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89章 余孽尽除(1 / 2)

加入书签

1089 章:余孽尽除(至元四十八年冬月初四白虎堂肃清脱欢余党)

中都大牢的铁门在寒风中发出 “吱呀” 声响。刘七(白虎堂统领)身着玄色锦袍,手持一盏油灯,缓步走进重刑犯牢房 —— 脱欢蜷缩在稻草堆上,面色因昨日的毒酒仍显苍白,见刘七进来,眼中闪过一丝恐惧,却仍强撑着别过脸,不肯对视。

“脱欢,昨日你已尝过腐心草的滋味,今日若再隐瞒余党下落,便不是毒酒那么简单了。” 刘七将油灯放在牢房的石桌上,灯光映出他手中的 “供词纸”—— 纸上已画好余党据点的草图,只差脱欢的签字画押。脱欢喉结滚动,目光落在石桌一角的 “察合台铜牌碎片” 上 —— 那是昨日从他怀中搜出的,此刻成了戳破他侥幸的利器。

“你以为你的余党能藏多久?” 刘七拿起铜牌碎片,轻轻放在脱欢面前,“西域商栈的巴图、废弃毡坊的帖木格、也速台旧宅的那五名护卫,我们已盯上他们多日,今日问你,只是给你一个‘减罪’的机会。” 脱欢身体一颤,终于抬起头,眼中的倔强逐渐被绝望取代 —— 他知道,白虎堂早已掌握线索,自己的抵抗不过是徒劳。

半个时辰后,刘七走出牢房,手中的供词纸上已多了脱欢歪歪扭扭的画押。天刚蒙蒙亮,白虎堂的暗卫们已在院中集结,手中的缉捕文书上,五十个余党的姓名、据点、罪行清晰列明,一场覆盖中都全域的肃清行动,即将拉开序幕。

脱欢的招认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白虎堂通过 “证据施压、心理突破、细节核验” 三步达成 —— 既确保供词真实可信,又避免因刑讯逼供导致供词失真,符合元代 “勘狱需凭实证,不尚刑讯” 的司法原则。

第一步是 “证据施压”。刘七在审问前,先让暗卫将 “三样证物” 摆在脱欢面前:一是从也速台旧宅地窖缴获的 “腐心草干叶”,与脱欢炼制毒酒的原料一致;二是从西域杂货铺搜出的 “联络信件”,上面有脱欢与余党的暗号笔迹;三是巴图被擒后招供的 “余党名单”(仅列了十人,故意留有余地)。“这些证据已足够定你的罪,” 刘七道,“若你能供出其余余党,我可向萧大人求情,免你族人连坐。” 脱欢看着证物,脸色愈发苍白,抵抗的决心开始松动。

第二步是 “心理突破”。刘七深知脱欢最在意的是 “察合台系的残余血脉”,便特意提及:“昨日我们已查到你在南城有个私生子,若你顽抗,他便会被划入‘叛党亲属’,流放漠北苦寒之地。” 这句话戳中了脱欢的软肋 —— 他虽为叛党,却极疼惜这个从未公开的孩子。脱欢猛地抬头,眼中满是哀求:“你们别碰他!我招!我什么都招!”

第三步是 “细节核验”。脱欢招供时,刘七让分析组的钱六在旁记录,每提及一个余党,便追问 “姓名、籍贯、据点位置、日常装扮、联络暗号” 五项细节 —— 比如说到 “帖木格”,脱欢道:“他是察合台系旧部,住废弃毡坊,常穿褐色短打,联络时会说‘西域布帛可换酒’。” 钱六立刻对照之前的眼线监控记录,确认 “废弃毡坊确有一名穿褐色短打的可疑人员,且曾与巴图接头”,细节吻合,才记录在供词上。

为确保供词无遗漏,刘七还采用 “反向提问”:“除了西域商栈、废弃毡坊、也速台旧宅,你还有哪些据点?” 脱欢犹豫片刻,道:“北城还有个‘马市客栈’,有三名余党负责传递消息。” 钱六立刻在地图上标记 “马市客栈”,并让暗卫去核实 —— 半个时辰后,暗卫回报 “客栈内确有三名符合描述的人员,且与脱欢有书信往来”,进一步印证供词的真实性。

最终形成的供词,详细列明了五十名余党的 “姓名、据点、罪行、联络方式”,并附有脱欢的画押与指印。刘七拿着供词,对钱六道:“这供词是肃清行动的关键,你立刻整理成‘缉捕文书’,分发给各抓捕小组,确保每人都清楚目标细节。”

白虎堂拿到脱欢的供词后,分析组用一个时辰完成 “情报整理与缉捕文书制定”—— 这是确保肃清行动有序开展的核心,需将零散的供词信息转化为 “可执行的缉捕方案”,并按据点、罪行轻重分组,便于暗卫精准行动。

首先是 “余党分类”。钱六按 “罪行轻重” 将五十名余党分为三类:“核心党羽”(十人,参与毒酒炼制、联络谋划,如帖木格、马市客栈的三名信使)、“外围党羽”(三十人,负责搬运物资、望风,如西域商栈的伙计、废弃毡坊的守卫)、“胁从党羽”(十人,被胁迫参与,未直接参与谋刺,如也速台旧宅的杂役)。分类结果标注在缉捕文书上,便于后续处置时按类定罪。

其次是 “据点标注”。分析组将供词中提及的 “五处据点”(西域商栈、废弃毡坊、也速台旧宅、马市客栈、南城杂货铺)标注在中都地图上,每个据点旁注明 “余党人数、负责人、防御情况”—— 比如西域商栈旁写着 “核心党羽 2 人,外围党羽 5 人,后门有守卫,内有弯刀若干”;废弃毡坊旁写着 “核心党羽 3 人,外围党羽 10 人,毡坊内有暗阁,藏有联络信件”。地图复印多份,每个抓捕小组各持一份。

然后是 “缉捕文书制定”。文书分为 “总纲” 与 “分册”:总纲列明行动时间(冬月初四辰时)、总指挥(刘七)、各组负责人、行动纪律(“不扰民、不滥捕、凭文书缉拿”);分册为每个小组的专属任务,包括 “目标姓名、据点位置、抓捕方式、注意事项”。比如第一组(负责西域商栈)的分册上写着 “目标:巴图(核心)、阿力(外围),方式:辰时突袭,后门封堵,前门主攻,注意巴图腰间有短刀”。

接着是 “小组划分”。白虎堂共派出十组暗卫,每组五人,由经验丰富的暗卫头目带队:第一组由周七统领,负责西域商栈;第二组由张九统领,负责废弃毡坊;第三组由李三统领,负责也速台旧宅;第四组由王五统领,负责马市客栈;第五至十组负责南城杂货铺及其他零散据点。每组配备 “缉捕文书、绳索、镣铐、短刃、号角”(用于紧急联络),确保装备齐全。

最后是 “战前交底”。刘七在辰时前召集各组头目,逐一核对文书细节:“周七,西域商栈的后门守卫需提前控制,避免余党逃脱;张九,废弃毡坊的暗阁要仔细搜查,务必找到联络信件;李三,也速台旧宅的胁从党羽若主动投降,可从轻处置。” 头目们逐一确认任务,确保无遗漏后,便带领小组前往各自据点,行动正式开始。

周七带领的第一组负责肃清西域商栈的七名余党 —— 这处据点是脱欢的 “物资中转站”,核心党羽巴图(此前被押解时逃脱,后藏回商栈)在此指挥,外围党羽负责搬运毒酒原料,防御相对严密,需 “突袭与封堵结合”,避免余党逃脱或反抗伤人。

辰时一刻,周七组抵达西域商栈附近。商栈门口挂着 “西域布帛” 的幌子,门内传来伙计整理货物的声响。周七让两名暗卫绕到商栈后门(按供词,后门是余党的逃生通道),用 “铁钩” 锁住后门,防止有人从后门逃脱;另外两名暗卫伪装成 “买布的商贩”,站在商栈门口,观察门内动静;周七则手持缉捕文书,准备正面突袭。

“掌柜的,买十匹西域麻布!” 伪装商贩的暗卫高声喊道,吸引门内伙计的注意。伙计刚探出头,周七便率暗卫冲入商栈,口中大喝:“白虎堂缉捕叛党,反抗者格杀勿论!” 门内的两名外围党羽见状,慌忙去拔腰间的短刀,却被周七组的暗卫抢先一步 —— 一名暗卫用 “长杆” 将短刀挑飞,另一名暗卫上前用绳索将其捆住,动作干净利落。

商栈内间的巴图听到动静,立刻从床底抽出一把弯刀,试图从后门逃脱,却发现后门被锁,只能转身与暗卫对抗。周七迎上前,手中的短刃与巴图的弯刀碰撞,发出 “叮” 的脆响。巴图虽勇猛,却不敌周七的 “控刀术”—— 周七故意卖个破绽,诱巴图砍来,再侧身避开,同时用脚绊倒巴图,弯刀脱手,暗卫们立刻上前将其捆住。

“巴图,脱欢已招供,你还想抵抗?” 周七将缉捕文书递到巴图面前,上面清晰写着他的罪行。巴图看着文书,脸色惨白,不再挣扎,只是低声道:“我认了。” 暗卫们随后在商栈的 “布堆下” 搜出五坛未搬运的腐心草干叶,以及一封未寄出的联络信(写给马市客栈的信使),这些都作为后续定罪的证据。

抓捕结束后,周七让暗卫将七名余党分两组押解 —— 核心党羽巴图单独用镣铐锁住,外围党羽用绳索捆绑,避免他们途中交流串供。离开前,周七还特意对商栈的普通伙计(未参与叛党的)道:“你们只需配合调查,与叛党无关,无需惊慌。” 这一举措既安抚了无辜者,也避免引起周边商户的恐慌,符合行动纪律。

张九带领的第二组负责肃清废弃毡坊的十三名余党 —— 这处据点是脱欢的 “联络中心”,余党多为察合台系旧部,警惕性高,且毡坊内有暗阁藏有重要信件,需 “全面搜捕与细致探查结合”,确保无余党漏网、无证据遗漏。

辰时三刻,张九组抵达废弃毡坊。毡坊位于中都北郊,四周杂草丛生,只有一扇正门,窗户被木板封住,看起来早已废弃。张九先让两名暗卫绕到毡坊后方,观察是否有隐蔽出口;另外两名暗卫在毡坊周围的 “断墙后” 埋伏,防止余党翻墙逃脱;张九则手持 “破门锤”,准备砸开正门。

“里面的人听着,白虎堂缉捕叛党,放下武器投降,可从轻处置!” 张九高声喊道,毡坊内却无回应,只有隐约的脚步声。张九不再等待,挥起破门锤,砸向正门的木锁,“哐当” 一声,木门被砸开,暗卫们立刻冲入,手中的短刃对准屋内。

屋内的十三名余党已拿起弯刀、木棍,分成两组抵抗 —— 一组在前门阻拦,一组向后门(暗门)移动。张九立刻下令:“一组拦前门,二组堵后门!” 暗卫们迅速行动,与余党展开搏斗。张九对付的是余党头目帖木格 —— 帖木格手持两把短刀,招式凶猛,张九却不与他硬拼,而是用 “躲闪术” 消耗他的体力,待帖木格气喘吁吁时,再用短刃架住他的脖子,迫使他投降。

与此同时,暗卫们在毡坊的 “西北角落” 发现了一处 “暗阁”—— 暗阁隐藏在毡毯后方,需拉动 “毡毯下的木栓” 才能打开。张九让暗卫小心打开暗阁,里面藏有三箱物品:一箱是察合台系的铜牌(用于识别身份),一箱是联络信件(涉及与草原旧部的沟通),一箱是账本(记录毒酒原料的购买与分配)。这些物品被小心收好,作为核心证据。

搜捕过程中,一名外围党羽试图从 “屋顶的破洞” 逃脱,却被埋伏在断墙后的暗卫发现 —— 暗卫用 “网兜” 将其套住,拉回地面,成功抓获。半个时辰后,十三名余党全部被制服,无一人漏网。张九让暗卫将余党按 “核心、外围” 分开押解,同时让专人携带暗阁中的证据,确保途中不损坏。

离开前,张九还特意检查了毡坊的每一个角落 —— 掀开所有毡毯,查看每一处木板,确认无隐藏的余党或证据。“这处据点是关键,绝不能留下任何隐患。” 张九对暗卫们道,随后带领队伍押解余党离开,前往大牢汇合。

王五带领的第四组负责肃清马市客栈的三名余党 —— 这处据点是脱欢的 “消息传递站”,余党均为 “信使”,负责将中都的情报传递给草原旧部,行动隐蔽,需 “智取而非强攻”,避免打草惊蛇,确保截获未送出的情报。

辰时五刻,王五组抵达马市客栈。客栈位于中都北城的马市旁,往来商贩众多,若强行突袭,容易引起混乱。王五决定让两名暗卫伪装成 “草原商贩”,以 “住店” 为由进入客栈,摸清余党的位置;另外两名暗卫在客栈门口与马市旁埋伏,防止信使逃脱;王五则在客栈对面的茶铺观察,随时准备接应。

“掌柜的,来两间上房,再备些酒菜。” 伪装商贩的暗卫走进客栈,客栈掌柜(余党之一,化名 “老周”)热情迎接,却在转身时悄悄对伙计(另一名余党,化名 “阿福”)使了个眼色 —— 阿福立刻上楼,似在传递消息。暗卫假装未察觉,跟着老周上楼,目光却扫过二楼的房间,发现最里面的房间门紧闭,隐约有纸张翻动的声音。

“我们想找个朋友,名叫‘帖木格’,听说他在这儿住过?” 暗卫故意提及帖木格(已被张九组抓获),老周脸色微变,道:“没听过这个人,你们是不是找错地方了?” 就在此时,三楼的信使(余党头目,化名 “哈达”)拿着一个布包走下楼,似要外出送信。王五在茶铺看到这一幕,立刻用 “号角” 发出信号 —— 埋伏的暗卫立刻上前,堵住客栈门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