咽喉痛,以后大家感冒了,不用再跑县城买药了。”张敬山第一个要了一瓶,笑着说:“我家那口子总咳嗽,正好试试。”
没过多久,“长庚蓝工坊”的名声就传了出去。周边乡镇的人都来买蓝苷液,还有药店主动来谈合作。林砚青趁机在诊所里开了个“草药知识班”,每周六下午开课,教街坊们认草药、懂药理。小石头成了班里的“小老师”,拿着母亲的《草药入门》,给大家讲里面的插画故事,每次都能吸引不少孩子来听。
这年夏天,长庚镇又迎来了新变化——县教育局要在镇上建一所“长庚希望小学”,还特意设了个“草药文化角”,让林砚青当校外辅导员。开学那天,小石头穿着新校服,牵着林砚青的手走进校园,看到教室里挂着的长庚蓝标本,还有墙上“守护草木,传承匠心”的标语,激动得直拍手:“哥哥,以后我就能在这里学草药啦!”
开学后,林砚青每周都会去学校上课。他带着孩子们去后山认草药,教他们制作草药标本,还让王顺来给孩子们上木雕课,教他们刻长庚蓝和长庚星。有次上课,一个叫妞妞的小女孩拿着自己刻的木雕问:“林老师,我能把这个送给城里的奶奶吗?她总咳嗽,我想让她看看长庚蓝。”
林砚青心里一暖,从包里拿出一瓶蓝苷液递给她:“把这个也带上,告诉奶奶这是长庚蓝做的,喝了能缓解咳嗽。”妞妞接过蓝苷液,小心翼翼地抱在怀里,像抱着宝贝似的。
秋天的时候,长庚蓝种植基地迎来了丰收。游客们在基地里体验采摘,有的还跟着工人们去车间看加工过程。有个从城里来的摄影师,拍了一组“长庚蓝丰收”的照片,发到网上后火了,不少网友都想来小镇看看,长庚镇的游客又多了不少。
张磊的民宿天天满房,他还推出了“草药养生餐”,用长庚山上的野菜和草药做食材,深受游客喜欢。陈建军的孙子陈阳,跟着林砚青学了半年草药,已经能认出二十多种常见草药了,每次有游客来诊所,他都主动上前讲解,像个小大人似的。
这天傍晚,林砚青带着小石头去后山散步。夕阳把长庚山染成了金色,山脚下的长庚蓝随风摇曳,像一片蓝色的海洋。小石头突然停下脚步,指着远处的星空说:“哥哥,你看,长庚星出来了!”
林砚青抬头望去,西边的天空中,那颗明亮的星星格外耀眼。他想起小时候,母亲牵着他的手看星星,说长庚星是守护星;想起父亲在矿洞里记录的笔记,说要守护小镇的平安;想起这些年街坊们的帮助,想起孩子们的笑脸,心里满是温暖。
“哥哥,”小石头拉了拉他的衣角,“以后我也要像你一样,守护长庚镇,守护长庚蓝。”林砚青蹲下身,摸了摸他的头:“好,咱们一起守护。”
这时,远处传来了街坊们的笑声——王顺正在广场上教孩子们刻木雕,陈建军带着老伙计们在唱山歌,张敬山在给游客们介绍长庚蓝。林砚青牵着小石头的手,慢慢往回走,晚风带着长庚蓝的清香,吹在脸上格外舒服。
他知道,长庚镇的故事还在继续。那些藏在血脉里的守护,那些刻在骨子里的传承,会像长庚山一样亘古矗立,像长庚蓝一样岁岁绽放,像长庚星一样永远照耀着这片土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