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奔向光明的未来…(1 / 2)
天色蒙蒙亮时,东方泛起一抹鱼肚白,冬日的晨光微弱而清冷。
车队缓缓驶入华阳县火车站的广场,车轮碾过铺着煤渣的地面,发出沙沙的声响。
这个时辰,火车站本应冷冷清清,只有几个早起的搬运工在月台上忙碌。但今日却显得格外不同,站台上整齐地站着几名身着军装的军官,他们身姿笔挺,神情肃穆,似乎在等待着什么重要的人物。
车刚停稳,为首的军官立即快步上前,朝着从车上下来的刘树义、刘树茂立正敬礼,动作干净利落。
“报告首长!一切准备就绪!”军官的声音洪亮有力,在空旷的站台上回荡。
他随即压低声音,简洁地汇报着相关安排。
刘树义、刘树茂回了个军礼,刘树义的随行副官立刻上前,“辛苦了,请带路。”
军官点头,伸手道:“请!”
令人意外的是,对方并没有领着众人走向普通的客运候车厅,而是穿过一个设有士兵站岗的专用通道。
通道两侧的墙壁上刷着斑驳的绿色油漆,地面是粗糙的水泥地,显得格外肃静。
穿过通道,众人来到了站台的另一侧,这里的景象让所有第一次见到的人都不由得屏住了呼吸。
一列与众不同的火车静静地停靠在轨道上。
它比普通客车要长得多,车厢是全封闭的闷罐样式,涂着深绿色的油漆,在晨曦中泛着冷硬的光泽。
最令人惊奇的是,这列火车没有普通客车那样宽敞明亮的车窗,只有在车厢高处设有一些小小的透气孔,以及加固的侧拉门。整个列车散发着一股军事装备特有的硬朗气息,车头上悬挂的军旗在凛冽的晨风中猎猎作响,更添几分威严。
“这就是军列啊!”刘福来忍不住惊叹道,眼睛瞪得老大。
他活了四十多年,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火车。
刘兆丰也是连连称奇:“额的老天爷,这火车长得可真威武!跟个大铁龙似的!”
其他人更是兴奋得不得了。
刘紫苏仰着头,小脸几乎要仰到天上去了,她拽着刘茂财的衣角,激动地嚷嚷:“爸!你看这火车,比咱们在画报上见的还要大!它会不会像故事里说的那样,能日行千里啊?”
刘青松和刘苍岩两个半大小子更是按捺不住好奇心,趁着大人们说话的工夫,悄悄溜到车厢旁边,小心翼翼地伸手触摸冰凉的铁皮车厢。
“这铁皮可真厚实!”
刘青松压低声音对刘苍岩道:“额敲了敲,声音闷闷的,跟咱们村里的铁桶完全不一样!这不会是钢板吧?!”
刘苍岩也跟着摸了摸,入手冰凉,他又锤了一拳。
“哎呦!卧槽!”
“这像是锤在石头上一样咧!!”
“哈哈哈……”
许美娟她们则站在稍远的地方,既好奇又有些畏怯地打量着这个庞然大物。
王凤仪拉着许美娟的胳膊,小声嘀咕:“这火车怎么连个窗户都没有?坐在里面岂不是闷得慌?”
许美娟虽然心里也打鼓,但还是强作镇定:“既然是部队的安排,肯定有他们的道理,咱们跟着走就是了。”
就在这时,
负责接应的军官快步走来,恭敬地对刘树义敬礼,然后说道:“首长,一切安排妥当,请上车!”
随着他的话音,早有战士打开了其中两节车厢的门。
这两节车厢显然经过简单改造,内部加设了长条木板凳,虽然简陋,但还算整洁。
头顶挂着几盏昏黄的电灯,光线虽然暗淡,但足以照亮车厢内部。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机油、尘土和金属混合的特殊气味,这是常年运输军用物资留下的痕迹。
“请大家按顺序上车,注意脚下。”刘树义的副官转身对众人嘱咐道。
在他的指挥下,人们开始有序登车。
刘树德在老伴吴秀婷的搀扶下,率先踏上铁制的台阶。
他虽然年事已高,但步伐依然稳健,他伸手摸了摸车厢门框,感慨道:“这铁家伙,比我们当年打仗时坐的运输车强多了。”
刘福来兄弟几个跟在父母身后,一边上车一边不住地打量车厢内部结构。
“这凳子虽然硬了点,但还挺结实。”刘福来用手按了按木板凳,满意地点点头。
年轻人们则对车厢里的一切都充满好奇。
刘白杨指着车厢顶部的透气孔问:“青山哥,这些小洞是干什么用的?”
刘青山笑道:“这是透气用的。军列经常要长途运输,没有窗户,就得靠这些气孔通风。”
刘苍岩一上车就迫不及待地跑到车厢尽头,扒着透气孔往外看。
“额能看到站台!”
他兴奋地大喊,“就是洞口太小了,看得不过瘾!要是再大点就更好了!”
刘青松笑话他:“你就知足吧!能坐上军列已经是天大的运气了,咱坐这军列,中间都不用停的,直接就到了保定,快的很!”
王凤仪她们上车后,先是小心翼翼地打量了一下环境,然后开始忙着安置行李和老人。
王凤仪细心地给婆婆吴秀婷找了个靠里的位置,又拿出准备好的软垫垫在凳子上,“娘,您坐这里,靠着车厢壁能舒服些。听青山说,这得坐大概十个小时哩,时间长!”
许美娟则忙着清点随身携带的干粮和水壶,生怕路上不够用。
王二妮则是个细心的,她特意带了几块干净的布,分给大家垫着坐,“这木板凳粗糙,别把裤子磨坏了。”
就在大家忙着安顿时,
刘树义的副官与军官完成了最后的交接手续,“感谢你们的安排。”
“首长客气了,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军官再次敬礼,目送着他登上列车。
随着车厢门缓缓关闭,一阵轻微的机械声响传来。
车厢内的灯光微微闪烁,随即稳定下来。人们不约而同地安静下来,等待着列车启动的时刻。
突然,
一声悠长的汽笛声划破清晨的宁静,列车微微一震,开始缓缓移动。
车轮与铁轨撞击的“哐当“声越来越密集,列车明显在加速。透过车厢高处的小透气孔,可以看到站台的景象开始向后移动,速度越来越快。
这突如其来的推背感让原本安静的车厢瞬间沸腾起来。
“动了动了!额的老天爷!”刘青松一个趔趄,差点从硬木长凳上滑下来,赶紧死死抓住旁边的扶手,“这劲儿比拖拉机猛多了!”
他这一嗓子把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吸引到了车窗……
不,是车壁上那些高处的透气孔。
刘青松一个箭步窜到最近的一个透气孔前,踮起脚尖往外张望,随即发出一声更响亮的惊呼:“额的娘诶!外面的树跑得跟飞一样!比咱们坐的吉普车快多了!“
这话顿时引起了轰动。
原本安坐在长凳上的人们纷纷起身,争相挤到那几个狭小的透气孔前。
透过这些比巴掌大不了多少的窗口,可以看见外面的世界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后退:田野、村庄、电线杆,所有景物都连成一片模糊的色带,像是被一只无形的大手飞速抽走。
“这……这也太快了!”刘福来扶着车壁站稳,望着窗外飞逝的景色,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
这个习惯了牛车“哒哒“声和拖拉机颠簸的中年汉子,第一次体验到了什么叫真正的速度,“这铁家伙是吃啥长大的?咋这么大劲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