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7章 夏至(1 / 2)

加入书签

第67章 夏至

五月初四, 夏至日。

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

宜出行。

一辆翠盖朱缨八宝马车行驶在清幽谧静的山路上, 目的地自然是青城山的承恩寺。

山下暑气燥热,越往山上走,草木茂盛,反倒多了几分寒凉之意。

鹅蛋脸银杏眼的侍女停下打扇的手, 给身旁的少女斟了一杯桑菊凉茶,眼里尽是疼惜。

“大热天的, 殿下何必亲自来一趟左右都同驸马和离了, 您又不欠他的。”

抱怨的正是锦莺。

绀云前日在府中不慎跌伤了脚,走动不得, 只好在床修养, 是以此次跟来的是心直口快又护短的锦莺。

锦莺虽也是元妤仪的贴身侍女, 却不如绀云平日里伺候的时候多, 兖州一行又被留在府中照顾叶嬷嬷,故对公主和驸马之间的恩怨纠葛不大清楚。

人总是更偏向自己熟悉的那个人, 锦莺其实也知道驸马人不错, 而且这次和离被指责的一直是驸马, 可她还是忍不住心疼公主。

被她好言相劝的元妤仪却无甚反应。

少女身着一袭玉白湖杭素面襦裙, 乌黑青丝结成一缕发辫垂在身前, 头上未戴发饰,只在发辫上随意装点几朵天青色的绢花珍珠。

她纤细的手指搭在茶杯上,宛如一块白玉, 腰间束一条淡青丝绦, 愈发衬得纤腰盈盈不可一握。

明艳的脸庞未施粉黛,风姿却未曾有半点消减, 反而因为脸上淡然平静的神情让人莫名屏息,恐惊仙子。

锦莺还是气鼓鼓的,手上却诚实,生怕公主饿着,已经剥好了一串葡萄。

元妤仪回过神,含笑看着她,捏过一颗葡萄喂到她嘴里,“行了,只是和离,又不是一命呜呼,你如今年岁渐长,脾气也水涨船高了?”

小丫头被她说得脸红,噎了半晌才讷讷道:“奴婢是心疼殿下,您心善记挂着他,还特意来寺庙为他还愿,他却半分恩情都不往心里盛……”

元妤仪失笑,浅浅啜了一口凉茶,淡声道:“我来还愿也是为了求自己的心安,不全是为他。”

或许世间事总是阴差阳错吧,她曾经说过等谢洵痊愈便带他一起来承恩寺还愿,可惜这短短一个月变故横生,终究是不可能了。

锦莺半是气恨半是伤怀,“男人果然是世间最不靠谱的东西!原以为谢二公子是个好人,品行端正温柔,可堪托付,没想到他竟也是只中山狼,没心肝的无情人。”

元妤仪闻言,眸光微微闪烁,声音不高,似乎是在附和,也仿佛自言自语。

“是啊,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

那样温柔宽容的人,那些经历生死的深厚情谊,怎会在须臾之间发生如此荒唐的改变呢?

元妤仪分明察觉到其中古怪,却只是一种直觉罢了,她想不通谢洵改变的原因,起码迄今为止,他依旧和从前一样,每日上朝下朝处理公务。

仿佛冥冥之中,她忽略了某件事,然而她越想回忆起来,却偏偏怎么也抓不住关键的线头。

恰在此时,马车缓缓停了下来。

依旧和上次一样,只能停在山脚,车马再不能往上行,要入寺,全靠两条腿走上去,此事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平等的,皇亲国戚也不例外。

承恩寺四面环山,周围栽种的植株皆是枝繁叶茂、苍翠欲滴,恰好遮住了刺目的日光。

元妤仪依旧避开侍女的搀扶,独自攀阶。

少女素白的裙摆拂动,背影纤细窈窕,如一株于苍翠山野间绽开的白玉兰。

脚步往上走着,可脑海中的思维纠缠在一起,元妤仪又想到上次来承恩寺时的情景。

为病重的夫君祈福。

那时她满心想着的都是他,所以甚至都没有心思去注意寺边的树木野花。

这会闲下来了,二人果真桥归桥路归路,从此再不相干了,可元妤仪心里却还是止不住地回忆起和他在一起的时光。

她曾说那些日子美得像一场梦。

现在看来,原来是梦醒了吗?

不知过了多久,元妤仪已经踏上最后一个台阶,高大的寺门出现在眼前。

而寺门边那棵参天榕树下,正站着个慈眉善目、一身袈裟的老僧人,见到少女双手合十。

“殿下,近来可好?”

玄苦大师依旧是那个亘古不变的老问题。

元妤仪一怔,旋即答道:“不太好。”

说这话时,少女素白的脸上还浮着一抹淡淡的笑容,只是眉梢不经意间流出一分无奈。

玄苦朝她略一颔首,引她入寺门,摩挲着掌心佛珠的动作未停,“世间皆苦,唯有自渡。”

“大师三年前跟本宫说过一次一模一样的话。”元妤仪眼眸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情,跟在老和尚身后。

玄苦已入暮年,笑起来脸上的皱纹愈发明显,但也因眉目间的慈善添了亲切之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