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09章 我听见钟声了(1 / 2)

加入书签

06:59,云港的天光仍被浓雾压着,城市在将醒未醒之间喘息。

苏明玥站在落地窗前,指尖捏着那张泛黄的照片原件,指节发白。

晨风从半开的窗缝钻入,纸页轻轻颤动,像一颗不肯停跳的心脏。

照片上,父亲与厉知行并肩而立,金属钟槌横于两人掌心,仿佛握着某种不可言说的契约。

而背面那行新出现的字迹——“07:00不是起点,是重置点。tide7 = 时间分割第七刻”——如一道闪电劈进她混沌的记忆。

tide7……她终于懂了。

这不是代号,是密钥;不是童年昵称,而是父亲埋下的火种。

“时间分割第七刻”,意味着每一轮认知清洗的临界点,正是07:00整。

那一刻,意识最脆弱,也最容易被重塑。

而“钟楼计划”的所有实验,都围绕这一刻展开——包括对她母亲记忆的抹除,包括对她情感连接的系统性剥离。

她闭了闭眼,喉咙泛起一阵熟悉的干涩。

昨晚推演时强行激活“短时情境共感”,代价已经显现:母亲的脸越来越模糊,连她最爱哼的那首童谣,都只剩断续音符。

更可怕的是,朵朵——她养的那只雪白英短的名字——竟在某一瞬卡壳,像被谁从脑子里抽走了一根线。

可她不能停。

手机震动,苏晴的加密文件传到:“残卷拼接完成。”

苏明玥迅速点开附件。

一张残破不堪的组织架构图缓缓加载,边缘焦黑,似经烈火焚烧。

但核心部分清晰可见——“双执钥人”位列顶端,父亲苏振声与厉知行名字并列,下方标注一行红字:

终局判定:由继承者选择是否鸣钟。

她的呼吸一滞。

原来这场跨越二十年的精神操控实验,最终的裁决权,从未落在那些幕后黑手手中,而在她这个“意外存活的继承者”手里。

鸣钟,意味着重启整个系统,唤醒所有被洗去的真实;

不鸣,则梦继续,谎言永恒。

但她也知道,一旦她选择鸣钟,系统反噬将直接作用于她的神经回路——每一次共感,都是对自我存在的撕裂。

可如果什么都不做,明天就会有更多人忘记至亲的笑容,误信虚构的仇恨。

她深吸一口气,拨通许昭宁电话:“把热力图更新给我。”

三分钟后,全息投影在空中展开。

一张覆盖全国的情绪波动图浮现,成都方向亮起刺目的红斑。

放大后,一座名为“童艺星辰”的儿童艺术培训基地赫然在列。

每日07:00,该地点会向周边五百米内发射一段特制冥想音频,通过wiFi信道渗透居民设备,潜移默化植入负面情绪模板——尤其是针对“明玥观察哨”的舆论引导。

“他们在用整座城市做认知战。”许昭宁声音发紧,“这不是洗脑,是慢性精神殖民。”

苏明玥冷笑,眼底燃起寒焰:“所以他们怕我记起真相,更怕我让别人也想起来。”

她立即召集团队,会议室灯光调至战术模式,冷蓝映照每个人凝重的脸。

“行动计划代号‘破晓’,目标:成都‘童艺星辰’地下操控中心。”她声音冷静如刀,“我们必须在07:00前切断主频发射源,否则新一轮诱导将启动,影响范围扩大至三个新建社区。”

“用逻辑重构场预演一遍?”顾承宇开口,眉心微蹙。

他穿一件浅灰高领毛衣,袖口露出的手腕修长干净,语气轻得像在劝一个固执的孩子,“你没必要亲自冒险,我们可以模拟出最优路径。”

苏明玥摇头,动作干脆。

“我不再用了。”

她看着他,眼神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上一次,我忘了我妈生日。”

“再试一次,可能会忘了朵朵是谁。”

“下一次,或许就忘了我自己。”

顾承宇沉默下来,眸光深处掠过一丝痛意。

他知道她说的是真的——【商业直觉】已进化为“短时情境共感”,代价是记忆流失。

每一次深度共情,都在吞噬她的过去。

而她仍在往前走,像提灯走入深渊的人,明知光会熄灭,仍不肯放下。

她转向小陆:“反向声频准备得怎么样?”

小陆推了推眼镜,调出波形图:“以家属真实录音为基础,叠加《小星星》谐频,构建‘共感反冲波’。原理是唤醒听众原始情感锚点,对抗诱导信号的情感剥离机制。测试阶段成功中断过两次小型传播。”

“不够。”苏明玥盯着屏幕,“我们要的不是中断,是反转。让他们自己的武器,变成刺向系统的刀。”

她走到战术板前,笔尖划过地图:“06:50,小陆远程启动干扰程序。我们必须抢在07:00之前,让反冲波先行渗透网络节点。”

空气骤然绷紧。

窗外,电子钟无声跳转——06:48。

六小时奔袭、三次跳转航班、两轮身份伪装,只为这一刻的精准切入。

没有退路,没有替补方案。

她穿上黑色战术服,拉链合拢的声音清脆如刃出鞘。

镜中女人眼神锐利,唇边却浮起一抹极淡的笑。

“你说得对,07:00不是起点。”

她低声呢喃,像是回应照片上的批注,又像说给二十年前的父亲听。

“它是重置点。”

“而这次,我来按按钮。”

门外,车队已就位。

夜色未散,风声低啸。

一场没有枪火的战争,正悄然逼近黎明。

第159章 我听见钟声了(续)

06:50,成都郊区的夜色如墨泼洒。

“童艺星辰”艺术培训基地静默地卧在城西一角,外墙爬满藤蔓,玻璃幕墙反射着远处工地未熄的冷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