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59章 谈生意经(1 / 2)

加入书签

所以很多没能加入商会的商人便开始蠢蠢欲动了,他们想到了很多方法,送礼走关系,这些依旧走不通的,就开始去想歪门邪道,想对商会动手。现在已经有一两个商会商人应对这样的事,应对的头大如牛。

恨不得立刻找到背后使绊子的人,而且事情发展到这时候,那个商人才明白,加入青县商会是多么明智的决定,有了青县商会的保护,他们这些商人即便遇到问题,商会也会伸手帮忙,甚至出人出力帮忙解决这个问题。

当时祁丰年还派去熟悉那里的人去做了详细调查,才调查出来一些眉目,原来是当地的一个商人,见到皮蛋生意太好,已经火爆到当地的酒楼和小饭馆家家都要准备一些皮蛋,才能有客人登门。

这么好的生意让一个商家做,那怎么能行,于是便有几个商家联合起来给这人使绊子,污蔑他的皮蛋有毒,还吃死了人,当地官府众人收了那些商人的好处,直接把销售皮蛋的商人给抓起来了,当时差点儿给判了死刑。

还好那个商人家里也有些关系,托人打听后,才知道事情的原委,只是当地的县令也是个贪的,因为销售皮蛋的商人生意做的越来越大,却没给他任何孝敬,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扣押着人,咬死了商人害死人,必须做出赔偿,却不说要赔偿多少银子。

当青县商会总部的人去了之后,还带了京都京兆府衙门的人一起去查案子后,那个县令才害怕松口放人,但是爷提出了自己的要求,要在他管辖的县城中建立一个青县商会分部,这样才能将利益分摊出去。

当时祁丰年解决完这些事后,他还一脸感叹的说了一句:“真实才拨动人心啊!”

以此类推,如果祁家单独掌握着罐头生意,怕是会有成千上万个仇人日夜不停的盯着祁家,这样一来,祁家就真的完蛋了,想到那个场景,祁丰年后背瞬间冒出一层细密冷汗。这时候祁丰年才忍不住佩服起杭英了,同样遇到这样的问题,杭英却能提前做出预判,做了充足准备,防患于未然,可是到了他这里,却从未想过这些要命的事。

见祁丰年明白了自己的意思,杭英便不再这个话题上纠缠,微笑着将话题转移到修建作坊的地址上:“现在咱们来聊一聊作坊选址的问题。”

不管如何,祁丰年还是震惊了,他笑着说道:“我们的第一家作坊建在什么地方?”

对于这个问题,杭英早就考虑过了,她心里很清楚如今青县县城已经没地方建造作坊了,而城外一方面为了方便将来罐头运输,现在的各种水果运输。二来就是方便招揽各家商人来订购罐头。

为了达到这些目的,罐头作坊的位置不用说也就知道了,于是行业笑笑说道:“自然要建在码头附近,不过不必紧靠码头,稍微有些距离也无妨,毕竟现在码头上的低土地价格会越来越高,如果现在为了建造作坊浪费太多土地,怕是要被人记恨了。”

“哈哈,杭娘子说的没错,不说别人,便是京都那些富贵人家得知我手里有不少青县码头周边的荒地,已经有不少人想过来打听有没有土地要出售,如果要卖的话,一定要先考虑他们,否则一定不会放过祁家人。”祁丰年笑着说道。

“昨日路过青县码头的时候,我也见码头那边儿已经建了不少房屋和作坊,随便选一处不就行了吗?”卫大少爷毫不在意的说道。

徐山对于杭英要做的事并不关心,只要不影响徐梦然的官途,他都不会多说一句话,只是拿着旱烟坐在那里吧嗒吧嗒的抽旱烟。

听完卫大少爷的话后,祁丰年现在最关心的可不是作坊的地址,而是他现在关注的还是他和卫大少爷要如何入股到这宗罐头生意上来,于是清了清嗓子说道:“杭娘子,咱们合作了很多次,这次我们要如何合作呢?”

对于祁丰年的问题,杭英并没感觉任何不妥的地方,反而感觉祁丰年现在做事越来越通透了,做事之前想着把事情谈明白了,对此,杭英早就想明白了,但是她并没多说,而是先喊了一个小丫鬟去她的房间取来一早就准备好的契书。

“这件事儿我早就想好了,卫家、卢家和刘家都是一成的股份,每家只需要拿出三千两银子一成,祁三爷可以拿两成股份,也就是这次拿两千两银子。”杭英简单的介绍了一下。在她看来,前期投入三万两银子,足够今年的运转了,当然,今年市场打开,明年这些银子就绝对不够,所以今年这些股东们根本拿不到多少银子,大部分还是要留到明年做启动资金的,只有这样,这桩生意才能长久的做下去。

这件事儿卫大少爷已经知道这件事儿,而且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才开口要求加入进来,也是因为卫太傅开口后,杭英才美多说什么,所以这时候卫大少爷一句话都没说。

祁丰年却有些不明白了,于是笑着说道:“这次杭娘子是否说错了,我们四家占据五成股份,剩下的五成全是你的吗?”

话说的很直接,但是杭英不但没生气,反而心里还有些高兴,笑着说道:“我的确留下了五成股份,不过这也不都是我的,如今夫君兄弟几人已经分家,虽然我们四房做生意,也不能忘了他们,二房和三房每家能拿到一成股份。”

多余的话,杭英没有太多解释,毕竟大家都是罐头生意的股东,他们都有权利知道股东的人,所以杭英并没打算隐瞒过。

既然杭英把剩下的股份留给徐家人,祁丰年也没什么可说的,这时候下人们已及高准备好早饭,众人一边用饭,一边儿聊了一些关于罐头生意的细节问题。

饭后徐山直接带了十五六个小厮去山上采摘樱桃去了,这可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儿,而且二十个人根本不够用,所以徐山还派了一个小厮去徐岭家喊人,樱桃和桃子不同,它的生长期已经过了,再不赶紧采摘,过几日就要烂在树上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