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重生的意义!(2 / 2)
对此,刘青山心里也是满意的。
他当然希望王卫国能彻底洗心革面,摒弃从前那些恶习,不再好吃懒做,能脚踏实地,好好对待、好好照顾为他生儿育女、吃了不少苦的大姐。
否则的话,当初他也不会力排众议,拉王卫国一起做知了猴的生意,给他一个挣钱养家的门路;更不会向家里提议,让王卫国将家迁到弯河来,方便照应;后来也不会推举他当上弯河招待所的经理,给他一个安身立命、挺直腰杆的位置。
想着这些,
刘青山脚步不停,不知不觉便走到了大爸刘福来家门口的打谷坪上。
一抬眼,就望见不远处矗立着一座崭新的院子,很是打眼。
这院子并非是村里常见的黄土夯墙或石头垒砌,而是用清一色的红砖砌成的,四四方方,墙砌得笔直整齐,灰缝勾得干净利落。
更讲究的是,墙头还用红砖巧妙地拼出了一溜儿镂空的花纹,既通风透光,又显得别致。
院门也不是寻常的木栅栏门,而是两扇厚重的、刷着鲜亮红漆的大铁门,此刻被上午的阳光照耀着,熠熠生辉,气派又结实。
单看这院墙和院门,就知道王卫国是花了真心思、下了本钱的,这院子在如今的弯河大队来说,绝对算得上数一数二的排场,足以排进前五名。
刘青山看着,嘴角不由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
他迈步走了过去,见大门没锁,只是虚掩着,便轻轻推开走了进去。
院内更是别有洞天。
院子地面用青砖铺得平整,扫得干干净净。院子的布局透着西北农村的典型特色,既有传承,也有新意。
最显眼的是坐北朝南、依着土崖掏出的三孔窑洞。
窑面用青砖砌得齐整,拱形的窑口上方还留着搬家时贴上的红色剪纸残迹,透着一种朴素的喜庆。窑洞门前砌着青石的台阶,打扫得一尘不染。这是老辈人传下来的习惯,住窑洞,冬暖夏凉,接地气。
而在院子东侧,则赫然矗立着三间崭新的砖瓦房。
红砖灰瓦,玻璃窗擦得锃亮,在阳光下反着光,窗台上还摆着几盆耐寒的冬青,绿意盎然。
这新旧结合的模样,一看就是下了本钱、花了心思的,既保留了传统的根基,又添了现代的敞亮和气派。
院子一角种着几棵已然成活的苹果树和梨树苗,另一角则精心开辟了一小片菜畦,里面绿油油的小葱、菠菜和过冬的蒜苗长势喜人,一看就经常打理。
一条巴掌大的小黑狗原本正趴在窑洞门口的阳光下打盹,听到陌生的脚步声,它立刻警觉地竖起耳朵,一骨碌爬起来,看到是刘青山,这个人昨天它见过,好像还抱了小主人。
小黑狗就立刻又趴了回去,懒洋洋的一动不动,继续晒太阳。
刘青山正欲开口喊人,目光一转,便看到大姐刘文竹正坐在院子当间的石桌旁。
桌上放着一个竹编的筐子,里面是各色毛线团,她手指灵巧地翻飞,正低着头,专注地打着一件小小的毛衣,看那尺寸,显然是给孩子的。
冬日的暖阳洒在她身上,勾勒出一层柔和的光晕。
在她身旁,放着一辆自制的小木推车,车里坐着那个胖乎乎的奶娃娃王景行,他裹着厚实的小棉袄,像个喜庆的年画娃娃,正挥舞着小手,咿咿呀呀地自说自话,啃着自己的小拳头……
阳光正好,洒满院落,静谧而温馨,构成了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安宁画面。
“大姐!”刘青山笑着唤了一声,怕惊着孩子,声音放得不高。
刘文竹闻声抬起头,看清来人,脸上立刻绽放出惊喜的笑容:“呀?!青山!你咋来了!快,快过来坐!”
她连忙放下手里的毛线活,起身招呼。
“来看看你和小景行,昨天都没顾上说上话。”刘青山笑着走过去,先弯腰逗了逗小推车里的外甥。
小家伙一点也不怕生,瞪着乌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盯着他,嘴里继续咿咿呀呀,还流下了亮晶晶的口水。
“快坐,快坐!”
刘文竹用袖子擦了擦石凳,脸上是掩不住的高兴,“吃饭了没?姐给你弄点吃的去?卫国昨天从招待所带了些炸果子回来,还挺酥脆的。”
“姐,别忙活了,我吃过来的,饱着呢。”
刘青山连忙摆手,在石凳上坐下,环顾着整洁的院落,“这房子盖得真不错,姐夫这回是真用心了。”
提到这个,
刘文竹脸上浮现出满足和一丝骄傲:“是啊,他这回真是下了狠劲了。从打地基到砌砖上梁,几乎天天盯在现场,生怕工匠们糊弄。这砖、这瓦、这门窗,都是他跑去县里挑的好料…说是要给我和景行一个像样的家。”
她的语气里,带着一种苦尽甘来的欣慰。
“真好!”
刘青山由衷地感到高兴,“看到你们把日子过得这么好,我就放心了。”
姐弟俩就这样坐在暖洋洋的日头底下,喝着刚沏的茶,聊起了家常。
刘文竹问着刘青山在燕京的学习和生活,絮叨着村里的变化和家长里短,说着带孩子的不易和乐趣。刘青山仔细听着,不时逗弄一下咿呀学语的小外甥,感受着这份平淡却真实的温暖。
不知不觉,时间就过去了小半天。刘青山看着大姐脸上恬静满足的笑容,看着这崭新温馨的小院,心里最后那点牵挂也彻底放下了。
他知道,大姐的日子,是真的越过越有奔头了。
刘青山两世为人,以他的人生阅历和眼光自然能看出来此刻刘文竹脸上的笑容是发自肺腑的,这说明她现在跟着王卫国的日子过的真很不错,对于这个大姐,前世的刘青山自觉亏欠良多。
现在好了,
在他的影响下,大姐的人生轨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就挺好!
重生的意义不就是改变自己的人生和亲人的人生吗?
让自己过的更好,也让亲人们过的更好!
如此,方不负重生一回!!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