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5章 北征领命(2 / 2)
工部尚书也先帖木儿亲自负责兵器清点,他带着工部的吏员与工匠,前往黄花甸校场,逐一检查将士们的兵器。虎卫的玄铁甲与玄铁刀是检查重点 —— 也先帖木儿拿起一套玄铁甲,用锤子轻敲甲片,听声音判断甲片的厚度:“这甲片声音清脆,厚度足够,合格;那套甲片声音发闷,厚度不足,需更换。” 工匠们立刻上前,将不合格的甲胄挑出,更换新的甲片与兵器。
角弓与箭矢的检查也格外细致 —— 也先帖木儿让一名虎卫士兵拉弓射箭,检查弓的拉力与箭的穿透力。士兵拉满角弓,一箭射向远处的木靶,箭头穿透木靶三寸,也先帖木儿满意点头:“这角弓拉力足够,箭矢锋利,合格。” 他还检查了箭矢的数量:“每名士兵需配三十支箭,其中十支为破甲箭,二十支为普通箭,缺一不可。” 吏员们逐一清点,确保每名士兵的箭矢数量与种类都符合要求。
吏部则负责战马的清点与检查,吏部尚书哈剌哈孙带着兽医,走遍校场的每一处战马饲养区。兽医们逐一检查战马的牙齿、马蹄与心肺 —— 他们掰开战马的嘴,查看牙齿的磨损情况,判断战马的年龄;检查马蹄是否坚硬,是否需要钉铁掌;倾听战马的心跳,判断战马的健康状况。“这匹战马三岁口,牙齿整齐,马蹄坚硬,心肺健康,合格,” 一名兽医对哈剌哈孙道,“那匹战马牙齿磨损过度,年龄偏大,不适合作战,需更换。” 哈剌哈孙立刻下令,将不合格的战马调离,从备用马中挑选健壮的战马补充。
战马的装备也需检查 —— 每一匹战马都要配备马鞍、马镫、马嚼子,马鞍上还要挂着装干粮与水囊的袋子。哈剌哈孙检查一匹虎卫的战马,发现马鞍的皮带有些松动,立刻让马倌加固:“马鞍是将士们在战马上的依靠,皮带松动会影响作战,必须加固好。” 马倌们连忙上前,检查每一匹战马的装备,将松动的皮带加固,损坏的马镫更换。
兵器与战马清点完毕后,也先帖木儿与哈剌哈孙共同向那拉珠尔交令:“那拉珠尔将军,五万大军的兵器与战马均已检查完毕,不合格的均已更换补充,可随时北上!” 那拉珠尔看着校场上装备精良的将士与健壮的战马,心中充满信心:“有如此精良的兵器与战马,再加上诸位将士的勇猛,阿鲁台必败无疑!”
大军北上前,萧虎亲临黄花甸校场,为那拉珠尔、巴图额尔敦及五万将士举行战前训话,既是鼓舞士气,也是重申平叛的意义与纪律,让将士们明白此次北上的重任。
校场上,五万将士整齐列阵,虎卫、中都卫戍军、岭北行省驻军、蒙古故地预备兵各成方阵,旗帜飘扬,兵器泛着冷光。萧虎骑马立于高台上,身着赭黄戎装,腰间佩着太祖成吉思汗留下的弯刀,目光扫过台下的将士,高声道:“诸位将士!察合台系阿鲁台,私扩兵力,私占牧地,起兵叛乱,断我粮道,扰我西北边疆,若不平定,恐有更多宗藩跟风,之前的削藩成果将毁于一旦!”
他的声音透过风,传到每一名将士耳中:“今日那拉珠尔将军统五万大军北上,其中两万是朕的虎卫,这是朕对平叛的重视,也是对诸位将士的信任!朕希望你们,能奋勇作战,尽快平定阿鲁台叛乱,恢复西北安稳;同时,也要记住,咱们平叛是为了边疆的部民,不可滥杀无辜,不可劫掠部落,若有违反军纪者,无论官职大小,一律严惩!”
萧虎看向那拉珠尔:“那拉珠尔,你是大军主帅,要统筹全局,既要速胜,也要管好军纪,照顾好将士们的饮食起居,朕在中都等着你们凯旋的消息。” 那拉珠尔骑马出列,躬身道:“儿臣遵旨!定不负陛下信任,平定阿鲁台,早日凯旋!”
萧虎又看向巴图额尔敦:“巴图额尔敦,你是先锋,要胆大心细,既要为大军开路,也要探查清楚阿鲁台的动向,不可冒进,若遇危险,要及时与主力联络,朕相信你的能力。” 巴图额尔敦出列,高声道:“孙儿遵旨!定做好先锋,为大军扫清障碍!”
训话结束后,萧虎从内侍手中接过一碗酒,递给那拉珠尔:“这碗酒,是朕为你践行,祝你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那拉珠尔接过酒,一饮而尽,将碗摔在地上:“谢陛下!儿臣定平阿鲁台!” 将士们见状,纷纷高呼:“平阿鲁台!凯旋归来!” 声音响彻黄花甸,连远处的山峦都跟着回荡。
大军出发前一日,那拉珠尔与巴图额尔敦的家人来到黄花甸校场附近的驿站,为他们送别 —— 战场凶险,此次北上不知何时能归,家人的送别,带着牵挂与期盼,也让将士们多了几分对归家的渴望。
那拉珠尔的妻子孛儿帖(蒙古故地部落女子,非成吉思汗皇后)带着幼子那木罕,早早便在驿站等候。见到那拉珠尔,孛儿帖快步上前,为他整理了一下锦袍的衣领,眼中满是担忧:“夫君,北上平叛,一定要保重自身,别太劳累,我和木罕在中都等你回来。” 那拉珠尔握住妻子的手,轻声道:“放心,我会照顾好自己,也会尽快平定叛乱,早日回家。” 幼子那木罕拉着那拉珠尔的衣角,小声道:“父亲,你要早点回来,教我骑马射箭。” 那拉珠尔蹲下身,摸了摸儿子的头:“好,父亲回来后,一定教你骑马射箭。”
巴图额尔敦的母亲、那拉珠尔的次妻塔娜,也带着女儿阿古拉前来送别。塔娜为巴图额尔敦整理了一下甲胄的系带:“孩儿,你是先锋,要多加小心,遇到危险别硬拼,记得给家里捎信,让我们知道你平安。” 巴图额尔敦笑道:“母亲放心,孩儿身经百战,不会有事的,等我平定叛乱,就回来给妹妹带草原的野花。” 阿古拉抱着巴图额尔敦的腿:“哥哥,你要平安回来,我等着你给我带野花。” 巴图额尔敦弯腰抱起妹妹,在她额头亲了一下:“好,哥哥一定平安回来。”
其他将士的家人也纷纷赶来,驿站外热闹却又带着几分伤感 —— 有的妻子为丈夫缝补好破损的衣物,有的父母为儿子整理好战马的鞍具,有的孩子为父亲递上自己做的小护身符。中都卫戍军的一名士兵,接过妻子递来的干粮袋:“你在家照顾好爹娘和孩子,我打完仗就回来。” 妻子含泪点头:“我等你,你一定要平安。”
那拉珠尔看着眼前的场景,对身边的巴图额尔敦道:“咱们身上,不仅扛着平叛的重任,还扛着家人的牵挂,一定要打赢这一仗,早点回来,不让家人失望。” 巴图额尔敦道:“父亲说得是,孩儿定不负家人与陛下的期望。” 夕阳西下,余晖洒在驿站与校场,家人的送别,为即将北上的大军,增添了几分温情与动力。
那拉珠尔制定了详细的行军部署 —— 大军分为先锋、主力、粮草队三部分,按不同速度行军,既确保先锋能提前清理障碍,又确保主力与粮草队能协同前进,避免脱节,同时避开阿鲁台的巡逻区域,确保行军安全。
先锋由巴图额尔敦统领,五千骑兵,提前一日启程,沿中都至蒙古故地的驿路前进,主要任务是 “清理巡逻、探查路况、标记水源”。巴图额尔敦制定了先锋的行军速度:“每日行军一百五十里,午时歇息一个时辰,傍晚扎营,派探子探查周边情况,确保营地安全。” 他还要求先锋:“遇到阿鲁台的小股巡逻兵,尽量悄悄解决,不暴露大军动向;若遇到大股巡逻兵,不可恋战,及时撤退并向主力传递消息。”
主力由那拉珠尔亲自统领,四万五千兵力(含两万虎卫),次日启程,每日行军一百二十里,与先锋保持三十里的距离,既能及时支援先锋,又不会因速度过快导致士兵疲惫。主力分为三队:虎卫为前队,负责应对突发战事;中都卫戍军与岭北行省驻军为中队,作为主力核心;蒙古故地预备兵为后队,负责掩护主力后侧,防止阿鲁台从后方偷袭。“各队要保持联络,” 那拉珠尔对各队将领道,“每日扎营后,各队将领需来中军帐汇报当日行军情况,有问题及时解决。”
粮草队由中书省派来的粮草官撒敦统领,与主力同日启程,每日行军一百里,位于主力后侧十里处,由五百名骑兵护送。撒敦制定了粮草队的行军规则:“每日与主力同步扎营,营地需靠近水源,且在主力的保护范围内;夜间派士兵轮流值守,防止粮草被偷或被烧;若遇雨天,需用油布覆盖粮草,避免受潮。” 那拉珠尔还派了一千名虎卫,专门负责粮草队的安全:“粮草是大军的命脉,你们要确保粮草队万无一失。”
行军路线也经过精心选择 —— 避开阿鲁台控制的斡难河、黑山口驿站周边区域,走蒙古故地的东部驿路,这条驿路虽稍远,却在元廷的掌控范围内,且有李衡派来的马倌指引,路况熟悉。那拉珠尔还让李衡派探子,提前清理路线上的阿鲁台零散巡逻兵,确保大军行军顺畅。“这条路线虽远几日,却更安全,” 那拉珠尔对将领们道,“咱们宁可多走几日,也不能让大军在行军途中受损,影响平叛大计。”
行军部署确定后,那拉珠尔将 “行军计划表” 分发给各队将领,还派使者将计划表传递给李衡与博罗,让他们提前做好接应准备。“咱们北上的每一步,都要按计划来,” 那拉珠尔道,“只有协同一致,才能尽快与博罗汇合,发起对阿鲁台的进攻。”
大军出发当日,那拉珠尔派通政院的驿卒,将大军的行军计划与出发消息,快速传递给蒙古故地的李衡、岭北行省的阿术与西北的博罗,确保各方能及时掌握大军动向,做好协同接应,避免因信息滞后导致配合失误。
通政院挑选了十名精锐驿卒,分为三路 —— 一路前往蒙古故地的管控司,向李衡传递消息;一路前往岭北行省治所,向阿术传递消息;一路前往西北的博罗大营,向博罗传递消息。驿卒们身着轻便皮甲,骑着快马,携带密封的 “行军计划函”,函上盖着那拉珠尔的帅印,确保消息的真实性与重要性。
前往蒙古故地的驿卒,需走东部驿路,途经黑泉驿、怯绿连河驿站,李衡已派马倌在驿站等候,为驿卒指引路线,确保他们能尽快抵达管控司。“李衡大人,那拉珠尔将军的大军已出发,先锋巴图额尔敦提前一日启程,主力与粮草队次日启程,计划经东部驿路前来,” 驿卒向李衡递上行军计划函,“将军希望您能派更多马倌,清理路线上的阿鲁台巡逻兵,还希望您能在怯绿连河驿站准备好水源与临时营地,供大军歇息。” 李衡接过函,立刻道:“你放心,我这就安排,确保大军在蒙古故地行军顺畅。”
前往岭北行省的驿卒,抵达后向阿术递上行军计划函:“那拉珠尔将军希望您能派两千骑兵,前往蒙古故地与岭北行省的交界地带,接应大军,防止阿鲁台从西北方向偷袭;还希望您能确保临时粮站的粮草充足,供大军补充。” 阿术道:“我这就调兵接应,临时粮站的粮草也已备好,绝不会让那拉珠尔将军失望。”
前往博罗大营的驿卒,绕开阿鲁台的控制区域,走小路抵达博罗大营,递上行军计划函:“那拉珠尔将军计划十日内在杭爱山外围与您汇合,按之前定下的三路进攻之策,夹击阿鲁台的中军。将军希望您能提前做好进攻准备,派探子探查阿鲁台中军的最新部署。” 博罗接过函,兴奋道:“太好了!有那拉珠尔将军的五万大军相助,咱们定能击溃阿鲁台!我这就派探子探查,做好进攻准备。”
驿卒们完成消息传递后,即刻返回,向那拉珠尔汇报各方的接应准备情况。那拉珠尔得知李衡、阿术、博罗均已做好准备,心中更安:“各方协同,咱们北上平叛之路,定会顺畅许多。” 此时,巴图额尔敦的先锋已出发一日,正在清理中都至黑泉驿的巡逻兵,那拉珠尔看着主力大军整齐的队伍,下令:“出发!” 五万大军浩浩荡荡,向西北方向进发,马蹄扬起的尘土,在中都郊外形成一道壮观的风景线,一场关乎西北安稳的平叛之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