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两千六百三十九章 顾正臣进献“奇书”(1 / 2)

加入书签

朝堂之上,热闹无比。

只等正常奏事结束,抑兼并,反对抑兼并的争论便开始了。

户部尚书杨靖、礼部尚书李原名,冲锋在前,力主抑兼并,一干勋贵,特别是新晋伯爵,极力反对抑兼并,随着争论不断升级,更多的官员卷入其中。

兵部尚书温祥卿压根不表态,就站在那看着。

吏部尚书魏观再三权衡之后,站出来支持抑兼并。

督察院左都御史詹徽见状,也公然表态,抑兼并,禁圈地,有利国民。

刑部尚书开济、工部尚书薛祥等人认为,民间交易只要合理合法,就不应该禁止,朝廷收取交易税便是了,大不了将交易税拔高一些,完全抑兼并,毁置地,不合乎人情,也没有道理。

那意思是,大家告老还乡之后,谁家里没点地啊,一个个在这里装什么清高……

抑兼并,意思下就行,不要扩大化。

于是,朝堂之上出现了三种观点:

完全抑兼并,有限抑兼并,不抑兼并。

谁也说服不了谁,若不是有人顾及朝堂礼仪,估计都能打起来。

只是,没谁有这么大的胆量,就连勋贵,也不敢对那些叫嚣抑兼并的人大打出手,毕竟大家都不是顾正臣,敢胡来。

哦,顾正臣来了。

群臣一下子不争论了,纷纷侧目。

顾正臣不仅来了,还多带了几个笏板,腰前腰后都有,这架势,很熟悉。

朱元璋看着行礼的顾正臣,道:“免礼吧,镇国公此番入殿,可有事奏?”

顾正臣起身,回道:“陛下,臣在府中没什么事,让人绘了几本奇书,想要进献给陛下。”

“奇书?”

朱元璋眉头微抬。

徐达、蓝玉、耿炳文等人看向顾正臣,一个个颇是不解。

李原名、杨靖对视了一眼,面色凝重。

开济、薛祥等人知道,顾正臣这个时候冒出来,铁定是要表明立场,他的态度,关系着下一步的朝廷动向。

“什么奇书,呈上来。”

朱元璋言道。

顾正臣请旨之后,沐春提着一口箱子走了进来,打开箱子之后,里面是一叠厚硬且大宽的纸张,并没有编为册子。

最上面的纸张,没有文字,洁白无瑕。

内侍走上前看了看,想要取出纸张,却被顾正臣拦住。

顾正臣对朱元璋道:“陛下,这本奇书,不能如此翻看,需要配合器物方可观览。”

群臣中不少交头接耳者。

不就是一本书,一摞纸,你拿出来看看不就得了,搞什么神秘?

朱元璋看着颇有信心的顾正臣,点头道:“那就拿出你的器物吧。”

沐晟、马三宝抬着一个架子进入了奉天殿,李文忠看到李景隆竟然也走了进来,拿着的竟然是蜡烛台,徐达刚想说什么,就看到徐允恭、朱棣抬着屏风走了过来,朱棡也走了进来,抱着一口特制的箱子……

“他们在干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