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5章 证获剧毒(1 / 2)
1085 章:证获剧毒(至元四十八年冬陈九取毒样白虎堂核验)
至元四十八年冬的也速台旧宅地窖,寅时的烛火忽明忽暗。陈九(白虎堂卧底)蹲在铜锅旁,假装清理灶灰,指尖悄悄捏起一小撮褐色残渣 —— 这是熬制腐心草毒汁后剩下的毒草残渣,叶片边缘有锯齿状纹路,带着淡淡的苦涩味。他快速将残渣裹进油纸,塞进铁匠工具包的夹层,抬头时,正撞见帖木格(脱欢党羽,酒师)的身影,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
“帖木格师傅,这灶灰积得多,俺多清理会儿,省得下次熬酒沾了灰。” 陈九强装镇定,手里的扫帚不停,目光却盯着帖木格手中的陶瓮 —— 瓮里装的正是炼制好的毒酒,琥珀色的酒液在烛火下泛着光。帖木格点点头,俯身检查铜锅:“仔细些,这锅还要熬下一批,别刮花了。” 说罢转身去储存区,陈九趁机从腰间摸出一只拇指大的空瓷瓶(白虎堂提前备好,藏在磨石空心处),快速掀开陶瓮封条,倒了小半瓶毒酒,再将封条按原样贴好,瓷瓶重新藏回磨石。
辰时,陈九背着工具包走出旧宅,包夹层里的毒草残渣、磨石中的毒酒样本,是证明脱欢党羽图谋的关键证据。他知道,这两样东西需尽快送到白虎堂,只有经专业核验确认剧毒,萧虎才能彻底重视这场行刺阴谋,白虎堂的应对也才能更有针对性。寒风卷着雪粒打在脸上,陈九紧了紧包带,脚步匆匆向南城老茶铺走去 —— 那里,是他与白虎堂约定的交接点。
陈九要获取毒草残渣与毒酒样本,需等待 “无人监视的空隙”—— 也速台旧宅地窖的炼制工作多在夜间进行,白日仅帖木格一人留守,负责看管毒酒与清理场地,这便成了陈九可利用的时机。他需假装 “主动帮忙”,降低帖木格的戒心,再寻找合适的机会下手。
一日清晨,帖木格在窖地收拾陶瓮,见陈九来送修好的铁器,便随口道:“这几日熬酒,灶灰积了不少,你若没事,帮着清理下铜锅,省得我费力气。” 陈九心中一喜,表面却装作 “憨厚”:“俺没事,师傅放心,俺清理得比谁都干净,保证不耽误下次熬酒。” 他放下工具,取来扫帚与簸箕,蹲在铜锅旁,慢慢清理 —— 铜锅内侧沾着不少褐色残渣,正是熬制腐心草毒汁后留下的,叶片碎片清晰可见,这是获取毒草残渣的最佳机会。
清理时,陈九故意放慢动作,眼角余光观察帖木格的动向 —— 帖木格正低头擦拭陶瓮,注意力全在酒坛上,未留意他的小动作。陈九指尖捏起一小撮残渣,触感粗糙,带着细微的纤维,他快速将残渣裹进事先藏在袖口的油纸里(油纸是他修铁器时用来擦机油的,不易引人怀疑),再将油纸折成小块,塞进工具包内侧的夹层(夹层是他特意缝的,专用于藏小物件)。
清理完铜锅,陈九见帖木格去地窖门口查看,又盯上了储存区的毒酒陶瓮 —— 陶瓮盖着麻布封条,封条边缘有松脱的痕迹,显然是近期频繁开启。他假装 “整理工具”,慢慢挪到储存区,趁帖木格未回头,快速从腰间解下磨石(铁匠常用工具,他提前将磨石中心挖空,藏了一只小瓷瓶),拧开磨石盖子,取出瓷瓶,轻轻掀开陶瓮封条的一角,将瓷瓶凑近酒液,倒了小半瓶 —— 毒酒呈琥珀色,与普通烧春酒无异,只有凑近时,才能闻到一丝极淡的草药味。
刚将瓷瓶塞回磨石,帖木格便转身回来:“清理完了?清理完就赶紧出去,别在窖里待太久,掌柜的规矩你知道。” 陈九立刻合上磨石,扛起工具包:“俺这就走,师傅要是还需帮忙,随时叫俺。” 他故作轻松地走出地窖,后背已被冷汗浸湿 —— 刚才若慢一步,便会被帖木格抓个正着,不仅样本获取失败,自己的卧底身份也会暴露。
这次 “主动帮忙清理” 的契机,是陈九精心等待的结果 —— 他已观察多日,知道白日地窖只有帖木格一人,且帖木格白日多专注于看管毒酒,对清理工作较为敷衍,这便给了他可乘之机。走出旧宅时,陈九摸了摸工具包的夹层与腰间的磨石,确认样本完好,心中默念:“这两样东西,定要平安送到白虎堂。”
毒草残渣是证明脱欢党羽炼制毒物的直接证据,陈九收集时需 “不留痕迹、不被察觉”—— 地窖内的残渣多集中在铜锅内侧与灶膛里,数量不多,且易与普通草药残渣混淆,他需精准分辨,同时避免被帖木格发现收集动作。
首先是 “分辨毒草特征”:陈九在之前的观察中,已记下腐心草的样子 —— 叶片呈长椭圆形,边缘有锯齿,颜色深褐,晒干后质地坚硬,熬煮后残渣会保留叶片的锯齿纹路,且带有淡淡的苦涩味(他曾假装 “误碰”,用指尖沾了一点,悄悄尝过,确认有涩味)。清理铜锅时,他专门挑选带有锯齿纹路的残渣,避开普通的干草碎屑,确保收集到的是 “真正的毒草残渣”,避免后续核验时出现误差。
收集过程中,陈九采取 “少量多次” 的策略 —— 他先捏起一小撮残渣,藏进油纸,再继续清理灶膛,趁帖木格不注意,又捏起少许,分两次收集,总量约有指甲盖大小。这样做一是避免一次收集过多,动作过大被发现;二是确保样本数量足够白虎堂核验(少量残渣即可用于草药比对与动物试毒)。
为避免留下痕迹,陈九清理完后,特意将灶膛内的普通干草碎屑铺在铜锅旁,掩盖取走毒草残渣的痕迹 —— 他用扫帚轻轻扫动,让碎屑均匀覆盖,看起来与未清理前别无二致。帖木格检查时,仅看了一眼铜锅,见灶灰已清理干净,便未细查,这让陈九松了口气:“还好没被发现,这残渣可不能出岔子。”
收集到的毒草残渣,陈九用两层油纸包裹 —— 内层油纸隔绝气味(避免苦涩味外泄,引起他人注意),外层油纸标注 “铜锅残渣”(用炭笔轻轻写在油纸角落,便于白虎堂后续识别)。他将包裹好的残渣塞进工具包的夹层,夹层内侧缝了一层粗布,可固定残渣,避免走动时油纸滑动发出声响。
离开地窖后,陈九还特意 “检查样本”—— 他在旧宅中院的角落,悄悄打开工具包,确认油纸未破、残渣未漏,才放心离开。他知道,毒草残渣是 “间接证据”,需与毒酒样本配合,才能完整证明脱欢党羽的图谋,因此每一个细节都不能马虎,稍有不慎,便可能让之前的努力前功尽弃。
毒酒样本是 “直接证据”,能直观证明脱欢党羽的行刺意图,但获取难度远大于毒草残渣 —— 毒酒储存在密封的陶瓮中,且帖木格对陶瓮看管严格,陈九需 “趁隙下手”,既要取到样本,又要确保陶瓮的封条完好,不被察觉。
陈九提前做了 “工具准备”:他将常用的磨石(直径约三寸,厚一寸)中心挖空,藏了一只瓷瓶(高约一寸,口径半寸,可装少量酒液),磨石外侧用铁箍加固,看不出挖空的痕迹;瓷瓶盖子用软木塞封住,软木塞上涂了一层蜡,可防止酒液泄漏。这只磨石是他日常打铁用的,随身携带不会引起怀疑,正好用于藏毒酒样本。
获取时机选在 “帖木格短暂离开” 时 —— 帖木格需每隔一个时辰去地窖门口查看,确认无人靠近,这短暂的半刻钟,便是陈九的机会。他算准时间,在帖木格转身去门口时,快速挪到储存区,目光锁定贴有 “虎纹封条” 的陶瓮(之前观察确认,这坛是已炼制好的毒酒)。
他先轻轻按压封条的边缘 —— 封条是麻布材质,用浆糊粘贴,边缘已有轻微松动,他小心地将封条掀起一角,刚好能容瓷瓶伸入。接着,他拧开磨石盖子,取出瓷瓶,将瓶口凑近陶瓮口,倾斜陶瓮,让酒液缓缓流入瓶中 —— 动作极轻,避免酒液溅出发出声响。毒酒流入瓷瓶时,他盯着瓶内酒液的量,倒至半瓶便停止(半瓶足够核验,且不易让陶瓮内的酒液减少过多,被发现异常)。
倒完酒后,陈九快速将瓷瓶塞回磨石,拧好盖子,再将陶瓮的封条按原样贴回 —— 他用指尖轻轻按压封条,让松动的部分重新粘牢,从外观上看,与未开启过一模一样。整个过程仅用了两刻钟,待帖木格返回时,他已站在工具旁,假装整理铁器,若无其事。
为确认毒酒样本未泄漏,陈九在离开地窖前,悄悄将磨石贴近鼻尖 —— 磨石外侧无酒气,说明瓷瓶密封完好,未漏酒。他心中暗道:“还好没出岔子,这毒酒样本可是关键,只要送到白虎堂,就能确认他们的毒有多烈。”
携带毒酒样本时,陈九将磨石系在腰间,与其他工具挂在一起 —— 磨石的重量与平时无异,走动时不会发出异常声响,且腰间有围裙遮挡,他人看不到磨石的细节。即使遇到脱欢党羽的检查,也只会认为是普通的铁匠工具,不会特意查看磨石内部。
陈九获取毒草残渣与毒酒样本后,需将样本 “安全带出也速台旧宅”,再送到白虎堂 —— 旧宅门口有脱欢党羽看守,进出需接受检查,他需设计多层隐藏策略,确保样本不被发现。
第一层隐藏是 “工具包夹层与磨石”:毒草残渣藏在工具包内侧的夹层,夹层缝有粗布,可固定油纸,且工具包内装满铁器(锤子、凿子等),铁器的重量与体积能掩盖夹层的异常;毒酒样本藏在磨石内,磨石与其他工具挂在腰间,他人只会注意到工具的实用性,不会怀疑磨石有夹层。离开旧宅时,看守党羽检查工具包,翻了翻里面的铁器,见都是普通铁匠用品,便未细查;检查腰间工具时,也只是摸了摸磨石的重量,未发现异常。
第二层隐藏是 “气味掩盖”:毒草残渣带有苦涩味,毒酒有淡草药味,陈九特意在工具包内放了一小包 “安息香”(西域香料,气味浓郁),在磨石旁挂了一块 “羊油皂”(铁匠常用的清洁用品,有油脂味)—— 安息香的气味可掩盖毒草残渣的苦涩味,羊油皂的油脂味可掩盖毒酒的草药味。看守党羽检查时,闻到工具包内的香料味与腰间的油脂味,只当是铁匠常用的物品,未起疑心。
第三层隐藏是 “路线选择”:陈九没有直接去交接点,而是先绕到南城的 “西域杂货铺”(脱欢的铺子),假装 “送修好的铁器”—— 这是他之前常做的事,不会引起怀疑。在杂货铺停留片刻后,他再以 “买木炭” 为由,走向老茶铺(交接点)。绕路的目的一是 “混淆视线”,让跟踪的党羽(若有)以为他只是正常办事;二是 “确认是否被跟踪”—— 他在杂货铺门口故意停留,观察身后是否有可疑人员,确认无人跟踪后,才加快脚步前往交接点。
途中遇到禁军巡查时,陈九主动出示 “铁匠凭证”(白虎堂伪造的西域铁匠身份凭证),笑着道:“官爷,俺是撒马尔罕来的铁匠,去买木炭,晚上还要给掌柜修铁器呢。” 禁军翻看凭证,见有西域商栈的印,又看了看他手中的工具包,未发现异常,便放行。陈九心中清楚,越是遇到检查,越要镇定,一旦慌乱,反而会引起怀疑。
抵达老茶铺时,陈九先在铺外观察片刻,确认交接点无异常(窗台上没有 “红布条”,说明无危险),才走进铺内,买了两个馒头,将藏有毒草残渣的油纸塞进一个馒头的夹层,再将装有磨石的工具包放在铺内的角落(与白虎堂约定的 “工具存放处”),随后若无其事地离开 —— 馒头会由白虎堂眼线取走,工具包则会由后续人员转移,确保样本分两路交接,降低被一网打尽的风险。
陈九与白虎堂的样本交接,需遵循 “暗号确认 - 分路传递 - 安全转移” 的流程,确保样本在传递过程中不被拦截,同时避免暴露交接双方的身份 —— 这是白虎堂情报传递的固定流程,经过多次实践,能最大限度降低风险。
第一步是 “暗号确认”:陈九抵达老茶铺后,按约定在铺内的 “第三张桌子” 上放了一只 “缺角的粗瓷碗”(这是 “有样本需交接” 的暗号)。半个时辰后,白虎堂眼线张九(伪装成茶客)走进铺内,看到缺角瓷碗,便坐在第三张桌子旁,点了一壶 “茉莉花茶”(回应暗号,意为 “已收到信号,可交接”)。陈九见暗号对接成功,便起身离开,张九则留在铺内,等待后续动作。
第二步是 “毒草残渣传递”:陈九离开前,将藏有毒草残渣的馒头放在第三张桌子的抽屉里(抽屉是事先约定的 “临时存放处”)。张九喝茶时,假装 “取帕子”,打开抽屉,将馒头取出,藏进自己的袖袋(袖袋内侧有夹层,专门用于藏小物件)。随后,张九喝完茶,付了钱,慢悠悠地离开茶铺,按约定路线前往白虎堂 —— 他需在一个时辰内将毒草残渣送到,避免残渣变质,影响核验。
第三步是 “毒酒样本传递”:陈九放在茶铺角落的工具包,由白虎堂另一眼线王七(伪装成挑夫)负责转移。王七在茶铺外等候,见张九离开,便走进铺内,对掌柜道:“掌柜的,刚才那铁匠托俺把工具包带给他,他临时去城外取材料了。” 掌柜见王七手中有陈九留下的 “铁片信物”(之前约定的工具包转移凭证),便将工具包交给王七。王七扛起工具包,假装 “送货”,绕小路前往白虎堂,途中若遇到检查,便以 “帮铁匠送工具” 为由搪塞。
第四步是 “交接确认”:张九与王七抵达白虎堂后,需向刘七(白虎堂统领)出示 “交接凭证”—— 张九出示馒头内的油纸(油纸上有陈九写的 “铜锅残渣”),王七出示磨石(磨石上有陈九刻的 “帖木格” 化名)。刘七确认凭证无误后,才接收样本,同时让张九与王七分别复述交接过程,确保无异常(如是否被跟踪、是否有人员拦截),确认样本在传递过程中未被触碰过。
第五步是 “样本登记”:刘七让分析组的钱六(负责毒物核验)对样本进行登记 —— 在 “样本登记册” 上记录 “获取时间(至元四十八年冬月初一辰时)、获取人(陈九)、样本类型(毒草残渣、毒酒样本)、隐藏方式(油纸包裹、磨石藏瓷瓶)、传递路线(茶铺 - 张九 - 白虎堂,茶铺 - 王七 - 白虎堂)”,每一项都需详细记录,便于后续追溯,若核验出现问题,可快速排查原因。
整个交接流程,陈九始终未与白虎堂人员直接接触,而是通过 “暗号 - 信物 - 分路传递” 的方式完成,既确保了自身安全(避免因直接接触暴露身份),又保证了样本的完整性(避免传递过程中被调换或损坏)。刘七看着登记册上的记录,对钱六道:“这两样样本是关键,你务必仔细核验,确认毒性如何。”
白虎堂收到毒草残渣与毒酒样本后,首先进行 “初步检验”—— 由钱六(分析组组长,熟元代草药与毒物)负责,通过 “外观观察、气味辨识、质地触摸”,初步判断样本的属性,为后续的精准核验打下基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