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12章 学院今年12位学员(1 / 2)

加入书签

第三百一十二章 学院今年12位学员

2021年1月1日下午3点,唐·本杰明的私人飞机缓缓降落在波士顿洛根国际机场。舷窗外,剑桥市的轮廓在冬日的阳光下若隐若现,成片的红砖建筑与常青藤覆盖的围墙,透着百年学府特有的厚重与典雅。杰森早已提前抵达,将三辆黑色林肯轿车停在机场VIP停车场,车身干净得没有一丝尘埃,司机们穿着统一的黑色西装,笔直地站在车旁等候。

唐·本杰明走下飞机,凛冽的寒风带着一丝雪后的松木香气扑面而来,他紧了紧深灰色大衣的领口,朝着轿车走去。“先去哈佛商学院,找AMP课程的主持院长戴维·威尔逊。”他对杰森说道,语气里带着一丝期待——戴维·威尔逊不仅是哈佛商学院的终身教授,更是全球知名的战略管理专家,曾为微软、IBM等跨国巨头制定过发展战略,手里握着的人脉资源,足以影响整个商界的格局。他培养出的学生遍布华尔街投行、硅谷科技公司与各国政要团队,甚至有三位学生后来成为了世界500强企业的CEO,在全球商业教育领域有着极高的声望。

轿车沿着查尔斯河行驶,二十分钟后,抵达哈佛商学院校区。不同于其他学院的古典建筑,商学院的教学楼采用了现代与传统结合的设计,玻璃幕墙倒映着蓝天,红砖外墙又保留着哈佛的历史韵味。唐·本杰明在行政助理的引导下,走进戴维·威尔逊的办公室。

办公室不大,却布置得极具格调——书架上摆满了各类管理学着作,不少书的扉页上有作者的亲笔签名,其中一本《战略管理:全球化视角》的封面上,还印着戴维·威尔逊自己的名字;墙上挂着几幅油画,其中一幅是哈佛商学院1950年的老照片,照片里的学生正围着教授激烈讨论;办公桌后,一位头发花白、戴着金边眼镜的老人正低头看着文件,他就是戴维·威尔逊,尽管已年过六旬,眼神却依旧锐利,透着学者特有的严谨与睿智。

“唐·本杰明先生,欢迎来到哈佛。”戴维·威尔逊抬起头,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起身与唐·本杰明握手。他的手掌宽厚而温暖,握力适中,带着长者特有的亲和力。“我看过你的资料,贞观集团在你的带领下,短短时间就布局了饮料、安保、金融多个领域,从利比里亚港口项目到‘活力’饮料研发,每一步都走得很扎实,年轻人,很有魄力。”

唐·本杰明笑着点头,在戴维·威尔逊对面的沙发上坐下:“院长过奖了,我只是运气好而已。这次来参加AMP课程,主要是想向您和各位前辈学习战略布局与风险管控的经验,也希望能为哈佛商学院的发展尽一份力。”

“哦?”戴维·威尔逊挑了挑眉,饶有兴致地看着他,“你想怎么出力?”

“我了解到,AMP课程的学员大多是从全球各地赶来,哈佛暂时没有安排接机服务。”唐·本杰明说道,语气诚恳,“我在波士顿准备了几辆接送车,这两天可以负责迎接各位学员,既方便大家省去奔波的麻烦,也能让大家刚到剑桥就感受到一份暖意。另外,等课程结束后,我愿意为哈佛商学院的学生提供实习机会,贞观集团的金融投资部、供应链管理部和海外项目部等等之类的,都可以接收优秀的毕业生,让他们在实战中积累经验。”

戴维·威尔逊听完,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拍了拍桌子:“好!好一个唐·本杰明!我原本还担心你年轻气盛,在一群资深管理者中会显得局促,现在看来,你不仅有商业眼光,还懂分寸、会做事!接机的事,就交给你了!至于实习机会,我代表商学院先谢谢你——现在很多学生更愿意去新兴企业,因为能接触到更全面的业务,你的这个提议,正好满足了他们的需求。”

两人又聊了半个多小时,从AMP课程的核心模块(全球战略、组织变革、金融创新),聊到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的复苏趋势,再到贞观集团面临的国际化挑战。戴维·威尔逊时不时提出一些尖锐的问题,比如“‘活力’饮料如何在可口可乐、百事的挤压下打开欧美市场”“止水安保的跨国业务如何应对不同国家的法律差异”,唐·本杰明都从容应对,既展现了对业务细节的熟悉,也坦诚表达了对未知风险的敬畏,这种“不骄不躁”的态度,让戴维·威尔逊越发欣赏。

临走时,戴维·威尔逊递给唐·本杰明一张烫金名片:“这是我的私人电话,在剑桥有任何问题,无论是课程疑问还是生活需求,随时给我打电话。另外,我已经让课程联络人把学员的抵达时间和航班信息发给你了,你留意查收。”

唐·本杰明接过名片,小心地放进钱包:“谢谢院长,我一定不会辜负您的信任。”

离开商学院后,唐·本杰明回到车上,打开联络人发来的学员信息表。表格里详细记录了11位学员的姓名、身份、航班号和抵达时间:摩根大通的迈克尔1月2日上午9点到,壳牌的范伯登1月2日下午2点到,菲亚特的约翰1月2日下午4点到,新加坡主权基金的黄国松1月3日上午10点到,前英国首相顾问戴维1月2日晚上7点到,美国参议院幕僚长托马斯1月3日中午12点到,剩下的5位学员——德国西门子集团的全球CTO马库斯、日本三菱商事的副会长佐藤、沙特阿美石油的高管卡里姆、法国欧莱雅集团的继承人索菲亚、加拿大枫叶银行的CEO罗伯特,也会在1月2日到3日之间陆续抵达。

“杰森,安排三辆车轮流去机场,每辆车配两个司机,一个负责开车,一个负责帮学员拿行李、搬运行李箱。”唐·本杰明说道,“另外,在每辆车上准备好热咖啡、生姜茶和加厚毛毯,波士顿的冬天风大,别让学员刚下飞机就着凉。对了,再备一些常用的晕车药和降压药,以防有学员需要。”

“好的,唐先生。”杰森立刻拿出手机,逐条落实安排。

1月2日上午8点,唐·本杰明亲自来到洛根国际机场。他没有穿平日里的定制西装,而是换上了一件黑色长款羽绒服,内搭浅灰色高领毛衣,搭配深色牛仔裤和马丁靴,既保暖又显得亲和,少了几分商界精英的距离感。他站在机场到达大厅的出口处,手里拿着一张简约的白色牌子,上面用黑色字体写着“哈佛AMP课程接待”,眼神专注地看着每一个走出通道的人,偶尔会低头确认手机里的学员照片,避免错过。

上午9点整,一位穿着藏青色西装、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的中年男人走出通道,他手里提着一个黑色公文包,另一只手拖着银色行李箱,眼神锐利却不张扬,正是摩根大通的副董事长迈克尔。唐·本杰明立刻迎上去,笑着伸出手:“迈克尔先生,您好!我是贞观集团的唐·本杰明,负责这次AMP课程的接机服务,路上辛苦了。”

迈克尔愣了一下,显然没想到会有专人接机,他握住唐·本杰明的手,语气带着惊讶:“唐先生?你就是那个28岁创办跨国集团的年轻人?我在华尔街的酒会上听过你的名字,当时还以为是传言夸张了,没想到你真这么年轻。”

“只是运气好,赶上了行业发展的风口而已。”唐·本杰明谦虚地说道,自然地接过迈克尔的公文包,又示意司机帮忙提行李箱,“外面温度只有2度,我给您准备了热咖啡,我们先上车吧,车里开了暖气。”

两人走出机场,坐上林肯轿车。司机立刻递上一杯冒着热气的拿铁,迈克尔接过,双手捧着杯子暖了暖手,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没想到哈佛的课程还会安排这么贴心的接机服务,唐先生,你想得真周到。”

“不是哈佛安排的,是我自己主动申请的。”唐·本杰明说道,“大家从全球各地赶来,一路奔波不容易,能帮上一点忙就帮一点。迈克尔先生,您这次来波士顿,除了上课,有没有其他计划?要是需要对接当地的金融资源或者参观企业,我可以帮您联系——我认识几位波士顿联邦储备银行的高管,或许能为您提供一些便利。”

迈克尔眼睛一亮,放下咖啡杯:“哦?那我可要麻烦你了。摩根大通最近在推进‘绿色金融’业务,想跟波士顿的几家新能源企业聊聊合作,要是能有本地人脉牵线,确实能省去不少时间。”

“没问题,等课程间隙,我帮您约他们见面。”唐·本杰明爽快地答应。

接下来的一天,唐·本杰明一直在机场和哈佛商学院之间奔波。下午2点,他接到了壳牌石油的范伯登——这位荷兰籍高管穿着一件棕色羊绒大衣,说话带着淡淡的荷兰口音,提到能源行业的“碳中和”趋势时,眼神格外认真。唐·本杰明趁机聊起“活力”饮料的包装环保计划,范伯登对此很感兴趣,主动分享了壳牌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研发经验,但没有立刻提及合作,只说“后续可以再深入探讨”。

下午4点,菲亚特的约翰抵达机场。这位和唐·本杰明同龄的继承人穿着潮牌卫衣和牛仔裤,性格张扬却不傲慢,一见面就笑着说:“终于见到比我还年轻的AMP学员了!唐,我听我父亲说过你,贞观集团玩港口项目不玩运输很有远见,有空我们可以聊聊汽车产业链的物流合作——菲亚特在非洲的汽车销售,正好需要稳定的港口支持。”

唐·本杰明笑着点头:“求之不得,菲亚特的汽车制造技术全球领先,要是能合作,对我们港口业务的拓展也是助力。”

晚上7点,前英国首相顾问戴维抵达。这位英国绅士穿着一件黑色风衣,手里拿着一把格子伞,说话彬彬有礼,聊起英国脱欧后的贸易政策时,条理清晰。唐·本杰明跟他请教了欧洲市场的准入规则,菲利普耐心解答,还提到“可以帮你对接英国贸易署的官员”,但也没有进一步明确合作意向。

1月3日上午,唐·本杰明又陆续接到了新加坡的黄国松、美国的托马斯、德国的马库斯等人。每接到一位学员,他都会主动聊起对方的核心业务领域,认真倾听他们的行业见解,同时也会简要分享贞观集团的业务布局——比如跟黄国松聊金融投资时,提到贞观集团在东南亚的资金配置;跟马库斯聊科技研发时,说起“活力”饮料的智能生产线。这些平日里高高在上的大佬,见唐·本杰明既没有年轻人的浮躁,又懂得“倾听大于表达”,对他的好感度都大幅提升,不少人主动交换了私人联系方式,约定“课程间隙再细聊”,但都默契地没有提及具体合作。

下午3点,所有学员都已抵达哈佛商学院。行政助理带着大家去挑选住宿的别墅——这些独栋小别墅位于商学院附近的居民区,每栋别墅都有三层,带一个小花园,内部装修豪华,家电家具一应俱全,不仅有独立厨房和书房,还配备了智能家居系统。按照规定,学员可以按照抵达顺序挑选别墅,先到的人可以选位置好、门牌号吉利的别墅(比如靠近小区中心、门牌号带“8”“6”的)。

唐·本杰明是最先到的,却没有选位于小区中心、视野最好的“8号别墅”,而是选了最靠边、靠近树林的“12号别墅”。迈克尔看到后,好奇地问:“唐,你怎么选了这栋?8号别墅出门就是公交站,去商学院只要5分钟,12号至少要走10分钟,而且环境也更安静。”

唐·本杰明笑着解释:“大家都是来学习的,住宿只是休息的地方,没必要在位置上争先后。12号别墅靠近树林,晚上更安静,适合看书和梳理课程笔记。而且,把方便的位置留给前辈们,是应该的。”

他的话让周围的学员都露出了赞赏的眼神。范伯登拍了拍他的肩膀:“唐,你这年轻人,懂谦逊,这份心态很难得,以后肯定大有作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