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85章 证获剧毒(2 / 2)

加入书签

初检第一步是 “毒草残渣外观观察”:钱六将残渣放在白瓷盘上,用细针轻轻拨开,在烛火下仔细查看 —— 残渣呈深褐色,叶片碎片保留完整的锯齿状边缘,叶脉清晰,质地坚硬,表面有细微的蜡质层(腐心草的典型特征)。他取出白虎堂收藏的 “西域草药图谱”(图谱收录了元代常见的西域草药,包括毒物),翻到 “腐心草” 一页,对比图谱上的叶片形态:“图谱记腐心草‘叶长椭圆,锯齿缘,褐质硬,蜡层显’,与这残渣完全吻合,初步判断是腐心草残渣。”

第二步是 “毒草残渣气味辨识”:钱六用指尖捏起少许残渣,凑近鼻尖轻嗅 —— 气味淡苦,带着一丝西域荒漠植物特有的干燥感,无普通草药的清香。他又取来少量普通干草残渣,对比气味:普通干草有青草味,而毒草残渣只有苦涩味,且气味持续时间更长(普通干草气味易散,毒草残渣苦味可残留片刻)。钱六在 “初检记录” 上写道:“残渣气味:淡苦,无清香,具西域毒物特征,与腐心草气味吻合。”

第三步是 “毒酒样本外观观察”:钱六从磨石中取出瓷瓶,倒出少量毒酒在白瓷碗中 —— 酒液呈琥珀色,清澈透明,与中都常见的烧春酒颜色一致,无浑浊或沉淀。他晃动瓷碗,酒液挂壁均匀,与普通烧春酒的挂壁效果无异,从外观上看,无法分辨是毒酒还是普通酒。钱六道:“这毒酒炼制得隐蔽,外观与普通烧春酒一样,若不是事先知道,很难察觉异常。”

第四步是 “毒酒样本气味辨识”:钱六将瓷碗凑近鼻尖,轻嗅酒液气味 —— 初期闻到的是烧春酒的醇厚酒香,仔细分辨后,才能捕捉到一丝极淡的草药味,与毒草残渣的苦涩味同源,但被酒香掩盖,不仔细闻根本察觉不到。他用扇子轻轻扇动碗口,让气味扩散,草药味才稍显清晰:“这草药味与腐心草残渣一致,说明毒酒是用腐心草毒汁炼制的,且用酒香掩盖了毒性气味,设计得很周密。”

第五步是 “质地触摸与比对”:钱六用指尖沾了一点毒酒,触感清凉,与普通酒液无异;再捏起毒草残渣,触感粗糙,带有细微的纤维,与图谱中腐心草的 “质硬多纤维” 描述一致。他还取来少量 “三日醉” 毒草残渣(白虎堂之前缴获的阿鲁台残党毒物),对比两者的质地:“三日醉残渣质软,腐心草残渣质硬,两者明显不同,可排除是三日醉的可能。”

初检结束后,钱六向刘七汇报:“从外观、气味、质地判断,毒草残渣是西域腐心草,毒酒是用腐心草毒汁与烧春酒炼制的,外观与气味都做了隐蔽处理,不易被察觉。下一步需进行动物试毒与金属检测,确认毒性强度与致死性。” 刘七点头:“尽快安排,萧大人还在等结果,咱们得尽快确认,好制定应对策略。”

初检虽未涉及毒性测试,但通过基础辨识,已确定样本的 “毒物种类”,为后续的精准核验指明了方向 —— 若初检时发现样本与已知毒物不符,还需调整核验方法,寻找其他辨识途径,因此初检是确保后续核验准确的重要基础。

毒草残渣的精准核验需 “双重验证”—— 一是与 “西域草药图谱” 详细比对,确认毒物种类;二是通过 “动物试毒”,观察毒发反应,确认毒性是否致命,这是元代缉事机构核验毒物的常用方法,既符合史料记载,又能确保结果准确。

第一步是 “图谱详细比对”:钱六将毒草残渣放在放大镜(元代工匠特制,用于观察细微纹路)下,仔细查看叶片的 “锯齿密度、叶脉走向、蜡质层厚度”—— 锯齿每寸约有五齿,叶脉呈网状,蜡质层厚度约半毫米,这些细节与 “西域草药图谱” 中腐心草的 “锯齿五齿 \/ 寸,网状脉,蜡层半毫” 完全吻合。他还将残渣放在水中浸泡,浸泡后叶片碎片展开,露出完整的叶形,与图谱中的腐心草叶形一致,进一步确认是腐心草。钱六在 “核验记录” 上写道:“毒草残渣:西域腐心草,特征与图谱完全吻合,种类确认。”

第二步是 “准备试毒动物”:白虎堂提前从民间购买了三只健康的家兔(家兔体型适中,毒发反应明显,且易于获取,是元代常用的试毒动物),分别编号为 “兔一、兔二、兔三”,禁食半日,确保试毒时无食物干扰。试毒前,钱六检查三只家兔的状态:兔一毛色纯白,活泼好动;兔二毛色灰黑,反应灵敏;兔三毛色棕黄,状态平稳,均无异常,可用于试毒。

第三步是 “兔一试毒(少量残渣)”:钱六将少量毒草残渣磨成粉末,混入少量兔粮,喂给兔一。喂完后,他每隔一刻钟记录一次兔一的状态:一刻钟时,兔一仍能活动,无明显异常;半时辰时,兔一开始出现烦躁,频繁抓挠笼子;一个时辰时,兔一倒地抽搐,四肢僵硬,口吐白沫;一个时辰半时,兔一停止呼吸,确认死亡。钱六检查兔一的尸体:无外伤,心腹处有细微黑斑(腐心草中毒的典型特征),与之前陈九观察的毒发症状一致。

第四步是 “兔二试毒(大量残渣)”:为确认毒性强度,钱六将双倍量的毒草残渣磨成粉末,混入兔粮喂给兔二。兔二的毒发速度更快:一刻钟时便出现烦躁;半时辰时倒地抽搐;一个时辰时停止呼吸,心腹处黑斑更明显。钱六记录:“双倍剂量下,毒发时间缩短一半,毒性随剂量增加而增强,证明腐心草残渣具有强毒性,少量即可致命。”

第五步是 “兔三对照(普通草渣)”:为排除 “草渣本身有害” 的可能,钱六将普通干草残渣磨成粉末,混入兔粮喂给兔三。兔三食用后,全程无异常,活动、进食均正常,证明毒草残渣的毒性来自 “腐心草本身”,而非草渣的普遍属性。

毒草残渣核验结束后,钱六整理出 “核验结果”:“毒草种类:西域腐心草;毒性强度:强毒,少量(约指甲盖大小)可致家兔死亡;毒发时间:少量剂量约一个时辰半,双倍剂量约一个时辰;毒发症状:烦躁、抽搐、口吐白沫、心腹黑斑;致死性:100%,家兔试毒均死亡。” 他将结果报给刘七,刘七面色凝重:“腐心草毒性如此之强,若萧大人饮下毒酒,后果不堪设想。”

毒酒样本的核验需 “模拟人体摄入场景”—— 通过动物试毒,观察毒酒的毒发反应;再用金属检测,确认毒酒中的毒物成分,双重验证毒酒的毒性与致命性,确保核验结果可靠。

第一步是 “准备试毒动物与毒酒”:钱六取来三只健康的雏鸡(雏鸡对毒物反应敏感,且体型小,少量毒酒即可引发反应,适合测试液体毒物),编号为 “鸡一、鸡二、鸡三”;将瓷瓶中的毒酒倒入三个小瓷杯,每杯约一钱(与成人饮酒的少量剂量相当),确保试毒剂量符合 “人体可能摄入的量”。

第二步是 “鸡一试毒(纯毒酒)”:钱六用小勺子将一钱毒酒喂给鸡一。喂完后,他密切观察:半刻钟时,鸡一开始羽毛蓬松,行动迟缓;一刻钟时,鸡一倒地,翅膀抽搐,喙部张开,无法站立;一刻半时,鸡一停止呼吸,确认死亡。钱六检查鸡一的尸体:无外伤,心腹处有细微黑斑(与腐心草残渣试毒的症状一致),证明毒酒中的毒物正是腐心草毒汁。

第三步是 “鸡二试毒(毒酒稀释)”:为确认毒酒的毒性是否会因稀释减弱,钱六将一钱毒酒与三钱普通烧春酒混合,喂给鸡二。鸡二的毒发时间稍长:一刻钟时羽毛蓬松;两刻钟时倒地抽搐;两刻半时死亡,心腹处仍有黑斑。钱六记录:“毒酒稀释后,毒发时间延长,但仍可致命,证明毒性稳定,不易被稀释减弱。”

第四步是 “鸡三对照(普通烧春酒)”:钱六将一钱普通烧春酒喂给鸡三,鸡三全程无异常,活动、鸣叫均正常,证明毒酒的毒性来自 “腐心草毒汁”,而非烧春酒本身。

第五步是 “金属检测(银片辨毒)”:元代常用银器检测毒物(银遇硫化物或砷类毒物会变黑,腐心草毒汁中含有微量硫化物),钱六取来一块洁净的银片(提前用细布擦拭干净,确保无污渍),放入装有毒酒的瓷杯中。半个时辰后,取出银片,银片表面已变为灰黑色,与放入普通烧春酒中的银片(仍为银白色)形成鲜明对比。钱六道:“银片变黑,证明毒酒中含有毒物成分,与腐心草毒汁的特性一致。”

毒酒样本核验结束后,钱六整理 “核验结果”:“毒酒成分:西域腐心草毒汁 + 烧春酒;毒性强度:强毒,一钱(约成人一口饮量)可致雏鸡死亡;毒发时间:纯毒酒约一刻半,稀释毒酒约两刻半;毒发症状:羽毛蓬松、行动迟缓、抽搐、心腹黑斑;致死性:100%,雏鸡试毒均死亡;金属检测:银片变黑,确认含毒物成分。” 他将结果与毒草残渣的核验结果对比,两者完全吻合,证明毒酒正是用腐心草毒汁炼制的,且毒性足以致命。

钱六向刘七汇报时,特意强调:“毒酒的毒发时间约一刻半到两刻半,若人饮下,在这段时间内若未及时救治,必会死亡;且毒酒外观与普通烧春酒无异,气味被酒香掩盖,极易让人误食,危险性极高。” 刘七闻言,立刻起身:“我需立刻将结果报给萧大人,让他知晓这毒酒的厉害,同时调整贺功宴的应对部署,绝不能让脱欢与也速台得逞。”

毒草残渣与毒酒样本的核验全部完成后,钱六需将 “核验过程、结果、证据” 整理成 “毒验文书”,这是元代缉事机构核验毒物的法定流程,文书需详细记录每一步操作,附上图谱比对、动物试毒记录、金属检测结果,确保结果可追溯、可验证,同时为后续的抓捕与定罪提供合法依据。

第一步是 “整理核验过程”:钱六在 “毒验文书” 中详细记录 “样本接收时间(冬月初一巳时)、核验人员(钱六)、核验步骤(初检→毒草残渣核验→毒酒样本核验)、使用工具(放大镜、白瓷盘、银片、试毒动物)”,每一步都标注具体时间与操作细节,如 “冬月初一巳时三刻,用放大镜观察毒草残渣,见锯齿状边缘,与西域草药图谱腐心草页比对,特征一致”,确保过程清晰可查。

第二步是 “汇总核验结果”:文书中专门列出 “核验结果表”,分 “毒草残渣” 与 “毒酒样本” 两类,每类包含 “种类、毒性强度、毒发时间、毒发症状、致死性、检测方法” 六项内容 —— 毒草残渣:西域腐心草,强毒,少量约一个时辰半致死,症状为抽搐、心腹黑斑,100% 致死,图谱比对 + 动物试毒;毒酒样本:腐心草毒汁 + 烧春酒,强毒,一钱约一刻半致死,症状同残渣,100% 致死,动物试毒 + 银片检测。结果表清晰明了,便于快速查阅。

第三步是 “附证据材料”:钱六将 “毒草残渣油纸、毒酒瓷瓶、银片(变黑的与未变黑的各一块)、动物试毒尸体照片(元代用炭笔绘制的简图)、西域草药图谱复印件” 作为附件,附在文书后,每一份附件都标注 “编号、来源、用途”,如 “附件一:油纸,内藏毒草残渣,来源陈九,用途图谱比对与动物试毒”,确保证据与核验过程一一对应。

第四步是 “签字确认”:钱六在文书末尾签字,注明 “核验人:钱六,核验日期:至元四十八年冬月初一戌时”;刘七作为白虎堂统领,需在文书上签署 “审核意见”:“核验过程规范,结果准确,确认毒草残渣与毒酒样本均含剧毒,可致命,同意上报枢密院萧虎大人”,并加盖白虎堂的 “缉事印”(白虎堂专用印章,用于文书备案)。

第五步是 “文书备案与抄送”:钱六将 “毒验文书” 一式三份,一份留白虎堂存档(放入 “毒物核验档案库”,编号 “毒验字第 048 号”),一份送枢密院(报萧虎),一份送禁军缉捕司(用于后续抓捕脱欢党羽时的定罪依据)。备案时,需在 “档案登记册” 上记录文书编号、核验内容、抄送单位,确保文书流转可追溯,若后续需要调取,可快速找到。

“毒验文书” 的完成,标志着白虎堂对毒草残渣与毒酒样本的核验正式结束 —— 这份文书不仅确认了 “脱欢党羽炼制剧毒毒物” 的事实,也为萧虎制定应对策略、禁军实施抓捕提供了合法且有力的证据。刘七拿着文书,对下属道:“有了这份文书,咱们的行动就有了依据,明日贺功宴,定要让脱欢与也速台的阴谋败露。”

刘七拿到 “毒验文书” 后,第一时间前往枢密院,将核验结果上报萧虎 —— 确认毒酒剧毒可致命后,萧虎立刻召开 “应对部署会”,调整之前的计划,加强贺功宴的布防,同时安排禁军突袭也速台旧宅地窖,缴获剩余毒酒与工具,确保 “人赃并获”。

刘七在枢密院偏厅见到萧虎,递上 “毒验文书” 与样本附件(变黑的银片、毒草残渣油纸),道:“萧大人,经核验,毒草是西域腐心草,毒酒用其毒汁炼制,一钱即可致命,毒发时间约一刻半,外观与普通酒无异,极易误食。” 萧虎翻看文书,查看银片与残渣,面色凝重,立刻下令:“传我命令,召禁军统领、驿馆总管、白虎堂分析组即刻来枢密院,召开紧急会议。”

会议上,萧虎制定三项调整措施:一是 “替换酒壶”—— 让白虎堂眼线提前潜入驿馆,将也速台准备的双层毒酒壶换成 “普通酒壶”(壶内装普通烧春酒),若也速台现场换毒酒,可当场抓现行;二是 “加强护卫”—— 增加四名贴身护卫,伪装成宾客,坐在聚贤厅两侧,紧盯也速台的动向,若其有异常动作,立刻上前控制;三是 “准备解毒药”—— 让太医院提前准备 “甘草水”(元代常用的解毒草药,对腐心草毒有一定缓解作用),放在驿馆内的隐蔽处,若有人误食毒酒,可及时救治。

萧虎命令禁军统领 “在贺功宴献酒环节同时,派三十名禁军突袭也速台旧宅地窖”,由白虎堂行动组带路(根据陈九提供的地窖位置),目标是 “缴获剩余毒酒与炼制工具,抓捕帖木格等党羽”,确保断了脱欢党羽的毒物来源,同时获取更多定罪证据。禁军统领领命后,立刻去安排人手,确定突袭路线与时间。

萧虎还特别叮嘱刘七:“陈九已获取关键证据,身份随时可能暴露,需在贺功宴前安排他撤离中都。” 刘七道:“已安排好,初三辰时,让陈九以‘买乌兹钢’为由,从南城城门离开,城外有白虎堂人员接应,确保他安全返回。” 萧虎点头:“务必保证他的安全,此次能获取样本,他功不可没。”

会议结束后,萧虎亲自前往北城驿馆,检查布防情况 —— 查看护卫的站位、解毒药的存放、酒壶的替换准备,确保每一项措施都落实到位;同时去也速台旧宅附近,确认禁军的突袭准备,查看地窖入口的标记是否清晰。检查时,他对刘七道:“明日是关键,容不得半点差错,咱们必须确保贺功宴安全,同时将脱欢与也速台的党羽一网打尽,绝不能让他们再有机会危害朝廷。”

此时,距离贺功宴仅剩一日,中都的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息 —— 脱欢与也速台还在做最后的行刺准备,却不知他们的剧毒阴谋已被白虎堂识破,证据确凿;萧虎与刘七则已布下天罗地网,只待初三午时,在贺功宴上揭露这场毒杀阴谋,将叛党余孽绳之以法。而陈九,这位深入虎穴的卧底,也即将完成使命,安全撤离中都,他带回的毒草残渣与毒酒样本,成为了粉碎这场阴谋的关键证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