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简单陪伴五个女人,两周的课程(1 / 2)
第三百一十九章 简单陪伴五个女人,两周的课程
2021年1月15日至1月17日,唐·本杰明在洛杉矶度过了三天难得的闲暇时光。没有密集的会议,没有紧急的工作,他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到陪伴身边的五个女人身上,力求“雨露均沾”,不让任何人感到被冷落。
15日上午,他约了米歇尔在马里布的海边咖啡馆见面。米歇尔穿着简单的白色针织衫和牛仔裤,头发随意地扎在脑后,手里拿着一个平板电脑,两人聊着工作,也聊着生活,米歇尔说起她最近看的一本科技书籍,唐·本杰明耐心倾听,偶尔发表自己的见解,阳光透过咖啡馆的玻璃窗洒在两人身上,温暖而惬意。
下午,唐·本杰明去了诺亚莉莉的学校。诺亚莉莉穿着一身剪裁精致的非常可爱充满草莓味。“唐,艾米丽·琼斯做得还不错吧。”诺亚莉莉向唐·本杰明问道,语气里带着赞赏。唐·本杰明,满意地点点头:“确实很不错,就是你找的这个人名字是不是故意的我就不得而知了。”随后两人还聊起了中东油田的安保问题,诺亚莉莉表示会利用家族的人脉,为卡特的安保团队提供当地的政治动态信息,确保项目安全。
16日,唐·本杰明陪伴艾米丽参加了一场家里安排的宴会。艾米丽穿着一身红色晚礼服,挽着唐·本杰明的手臂,穿梭在布朗家成员之间。宴会结束后,艾米丽靠在唐·本杰明的肩上,轻声说:“有你在身边,感觉做什么都更有底气了。”唐·本杰明握紧她的手,在她额头印下一个吻:“以后我会多陪你参加家里这些活动。”
16日下午,唐·本杰明见了凯瑟琳。凯瑟琳,性格温婉恬静。两人在她的房里待了一下午。凯瑟琳看着唐·本杰明,眼神里满是柔情。唐·本杰明静静地听着,心里充满了感动,他从怀里拿出一条项链,为凯瑟琳戴上:“谢谢你,凯瑟琳。这条项链代表我的心意,希望你喜欢。”
晚上,他陪伴安娜去了洛杉矶的艺术博物馆。安娜是一位好莱坞模特与演员,现在每天都在忙碌。她为唐·本杰明讲解每一天上班历程,唐·本杰明听得津津有味,偶尔提出自己的疑问,两人交流得十分投机。唐·本杰明看着电影里面鲜艳的玫瑰花,笑着说:“希望贞观集团能像它一样,永远充满活力。”
三天的陪伴时光转瞬即逝,1月17日清晨,唐·本杰明在整理行李时,看到了安德烈发来的黑火集团月度报告。黑火集团是他秘密控制的一家“灰色地带”企业,主要从事能源等业务,成立来发展迅速,已经在美洲多个城市建立了分支,为贞观集团提供了不少“便利”。唐·本杰明快速浏览了报告,发现黑火集团的营收环比增长了25%,业务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但他并没有过多关注,目前贞观集团的核心业务才是他的重点,黑火集团只要保持稳定运营,继续提供支持即可。
1月17日下午,唐·本杰明的银色G700私人飞机降落在波士顿洛根国际机场。艾拉早已在机场等候,手里拿着一份整理好的“领导力与组织动员”课程资料,脸上带着亲切的笑容:“唐先生,欢迎回来!这是接下来两周课程的核心议题和授课教授介绍,您可以先了解一下。”
唐·本杰明接过资料,快速扫了一眼,发现领导力课程由两位教授主讲——一位是哈佛商学院组织行为学权威肯尼斯·布兰查德教授,曾提出“情境领导力理论”,着有《一分钟经理人》一书,在全球管理界极具影响力;另一位是朱莉·科恩教授,专注于组织变革与企业文化研究,曾为苹果、谷歌等科技巨头提供企业文化咨询服务。
1月18日上午9点,领导力课程正式开始。肯尼斯·布兰查德教授穿着一身浅蓝色西装,精神矍铄地走上讲台,手里拿着一个红色的笔记本:“各位,今天我们要探讨的是Ap课程的重中之重——领导力。很多人认为,领导力是‘指挥别人做事的能力’,但在我看来,真正的领导力是‘激发别人主动做事的能力’,而激发别人的核心,就是塑造强大的组织文化和价值观。”
他切换ppt,屏幕上出现了谷歌的企业文化案例:“谷歌的‘不作恶’(don't be evil)价值观,大家都很熟悉。但你们知道吗?这个价值观不是挂在墙上的口号,而是融入了谷歌的每一个决策和每一个流程。比如,谷歌在选择合作伙伴时,会优先考虑那些符合‘不作恶’原则的企业;在员工考核时,不仅关注业绩,还会评估员工的行为是否符合企业文化。正是这种‘价值观驱动’的文化,让谷歌吸引了全球最优秀的人才,也让员工愿意为企业的目标全力以赴。”
唐·本杰明想起了贞观集团的企业文化——“合规、稳健、创新、共赢”,但他突然意识到,这些价值观目前还只是停留在高管层面,基层员工对其理解并不深刻,更没有融入到日常工作中。比如“共赢”价值观,在与供应商合作时,偶尔会为了降低成本而挤压供应商的利润空间,这显然与“共赢”相悖。
“企业文化不是‘喊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肯尼斯·布兰查德教授的声音打断了唐·本杰明的思绪,“塑造组织文化,需要做到三点:第一,领导者以身作则,自己先践行价值观;第二,将价值观融入制度设计,比如招聘、考核、激励制度,让践行价值观的员工得到回报;第三,通过故事和仪式,传递价值观,让员工产生情感共鸣。”
他以星巴克为例:“星巴克的‘第三空间’价值观,强调‘让顾客感受到家的温暖’。为了践行这个价值观,星巴克的cEo舒尔茨会经常去门店做兼职,亲自为顾客冲咖啡,倾听顾客的需求;在招聘员工时,会优先选择‘有亲和力、善于沟通’的人;每月还会举办‘顾客故事分享会’,让员工分享与顾客之间的温暖故事。通过这些方式,‘第三空间’的价值观深入人心,也让星巴克成为了全球最受欢迎的咖啡品牌。”
课程互动环节,肯尼斯·布兰查德教授点名让唐·本杰明分享:“唐先生,贞观集团作为一家快速发展的新兴企业,你认为在塑造企业文化时,最大的挑战是什么?你是如何应对的?”
唐·本杰明站起身,坦诚地回答:“教授,我认为最大的挑战是‘价值观的落地’。贞观集团提出了‘合规、稳健、创新、共赢’的价值观,但目前还停留在高管层面,基层员工的认知度和践行度都不够。比如‘合规’价值观,虽然我们制定了严格的合规制度,但在实际工作中,还是有员工为了追求业绩而打‘擦边球’。”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听了您的课程,我意识到,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我要以身作则,在所有决策中坚守价值观;其次,要将价值观融入考核体系,比如在员工KpI中加入‘合规得分’,如果合规得分不达标,即使业绩再好,也不能获得晋升和奖金;最后,要通过内部培训和案例分享,让员工理解价值观的重要性,比如分享‘因为合规操作而避免重大风险’的正面案例,以及‘因为违规操作而导致损失’的反面案例,让价值观深入人心。”
肯尼斯·布兰查德教授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很好,唐先生的思考很深入。记住,企业文化的塑造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领导者长期坚持和持续投入。但一旦形成强大的企业文化,它将成为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让企业在面临挑战时能够凝聚人心、共渡难关。”
下午的课程由朱莉·科恩教授主讲,主题是“领导变革,克服组织惰性”。朱莉教授穿着一身黑色连衣裙,语气坚定有力:“各位,在动态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企业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但很多企业在推进变革时,都会遇到强大的组织惰性——员工习惯了原有的工作方式,不愿意接受新的挑战;管理层担心变革会影响短期业绩,对变革持观望态度。而优秀的领导者,必须具备‘推动变革’的能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