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8章 随机数生成器测试优化(1 / 2)
卷首语
1965 年 2 月,“73 式” 密钥动态生成器原型初步成型后,研发团队敏锐意识到:随机数作为动态密钥 “不可预测性” 的核心来源,其性能直接决定密钥安全等级 —— 虽前期基础测试中随机数重复率、游程特性达标,但在野战复杂电磁环境下,仍存在被敌方通过统计分析预测的潜在风险。此时,通过 1000 次规模化测试定位短板、优化算法,成为提升随机数不可预测性的关键举措。这场为期 10 天的测试优化,不仅将随机数的抗预测能力提升 30%,更形成 “测试 - 分析 - 优化 - 验证” 的随机数性能迭代范式,为 “73 式” 动态密钥的实战安全性筑牢最后一道防线。
一、测试优化的背景与核心目标
随机数生成器原型(基于 3AG1 晶体管噪声源)虽通过前期基础测试(10 万组随机数重复率 0.0%,较初始测试的 0.0005% 降低 94%,且无连续 2 次预测成功的情况,证明随机数序列无可捕捉的规律,抗预测能力达到实战安全等级。
全环境适应性验证:在 - 40c低温、50c高温、盐雾(模拟沿海边防场景,盐雾浓度 5%,温度 35c)、震动(10-500hz,加速度 10g,模拟装甲车辆机动)环境下各开展 200 次随机数生成测试(共 800 次),结果显示:所有环境下 “0”“1” 分布偏差≤±0.02%,最长游程≤14 位,抗预测准确率≤0.00005%,随机特性未因环境变化出现波动;低温下噪声源启动时间仅增加 0.01μs,高温下电容无漏液,盐雾测试后屏蔽罩无腐蚀,震动测试后焊点无脱落,环境适应性优异。
长期稳定性测试:将优化后生成器连续运行 72 小时(生成
组随机数),每小时抽样 100 组计算核心指标,结果显示:各指标均稳定在目标范围内,无漂移(如 “0” 占比始终在 49.98%-50.02% 之间,偏差≤0.02%),生成器长期运行时随机特性保持稳定,无性能衰减,满足设备长时间值守需求。
2 月 14 日晚,团队完成《随机数生成器优化效果综合验证报告》,汇总 1800 组测试数据(1000 次优化后测试 + 800 次环境验证),附 32 张示波器波形图、24 份数据统计表,确认优化后的随机数生成器完全满足设计目标,不可预测性、环境适应性、长期稳定性均达到军用标准,可集成至密钥动态生成器。
九、优化成果的集成与标准化
2 月 15 日,陈工团队将优化后的随机数生成器原型交付王工团队,与密钥动态生成器其他模块(时间戳单元、密钥运算单元)开展集成测试,重点验证接口兼容性与协同运行效果,确保优化成果无缝融入系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