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3章 话痨郑书南(2 / 2)

加入书签

可谓是话痨本痨了。

对于这些没有什么作用的信息,

云逸基本上都是左耳进右耳出。

同时,这几日的云逸除了听着耳边郑书南的唠叨外。

其他的大部分时间,

他便是一直在翻看郑书南所携带的那些大量书籍。

偶尔的,云逸还会和郑书南就书中的某个内容进行求问和交流。

郑书南的书是典型的“四书五经”类型,

全身心为了科考而设计的。

只有零散的几本是一些外书。

云逸为了从郑书南这里套出他对这个世界的认知,

便是装模作样的开始查看起这些书来,

结果如云逸所想,正中了郑书南这个话痨的下怀。

如此,郑书南不断的说起了很多云逸所不知道的信息。

比方如虞朝当下的局势等等。

原来

当今天下在五十年前,还不是处于时局动荡诸侯割据的分裂状态,

虞朝之前的朝代乃是大晋,

而那个动荡的时期便是大晋末期。

当时的天下被前朝大晋所统治,

可是在晋武十年的时候,

大晋朝的最后一位暴君晋昭业帝突然间离奇暴毙。

自此以后,由于晋昭业帝的离奇死亡,

大晋朝堂内陷入了一阵混乱当中。

这份混乱主要是来源于晋昭业在死亡前,

并未留下半个子嗣来继承大位。

因而在如此的天崩开局下,

再加上王朝兴衰周期律的影响。

因此,大晋末年自然也是各处都有问题的,

可谓是千疮百孔、漏洞百出。

如此这般的,大晋这个国家自然而然的就陷入混乱纷争当中。

而这份内乱,足足持续了长达数十年。

这些事情实际上一点也不奇怪,

毕竟在晋昭业帝的统治时期,

大晋这个国家本身就已然千疮百孔,大厦将倾,

气数早就耗尽了。

而它之所以能够苟延残喘的活着,

无非是因为还有着一个正统的皇帝在。

皇权的光环将国家内许许多多的如同堤坝蚁穴般的问题都给掩盖住,

因此,它的分崩离析、土崩瓦解,

那是迟早的事情。

而晋昭业帝的离奇暴毙,

不过是成为了那一根最后的稻草罢了。

而之后,正是由于这份长达了数十年的乱世动荡。

因而在这期间,

诸如虞朝、梁靖、北齐的开国君王们也是从诸多的诸侯中异军突起,

最后于这片乱世天地下称王称帝。

至于什么西蜀国、郎国、南越国、大理国、南诏国,北燕国等等的其他相关国家,

它们都是些在大晋时期就存在了的诸侯王,

亦或者是些附属王国。

比如说大理国、南诏国,

这两国算是大晋的附属王国,

而西蜀国则是大晋封王的遗留。

而郎国和南越国,

这两个国家严格来说并非是完整的封建制度王国。

它们的实际状况是一种类似于土司造反然后自立为王的联盟形式,

自称为国,无非是效仿了中原王朝的制度文化罢了,

但没有学到精髓。

而北燕国,这个国家比较特殊,

因为北燕国所在的地理位置很特殊,

因此这个国家的成分结构就很复杂。

比如说,它深受漠北的厥、匈等等的诸多强大游牧民族之国影响,

并且还有着南接高句丽的这种情况。

而在虞朝的东方海外,

还有着一片很是特殊的地方,

那里被郑书南称之为瀛、夷,

就郑书南的言语,那里好像很混乱。

据说瀛洲乃是千岛之地,其内一岛一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