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邦来朝二(1 / 2)
太和殿内,鎏金铜炉飘着檀香,天启帝坐在龙椅上,目光扫过殿内各国使者——西班牙国王腓力四世的使者捧着白银礼盒,英国国王查理一世的使者托着钟表,美洲印第安酋长握着黄金,澳洲库鲁捧着红宝石,印度、暹罗的使者也纷纷举起本国特产,殿外的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贡品上,映得满殿生辉。
“各位远道而来,为大明带来如此丰厚的礼物,朕心甚慰。”天启帝的声音沉稳有力,“大明素来主张‘天下大同’,愿与各国共通商路、同享太平。今日万国朝会,朕宣布,大明将与各国签订永久通商盟约,关税降至一成,且在泉州、广州、巴达维亚设立‘万国通商馆’,方便各国商人交易。”
话音刚落,各国使者纷纷跪地谢恩。印第安酋长虽听不懂汉语,却从众人的神情中读懂了善意,他举起黄金,用生涩的汉语喊道:“大明皇帝,好!美洲,永远是大明的朋友!”
朝会结束后,天启帝在御花园设宴招待众人。萧如薰陪在一旁,看着各国使者与大明官员谈笑风生——英国使者向徐光启请教造纸术,西班牙使者与宋应星讨论火器制造,库鲁则拉着锦衣卫指挥使,兴奋地讲述澳洲的风土人情。
“贤弟,”天启帝拍了拍萧如薰的肩膀,目光望向远处的宫墙,“当年派你去南洋时,朕只盼你能守住海疆,没想到你不仅开拓了澳洲、印度,还打通了欧洲、美洲的商路,让万国来朝。你立的功,足以载入大明史册!”
萧如薰躬身道:“臣能有今日,全靠皇上信任。南洋的繁荣,是大明国力的体现,更是各族百姓同心协力的结果。臣只求能继续守护大明海疆,让大明的旗帜永远飘扬在世界每一片海域。”
天启帝笑着点头,从袖中取出一枚金印,递给萧如薰:“朕封你为‘天下海疆都总管’,统管大明所有沿海、南洋、澳洲的军政事务,可自行任免官员、调动水师,无需再向京城请旨。另外,朕还准你在巴达维亚修建‘海疆王府’,让后世子孙都记得,是你为大明开拓了万里海疆。”
萧如薰接过金印,金印上“天下海疆都总管”七个字熠熠生辉。他双膝跪地,声音哽咽:“臣定不负皇上重托,誓死守护大明海疆,绝不让一寸土地落入他人之手!”
万国朝会结束后,各国使者陆续启程回国。萧如薰亲自护送他们到通州码头,英国使者临行前,递给他一封查理一世的亲笔信:“萧大人,国王陛下希望与大明合作,共同开发美洲的银矿。若您愿意,英国可派工匠协助,所得白银五五分成。”
萧如薰接过信,笑着回应:“请转告查理一世国王,大明愿意合作。我会派宋应星带着工匠去美洲,尽快启动银矿开发。”
送走最后一批使者后,徐光启拉着萧如薰的手,说道:“贤弟,皇上让我告诉你,明年春天,京城会派三千名农学家、工匠去南洋,协助你开发澳洲的农田、扩建火器作坊。另外,户部会调拨一百万两白银,支持你建造新的远洋船队。”
萧如薰心中一暖——有了京城的支持,南洋的发展会更快。他想起宋应星改进的“远洋号”战船,想起张万邦规划的美洲商路,想起库鲁描述的澳洲新据点,心中充满了期待。
天启八年冬,萧如薰返回巴达维亚。刚下战船,就看到码头挤满了人——陈麟带着水师将士列成方阵,宋应星举着新的战船图纸,张万邦捧着通商账簿,库鲁身后跟着澳洲的部落青壮,连印度莫卧儿王朝的棉纺厂负责人,都特意赶来迎接。
“大王!”陈麟第一个上前,递上一份军情报告,“您走后,荷兰人想趁机抢占马六甲的通商点,被咱们的水师打退了!还俘获了三艘荷兰战船,现在荷兰东印度公司已经派人来求和,愿意赔偿五十万荷兰盾,还承诺永远不踏入马六甲海峡以东的海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