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74章 人手不足的问题,日后会逐步解决(1 / 2)

加入书签

这家集体厂在外头拿不到优惠价,即便想补贴员工,也得等日后盈利再说。

端着饭盒,许大茂坐在李国生对面。

“国生,我拿到了三万份订单,接下来的一个月,你就有的忙了。”

许大茂没有贪心,先试试三万份的订单量。

平均每份订单,他们能赚七分钱。

这不是太复杂的工作,利润自然有限。

这还多亏了他跟轧钢厂的关系,否则这类工作直接会交给修理厂处理。

“咳咳。”

李国生正吃饭,差点被噎到。

三万份可不是小数目,得知利润后,他更惊讶了。

完成这笔订单,他们厂就能赚到两千一百块,相当于所有人一个月的工资。

经营工厂原来如此简单,说出来怕是没人信。

“国生,你的基本工资现在才四十多块,但等我们厂赚到大钱,我就给你买辆摩托车。”

许大茂职位不高,无法提供高薪,不过可以发奖金。

摩托车也能买,大大方方骑出去,这可是工厂的奖励,有什么问题吗?

工厂的财产不过是借给李国生使用,有能力的人理应得到优待。

“头儿,您放心,我一定盯紧,为咱们工厂创造辉煌!”

李国生赶忙吃完饭,得赶紧干活,浪费的不只是时间,还有钱。

这样的订单再来几笔,他们的工厂就会很有成就。

看到李国生这般干劲,许大茂很是满意,没看错人。

“国生,订单的事交给你了,我下午要去大学听课,厂里的事暂时由你负责。”

许大茂吃完饭,洗净饭盒和筷子,轻松地离开了厂子。

做厂长并不难,只要像他一样努力,工厂就能经营好。

厂长通常不会亲自处理事务,都是交给下属去做。

工厂交给了李国生管理,许大茂则去大学听课了,下午有一堂经济课,他很重视。

听完教授的课程后,许大茂顺便和学生们聊了几句,然后返回工厂。

大学生时间宝贵,愿意花时间与他交流是种荣幸,但他不能影响他们的学业,所以交谈结束后便离开了学校。

刚回到工厂不久,在路上遇到了小马添。

远远看见许大茂,马添眼睛一亮,快步追了上去。

这段时间她刚刚卖完电影票,正准备找许大茂拜师学技术。

没想到去电影院一问,才发现许大茂已经去加工部当厂长了。

“哥,我听说你当厂长了,能不能带我一起干?”

马添有些着急,没有户口和工作的她走在路上都得小心翼翼,生怕遇到麻烦。

幸好她装扮得很像新来的女工,没人检查她的身份,否则早就被遣送回乡了。

“我们这儿的工作不是那么容易就能上手的,如果你真想干的话,可以从临时工做起。”

许大茂不能随意招人,首先要考虑知青的就业问题。

还有很多知青还没找到工作,要是让马添直接成为正式员工,会引起不必要的议论。

因此,她必须先做临时工,表现合格后再转正。

“没问题,我同意。”

马添也没多想,有个单位证明就行,以后再慢慢适应工作。

只要和许大茂处好关系,就不愁找不到赚钱的方法。

“那行,我带你去厂里,让你先认识一下工友。”

临时工多几个也无所谓,于是许大茂带着马添前往加工部。

路上,马添将电影票的钱——二十块,分文不少地交给了许大茂。

“哥,我表姐可以来厂里吗?”

听许大茂说厂里现在全是男知青,马添顿时感到乏味。

至少得有个人能陪她说说话,不然天天只顾着工作太枯燥了。

“可以啊,明天你带她来厂里,到时候我去保卫科打个招呼。”

许大茂答应了,多两个人吃饭罢了,从空间拿出一点粮食,应该不会有人发现。

工厂虽小,但设施齐全,保卫科只有一名看门人。

没有订单时就负责看门,接到订单后就参与生产。

人手不足的问题,日后会逐步解决。

加工部。

进入车间后,召集所有人。

“这是马添,是我们厂新招的临时工,国生,你等会给她开个证明。”

“大家要和睦相处,同事间切勿产生矛盾。只要认真工作,工厂一定会发放奖金。”

许大茂向大家介绍了马添,无需多言,大家立刻明白。

由厂长亲自介绍的人,关系自然不同,看来这个马添,他们惹不起。

“各位工友好,我是马添。”

马添初次进厂,既兴奋又有些紧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