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定地下规矩(1 / 2)
第三百二十三章 定地下规矩
2月8日清晨,洛杉矶郊外的废弃仓库周围拉起了黄色警戒线。空气中弥漫着血腥味和铁锈味,地面上的血迹已经凝固成暗红色,散落的刀具和铁棍见证了昨夜的惨烈厮杀。血手帮和黑蝎会的地盘之争,最终以血手帮惨胜告终——双方共死亡17人,受伤23人,远超预期的伤亡规模让洛杉矶警局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混乱。
威尔希尔警局的办公室里,艾米丽警司穿着一身警服,眼底布满血丝,面前的文件堆积如山。她已经连续工作了18个小时,刚处理完现场勘查报告,又接到了上级的催促电话。“艾米丽,这次的黑帮火拼影响太恶劣了,媒体已经炸开了锅,市长要求我们三天内必须拿出解决方案!”电话那头,局长的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压力。
“我明白,局长。”艾米丽揉了揉酸痛的太阳穴,声音沙哑,“现场勘查已经结束,初步判断是血手帮和黑蝎会为了争夺唐人街的地盘发生的火拼,双方使用的都是冷兵器,没有发现火器痕迹。但伤亡人数太多,我们需要时间调查取证,抓捕相关责任人。”
挂了电话,艾米丽疲惫地靠在椅背上。她知道,洛杉矶的黑帮问题由来已久,之前因为缺乏有效的管控,火拼事件屡禁不止,而这次的大规模伤亡,更是让警局陷入了舆论漩涡。就在她一筹莫展时,办公室的电话突然响起,是艾斯打来的。
“艾米丽警司,我是艾斯。”电话那头的声音低沉有力,“关于昨晚的黑帮火拼,我老板有话要我转告你。”
艾米丽精神一振:“请说。”
“我老板已经给血手帮和黑蝎会的头目发了通知,要求他们在24小时内,各自交出5名主要参与者,送到威尔希尔警局,配合你们的调查。”艾斯说道,“另外,我老板已经给洛杉矶所有黑帮放了话,定下了三条规矩:第一,在外火拼杀人后,必须向警局交人顶罪,确保明面上干净;第二,毒品交易只能在指定的三个区域进行,严禁在居民区或繁华地段散货;第三,帮派间的争斗必须在夜晚进行,仅限冷兵器,不准使用火器,若有外来者用热武器入侵地盘,才可反击。”
艾米丽愣住了——这三条规矩,简直是为警局量身定做的“善后方案”。交人顶罪能让警局快速给上级和媒体一个交代,指定散货区域和限制火拼时间、武器,能大幅降低黑帮活动对普通民众的影响。“唐……为什么要这么做?”她忍不住问道。
“老板只是希望洛杉矶有一个稳定的环境,毕竟贞观集团的员工和业务都在这里。”艾斯的语气平淡,“这些黑帮如果不守规矩,只会给我们添麻烦。另外,老板让我转告你,止水安保会协助警局监控这些黑帮的活动,确保他们遵守规矩。如果有黑帮违反规矩,我们会先一步处理,不会让他们给警局带来更多麻烦。”
挂了电话,艾米丽心里五味杂陈。她知道唐·本杰明的手段,也明白这些规矩背后的威慑力——止水安保在洛杉矶地下世界的影响力,远比警局更大。有了这些规矩,洛杉矶的黑帮问题或许能得到暂时的缓解,而她也终于能喘一口气。
当天下午,血手帮和黑蝎会的头目果然按照要求,各自交出了5名主要参与者。这些人被带到威尔希尔警局后,对火拼事件供认不讳,警局顺利完成了立案和抓捕工作,给上级和媒体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市长特意打电话表扬了艾米丽,称赞她“处理及时、手段果断”,但只有艾米丽知道,这一切都离不开唐·本杰明的暗中协调。
而洛杉矶的其他黑帮,在得知血手帮和黑蝎会的下场,以及止水安保定下的规矩后,都不敢再肆意妄为。他们纷纷表示会遵守规矩,毕竟没人愿意得罪止水安保,更没人愿意失去在洛杉矶的生存空间。一时间,洛杉矶的地下世界形成了一种奇特的秩序——黑帮活动依然存在,但变得更加隐蔽、有序,对普通民众的影响大幅降低。
艾米丽站在警局的落地窗前,看着外面平静的街道,心里对唐·本杰明充满了复杂的情感。她知道,唐·本杰明的做法有些“越界”,但不可否认,这些做法确实解决了警局长期以来难以解决的难题。“希望这种平静能持续下去。”她在心里默默说道。
2月9日清晨,唐·本杰明的银色G700私人飞机停在洛杉矶国际机场的停机坪上。他穿着一身深灰色西装,与安德烈、艾伦·帕克等核心高管一一握手告别。
“安德烈,艾伦,接下来的两个月,集团就交给你们了。”唐·本杰明的语气沉稳,“我在哈佛的课程还剩最后两周,这段时间,我只会关注集团的重大投资决策,其他的日常运营和战略执行,都由你们全权负责。”
安德烈郑重地点点头:“请老板放心,我们一定会按照之前制定的战略优化行动计划,稳步推进各项工作。新员工的入职培训已经准备就绪,3月1日就能正式启动;数字化转型的‘解冻’阶段已经完成,员工的思想动员工作很顺利,接下来就是‘变革’阶段的核心系统整合。”
艾伦·帕克补充道:“老板,资本配置决策矩阵已经初步搭建完成,我们对集团的所有项目进行了优先级排序,能源项目、港口项目和‘活力’饮料的全球推广项目被列为一级优先级,将重点投入资源;体育产业的F1项目,索菲亚已经联系了F1总部和三支车队,正在洽谈收购事宜,有了初步的意向。”
唐·本杰明对两人的工作进展很满意:“很好,你们做得很到位。记住,集团的发展要坚持‘合规、稳健’的原则,不能为了追求速度而忽视风险。尤其是能源项目和港口项目,涉及的利益相关者很多,一定要做好沟通协调工作,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麻烦。”
他话锋一转,提到了加州银行:“加州银行是我个人的产业,目前的运营情况虽然不错,但我觉得还有很大的优化空间。我对银行的利用还不够充分,它完全可以成为集团全球化布局的‘金融助推器’。艾伦,你在金融领域有丰富的经验,如果你有合适的人选推荐,我希望能找到一个专门负责管理加州银行的人才,让银行更好地为集团的业务服务,比如为集团的跨国项目提供融资支持、供应链金融服务等。”
艾伦·帕克眼睛一亮:“老板,我确实有一个合适的人选推荐。他叫罗伯特·科恩,之前在摩根大通担任全球企业银行业务负责人,有着30年的银行管理经验,擅长跨国金融业务和银行战略布局。两年前他因为个人原因退休,现在一直在洛杉矶定居,如果能邀请他出山,负责管理加州银行,一定能让银行的业务更上一层楼。”
唐·本杰明点点头:“很好,你尽快联系他,了解他的意向。如果他愿意加入,薪资待遇方面可以放宽,并且给他一定程度的‘自由’,我希望能给银行配备最顶尖的管理人才。”
“我会的,老板。”艾伦·帕克回应道。
唐·本杰明又叮嘱了几句,便转身登上了飞机。安德烈、艾伦·帕克等高管站在停机坪上,目送飞机缓缓升空,直到飞机消失在天际线,才转身离开。
飞机上,唐·本杰明打开了笔记本电脑,查看了加州银行的最新财务报告。加州银行目前的资产规模达到了上百亿美元,主要业务集中在加州地区的企业贷款和个人金融服务,跨国业务占比还不到10%。“确实有很大的优化空间。”他低声自语,“如果能让加州银行成为集团的‘内部银行’,为集团的跨国并购、海外项目提供融资支持,不仅能降低集团的融资成本,还能提升银行的盈利能力。”
他打开文档,写下了加州银行的优化方向:1. 拓展跨国金融业务,在集团有业务布局的国家和地区设立分支机构或合作网点;2. 开发针对集团业务的金融产品,如跨国项目融资、供应链金融、外汇对冲服务等;3. 加强与国际金融机构的合作,提升银行的全球影响力和资源整合能力。
写完后,他将文档发给了艾伦·帕克教授,备注道:“这是我对加州银行的初步优化思路,你可以和罗伯特·科恩沟通时参考一下,听听他的专业意见。”
做完这一切,唐·本杰明靠在座椅上,闭上眼睛休息。他知道,接下来的两周,将是哈佛Ap课程的最后阶段,也是最关键的阶段。全球化与宏观经济、驱动盈利性增长,这两门课程将为他提供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实用的工具,帮助他更好地制定贞观集团的全球战略。
2月10日上午,唐·本杰明的飞机降落在波士顿洛根国际机场。艾拉早已在机场等候,手里拿着一份整理好的“全球化与宏观经济”课程资料,脸上带着熟悉的笑容:“唐先生,欢迎回来!这是接下来两周课程的核心内容和授课教授介绍,您可以先了解一下。”
唐·本杰明接过资料,快速扫了一眼。全球化与宏观经济课程由两位教授主讲——一位是马丁·费尔德斯坦教授,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曾任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局长,在宏观经济、国际贸易政策领域有着极高的声望;另一位是丽贝卡·布兰克教授,前美国商务部副部长,擅长全球经济趋势分析和地缘政治对企业战略的影响。
“这次的课程听起来很有针对性。”唐·本杰明笑着说道,“贞观集团正在推进全球化布局,正好需要这方面的知识。”
“是啊,马丁教授和丽贝卡教授都是宏观经济领域的权威,他们的课程一定会让您受益匪浅。”艾拉回应道,“对了,唐先生,您之前让我整理的哈佛课程笔记精华,我已经补充了最新的内容,等会儿回宿舍给您。”
“辛苦你了,艾拉。”唐·本杰明说道。
当天下午,全球化与宏观经济课程正式开始。马丁·费尔德斯坦教授穿着一身灰色西装,头发花白,却精神矍铄地走上讲台,手里拿着一个厚厚的文件夹:“各位,今天我们要探讨的是,全球宏观经济力量如何影响企业战略。在全球化的时代,没有任何一家企业能独善其身——汇率的波动、利率的调整、地缘政治的冲突、贸易政策的变化,都会对企业的生产、销售、融资产生深远的影响。”
他切换ppt,屏幕上出现了一张全球汇率波动图表:“以美元兑欧元为例,2020年以来,美元兑欧元的汇率波动幅度超过了15%。对于一家美国企业来说,如果你的产品出口到欧洲,美元升值会导致你的产品在欧洲市场的价格上涨,竞争力下降;美元贬值则会让你的产品更具价格优势,但同时也会增加进口原料的成本。所以,企业的战略制定必须将汇率波动考虑在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