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0章 徽宗鞠场点太尉,高宗舟中练箭术(1 / 2)
政和二年春,汴梁皇宫的蹴鞠场铺满细沙,阳光洒在朱红色的球门柱上,晃得人眼睛疼。宋徽宗赵佶穿着窄袖锦袍,坐在场边的观赛台上,手里把玩着颗象牙蹴鞠,时不时往场下瞥——他在等一个人,刚从苏轼府里调来的小吏,高俅。
“陛下,高吏来了!”内侍尖着嗓子喊。高俅穿着身青色短打,提着个布包跑进场,先给徽宗磕了个头,然后打开布包,拿出颗黑色的牛皮蹴鞠。这蹴鞠缝得紧实,上面还抹了层蜂蜡,在阳光下泛着光。
“开始吧。”徽宗挥挥手。高俅应声起身,双脚轻轻一勾,蹴鞠就像粘在他脚上似的,左盘右带,时而用脚尖挑球过肩,时而用膝盖顶球腾空。最绝的是“鸳鸯拐”绝技,他双脚外撇,让蹴鞠在脚踝间来回滚动,球不落地,人还能围着球门转三圈。观赛台上的大臣们看得直拍手,徽宗更是站起来,笑着喊:“好!好一个高俅!”
表演结束,高俅满头大汗地站在当场。徽宗走下观赛台,拍着他的肩膀说:“你这蹴鞠技艺,天下无双!朕封你为殿帅府太尉,往后宫里的蹴鞠队,就归你管!”高俅愣了愣,赶紧跪下磕头,声音都在抖:“谢陛下!臣定不负陛下所托!”
往后,徽宗几乎每天都要去蹴鞠场,要么看高俅带队表演,要么自己下场踢几脚。高俅也会来事,每天都琢磨新招式,还特意给徽宗做了颗镶金的蹴鞠,徽宗爱不释手,走到哪带到哪。可大臣们却不乐意,有天早朝,御史张克公递上奏折,说高俅只会踢蹴鞠,没半点治国本事,封他当太尉,是“以技取人,乱了朝纲”。徽宗却把奏折扔在一边,说:“朕看高俅比你们这些只会空谈的大臣强多了!”张克公没敢再劝,只能摇摇头退了下去。
宣和七年冬,金兵逼近汴梁,徽宗吓得禅位给太子赵桓,自己带着高俅逃到镇江。可没逃多久,金兵就追了上来,徽宗和钦宗最终被掳走,高俅也在途中病死——那个在蹴鞠场上风光无限的太尉,最终落得个尸骨无存的下场。
而此时的赵构,正带着残兵在海上避难。建炎三年春,金兵攻破临安,赵构乘船逃到舟山群岛,船在海上摇摇晃晃,他却没闲着,每天清晨都会站在船头,手里握着把铁胎弓,对着远处的海鸥练习射箭。
“陛下,海上风大,小心着凉。”内侍递上件披风。赵构摆摆手,弓弦一拉,“咻”的一声,箭擦着海鸥的翅膀飞过,落在海里溅起水花。他叹了口气,把弓放下——自从父兄被掳走,他每天都练箭,不仅是为了强身健体,更是想练出本事,将来能率军收复中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