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33章 符令真伪(1 / 2)

加入书签

933 章:符令真伪(至元四十四年夏的虎符变局)(至元四十四年夏?大都虎卫营与工部作坊)

工部作坊的青铜炉前,匠人头目吴德海正对照《军器式》(元代兵器规范)铸造新虎符。符分左右两半,左符刻 “虎卫营左部”,右符刻 “至元四十四年造”,背面各有十二道齿痕 —— 合符时需严丝合缝,错半齿便为伪。最隐秘的是符底的 “阴文”:用针尖刻的 “萧” 字,需蘸墨拓印方能显现。

“这符是第二条命,” 吴德海对徒弟们道,“当年忽必烈大汗赐给阿术的虎符,丢了能掉脑袋。” 他特意用西域进贡的 “镔铁” 掺入青铜,让符身泛着暗银光泽 —— 这是至元新制,旧符用纯铜,极易仿造。虎卫营统领石敢当来取符时,总要亲自合符三次,听齿痕咬合的 “咔嗒” 声是否清脆,这成了不成文的规矩。

合丹王在北馆见过旧符,对亲信笑道:“不就是块铜疙瘩?找个巧匠,三天就能仿出来。” 他不知道,新符的镔铁配比只有吴德海与萧虎知晓,连工部尚书都无权过问。

合丹王的帐内,萨满正用羊骨占卜 “仿符吉凶”,骨纹裂成 “虎形”,他当即拍板:“阿里不哥王爷说了,只要调出云州的五千骑兵,萧虎在燕云就成了空壳子。” 找来的伪造者是前宋太庙的铜匠李三,因私铸铜钱被判流放,合丹王用 “免罪” 利诱他出手。

李三在密室里仿符,面前摆着偷来的旧符拓片(缺阴文)。他用纯铜铸造,刻意模仿镔铁的光泽,却不知新符的暗纹在日光下会显 “云纹”。最致命的是齿痕 —— 旧符齿深三分,新符按萧虎令改深五分,李三依拓片造的符,合缝时总会多出半毫。“大人,这符怕是瞒不过细查,” 李三额头冒汗,合丹王却拔剑抵着他咽喉:“只管造,出了事我担着!”

伪造的右符刻好那晚,合丹王让人用狗血涂抹 —— 蒙古习俗认为 “血祭可乱真伪”,这画蛇添足的举动,反倒留下了破绽。

云州守将阿剌罕正在校场练兵,忽有合丹王的亲信持右符来传令:“萧将军令,调五千骑兵去和林护驾(实为阿里不哥的命令)。” 来使甲胄鲜亮,符令在阳光下泛着黄铜色,阿剌罕心里咯噔一下 —— 新符该是银灰色。

按制需验左符,阿剌罕让人取来府库的左符,合符时果然 “咔” 一声卡住。“这齿痕不对,” 他按住腰间的真符,“新符是五分深,你这符……” 来使厉声打断:“阿剌罕想抗命?” 身后的亲兵已拔刀,校场的骑兵们也握紧了马缰,气氛一触即发。

阿剌罕的副将悄悄摸出信号箭(萧虎特制,遇急发射),箭头涂着荧光粉,在白日也能看见。来使没注意这小动作,仍在咆哮:“合丹王说了,耽误军情,斩你全家!” 他不知道,荧光箭已掠过云州城头,射向三十里外的虎卫营哨所。

石敢当带着亲兵赶到时,正见来使把伪符摔在阿剌罕面前。他捡起符令,拇指摩挲符底 —— 没有阴文的涩感,反有狗血的腥气。“合符!” 石敢当喝令,左右符合到一半便卡住,他用刀鞘敲了敲符身:“纯铜的,新符掺镔铁,敲着声不一样。”

来使还想狡辩,石敢当已让人取来 “验符镜”(特制的放大镜),镜下伪符的云纹歪歪扭扭,真符的云纹却如流水般连贯。“李三的手艺还是这么糙,” 石敢当冷笑 —— 他在汴京见过李三铸的铜器,总爱把云纹刻得太密。亲兵们一拥而上,来使的亲兵拔刀反抗,被虎卫营的钩镰枪挑落兵器,校场上的铜符在混战中滚到泥里,沾染的尘土更显黄铜本色。

阿剌罕捡起真符,对石敢当道:“合丹王敢伪造符令,怕是背后有人撑腰。” 石敢当擦着符上的血渍:“萧将军早说过,‘符在权在,失符失命’—— 这回该收网了。”

白虎殿的偏室成了临时审讯室,合丹王的亲信被绑在刑架上,伪符摆在案头。萧虎没动刑,只让吴德海演示新旧符的区别:“你看这镔铁线,新符是螺旋纹,伪符是直线 —— 李三没见过真符的炉料。” 亲信额头的汗滴在伪符上,晕开一小片灰痕 —— 真符的镔铁遇水会显暗纹,纯铜不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