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3章 这样的反常举动令人百思不得其解(2 / 2)

加入书签

原本的起因是一次周日,那孩子清晨起来小便时,无意间发现了她与马锐力的不轨行为。

当时马锐力正处于亢奋状态,而她虽然感到恐惧,却没有立即告知此事。

然而孩子虽小,却因家中突然多出一位陌生男子,总觉有异。

于是隔日便将所见告诉了奶奶。

但奶奶当时并未相信,认为是孩子误看,叮嘱他不可胡言乱语,并鼓励他专心学习,未来自然会好转。

孩子信以为真,此后未再提及此事。

然而宋秋双始终忐忑不安,深怕孩子泄露真相。

加之她本就不满嫁入此家,而六岁的男孩正值淘气年纪,更让她愈发厌恶。

加之数日未能让马锐力接近,心中怒意愈积愈深。

四月二十四日上午,成家夫妇外出办事不便带孙儿同行,也不愿让其打扰宋秋双。

他们早已察觉,这位女子对孙子并无好感,故多数时候都避免让孩子靠近她。

……

成家夫妇离家后,仍心忧幼童安危,在临行前向宋秋双提及,希望能由她照看孩子一时。

宋秋双虽不情愿却勉强应允。

此时成伟正在异地工作,这意外给了她机会。

最初她并无此计划,想着既然家中无人,便想联系马锐力前来陪伴。

但马锐力立刻拒绝了。

她误以为对方得知了当日之事,因惧怕被家人知晓而拒绝见面,顿时怒火中烧。

随后,她径直来到成家父母屋内,将孩子强行拉出。

她将孩子带到屋顶,开始施暴。

然而,即便如此她仍不解恨,随手抓起旁边的斧头朝孩子砸去。

孩子痛呼求饶,她却愈加恐慌,再次挥动斧头重击。

最终孩子倒地,彻底没了气息。

宋秋双惊觉大错铸成,慌忙丢下武器逃离现场。

待情绪稍定,她返回屋顶,用斧头肢解了孩子的尸体。

接着,她寻得几件旧衣衫,将孩子碎裂的身体包裹起来。

傍晚时分,成家的老夫妻从外面回来,手里拎着刚买给小孙子的鸡腿,却发现孩子不见了踪影。

他们四处寻找,甚至问遍了邻居和宋秋双,可得到的答案都只是孩子可能跑去别处玩耍了。

以往小孙子常有这样的习惯,所以老两口并未过分担忧,想着饭点时自会归家。

然而这次不同,直到饭时仍不见踪影,全家开始着急,不仅在村中逐户查找,还动员众人帮忙搜寻,却依旧毫无音讯。

这下老两口彻底慌了。

接下来的两天,他们的焦虑不断加深,最终不得不面对最坏的情况。

而在此期间,宋秋双早已悄悄转移了某些东西,藏于房顶及厕所内。

所有关键信息似乎都已交代完毕。

但令人费解的是,宋秋双提到过一名黑衣男子,正是此人指使她做出残忍的行为。

这表明当时确有人目睹了她的举动,却非但没有报警,反而协助掩盖真相。

这样的反常举动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林羽派人询问村民,均无人承认认识此男子。

最终,警方推测这一切可能是宋秋双为减轻自身罪责虚构出的人物。

之后案件进展迅速。

鉴于罪行深重,宋秋双注定难逃法律制裁。

至于马锐力,因涉嫌包庇与不当行为,被判处二十年徒刑,且终身不得从事警务工作。

法医吴瑞完成尸体拼凑后,林羽才将成家老两口带到现场。

看到曾经活泼可爱的孙子如今惨不忍睹的模样,老太太悲痛欲绝,随即晕倒住院,不久后因悲伤过度离世。

尽管如此,成家的生活还要继续。

成伟与父亲商议后决定出售房产,举家迁往异地,或许此生再不会回到故地。

宁县局长随后接受了相关调查。

最后查明,这位局长虽未贪污分毫,却未尽到应尽之责。

有时甚至需自掏腰包为马锐力购置食物。

然而仅此失职之举,已足使他卸任局长一职。

由此,又一名局长栽在了林羽手中,此事迅速传遍警界。

案件告破后,林羽本欲归家休憩,却接到陈舒婷邀约。

见小晨时,他不禁想起遇害的孩子,心情低落。

陈舒婷察觉后询问是否劳累,建议休息,林羽摇头,陪小晨玩耍。

陈舒婷见状莞尔。

当晚留宿陈舒婷家,次日醒来,发现她已起身准备早餐。

陈舒婷端来早餐,告知莽村进展及高启强之事,提醒留意其扩张动向。

林羽对高启强开设多家店铺之事知情,对此并不意外,承诺会谨慎应对。

陈舒婷仍担忧父亲警告,林羽安抚后专心用餐。

莽村已恢复施工,但获益者不再是赵立冬。

焦急之下,他联系了李响,请求帮忙处理高启强的事。

李响毫不犹豫拒绝了,然而当天下午刚出警局就被王秘书拦截。

见到王秘书,李响心生警惕,但还是随他上了车。

途中,王秘书告知是赵书记召见,并坦白因多次回避已不得不在警局外守候。

李响虽稍放松,仍坚持自己能力有限,婉拒参与。

然而,车行至海边偏僻处停下时,李响意识到自己处境复杂。

他明白赵立冬的意图,也知道拒绝的后果。

最终,出于无奈,他同意协助。

原来,赵立冬早有清除高启强之意,却碍于身份不便亲自下手。

李响成为关键棋子。

不过,高启强已取得相关批文,除非再发生命案停工,否则一切照旧。

赵立冬反复催促,而李响迟迟未行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