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74章 人手不足的问题,日后会逐步解决(2 / 2)

加入书签

之前从未做过正式工作,接的零活大多是保姆类的。

有些人为了省钱,会选择请便宜的保姆,专门找像红梅这样没有户口的女性。

“大家都散了吧,国生,你留下。”

许大茂让其他人回去工作,单独留下了李国生,有话要交代。

“头儿,您有什么指示?”

李国生喜欢研究技术,和这么多年轻人在一起,他也感到很开心。

没过几天,他就收了个大徒弟。

起初李国生不想收徒,但禁不住对方母亲是供销社职员的请求。

仔细考虑后,李国生欣然收下了这个徒弟,他不是傻子。

以后有了这个徒弟,就能轻松搞到好猪肉了。

“马添刚进厂,你稍微指点她一下,另外,她表姐明天也会来,一起带她们两个。”

“我等会要去拉订单,厂里的所有事务暂时都交给你负责。”

许大茂说完就离开了,留下李国生一个人发呆。

教两个女性,肯定不容易,而且厂长无缘无故弄来两个人……

算了,这事跟他没关系,他只是生产主任,何必操那么多心。

“马添,你和我们头儿是什么关系?”

李国生趁没人注意时悄悄问马添。

这个小丫头应该不会撒谎。

“他是我哥!”

马添观察着李国生的表情,猜测到了他的心思。

不能说实话,只能装作什么事都没有。有厂长罩着,厂里谁还会为难她?

"真的假的?"

李国生经验丰富,没有被马添糊弄过去。在他话出口时,就已经大概明白了情况。

"跟我来,今天我先教你如何拆装暖片上的零件。"

李国生板着脸,不再和这个姑娘开玩笑。订单还没完成,得抓紧时间教她,让她自己练习。

不教太复杂的内容,以免她学不会,就从暖片开始,以后肯定用得上。

"哦,是吗?谁吓唬你了?"

待李国生走远,马添在他身后做了个鬼脸。

几秒后,整理好情绪,她不情愿地跟了上去。

进了厂就要干活,她可不想在这里虚度时光,觉得赚不了多少钱。

第二天,红梅也进了厂,李国生无奈地负责培训她们。

许大茂偶尔会回厂看看情况,没问题就出去转悠。

他先去了煤球厂、国棉厂,各个厂里争取订单,大家都给了面子。

特别是国棉厂,非常豪气,直接给了两万份订单,每份订单一毛钱。

煤球厂没那么阔绰,只给了两千份订单,每份五分钱。

虽然少,但蚊子再小也是肉,许大茂没有嫌弃,同样接下了。

不是哪家工厂都能轻易提供大量订单的。

花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终于完成了这些订单。

订单完成后,许大茂立刻去拿回了款项。

加工部。

站在台上,许大茂准备发言。

"大家这一个月辛苦了,加班加点地工作,你们的努力没有白费,咱们厂成功完成了五万两千份订单,总金额四千两百块。"

许大茂充满干劲,这只是开始。

目前大家的技术水平还不够,接不到高价位的订单,等技术提高了。

每个订单都能达到一毛多,那时大家的收入就会更高。

台下响起热烈掌声。

确实很累,尤其是每天都被李国生催促。

李国生毫不留情,一旦发现有人偷懒,立刻点名批评。

对马添和红梅还算客气,其他人李国生就不太讲究了。这个月大家都恨他,但也感激他,因为没有他,他们不可能完成这么多订单。每完成一单,大家都能拿到奖金,具体数额由许大茂定。

会议结束后,许大茂让所有人回去休息,只留下李国生商讨奖金分配。

奖金发放的前提是利润充足。一个月下来,工资加起来快两千块,加上租金和杂费,总成本约两千二百块,剩下两千块是纯利润。材料不花钱,他们是代加工,本应缴税,但街道向上级申请后免税了,这是为了鼓励安置知青就业,也没人想到许大茂能接这么多订单。

“国生,按理说我们要缴税,还要给街道分成,但今年免了。两千块是纯利润,你觉得该怎么分奖金?”

许大茂想培养人才,不愿事事亲力亲为。

“头儿,我建议五十六人里,正式工每人五块,临时工四块,您觉得如何?五块可以买不少东西。”

李国生倾向于保留更多利润。

“国生,奖金应该多发些,五块太少。根据订单量算,知青平均每天三十四个订单,马添和红梅二十个。我觉得每单奖一分钱,多劳多得,平均每人能得十块二,临时工按八厘计算,可得四块八。”

许大茂打算增加奖金金额,毕竟这笔钱属于集体,该花就得花。马添和红梅的工作最为轻松,给她们多发奖金可能会引起其他人的不满。

"老许,这样算下来,奖金总额会超过五百块。"

李国生担忧奖金数额过高,通常奖金和福利都在五到三十块之间,而五百块相当于近四分之一的收入,确实偏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