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乱世前夕(1 / 2)

加入书签

乱世前夕

广灵帝八年,天下大旱。

而大旱之后便是大疫。

天生神灵雨婆受天地道主之命,负责行云布雨、润泽四方,即使即使今上耽于享乐、无所作为,任由奸佞权臣把持朝政,人界逢旱也不至于民不聊生。

但几乎与此同时,九重天与地府也陷入了动乱之中。

起因就是前段时间强闯地府的两个香火神。

那两个香火神一个是广朝的开国功臣,世称奉宣候,另一个是他的好友,受今上之托在地府寻找一个早夭的皇子。

当今皇帝虽然夜夜笙歌、纵情声色,但子嗣单薄,膝下只有二子一女,别说皇子公主的生母,连皇帝本人都将这三个孩子当成眼珠子宠着护着。

可惜二皇子突然暴毙,即使皇帝下令彻查也查不出背后的原因,只能祭祀先祖上告天穹,请求神灵相助。

这种祈祷,天生神灵当然是不可能管的。

但香火神不一样,尤其是与广朝皇室有旧的香火神。

于是,便有了奉宣候与其友强闯地府一事。

这只是飘岁听到的版本,不知其中有多少添油加醋的成分,但整个事件的发展与发酵差不多就是这样的。

地道主素来铁面无私、治下严明,当即以雷霆手段整治了香火神徇私的乱象。

也许是因为地道主麾下的香火神一直以来承担了太大的压力,奉宣候一案又拔出萝卜带出泥,牵连甚广,导致积怨一朝爆发。

在以天地道主为核心的神灵体系中,香火神一直处于最低的地位,而道主创造的天生神灵则全部都占据了高位。

众多香火神联合反抗天地道主的统治,意图取得两界的控制权。

或者,在神灵高层获得一席之地。

人族漫长历史所早就的香火神没有一百也有八十,而天生神灵的数量连香火神的一半都没有达到。

但在武力冲突中,香火神多数时候都不占上风。

皇天苍茫,后土深沉,但天地道主两位的性格似乎和自己所秉持的大道不同,甚至可以说是截然相反。

地道主的脾气冷厉爆烈,直接与列缺尊者一起将反抗者镇压,但天道主一直以来都怀柔御下,此时也与另一部分香火神坐在了谈判桌的两端。

飘岁被送去了地府。

他太弱小了,弱小到没有谁知道世上还有这么一位天生神灵存在。

眼下,律法森严的地府比随时可能爆发战斗的九重天安全得多,天地道主都不希望他不该介入此事,便将其保护了起来。

还有另外一个理由。

飘岁认理不认亲,还软硬不吃,谁知道他参与其中后会做出什么事来。

即使天生神灵们都不认为自己做错了什么。

天道主与香火神拉扯许久,最终松口允许香火神参与九重天的某些决策,且能列席重大会议。

这是个很讨巧的说法。

某些决策是哪些?重大会议有多重大?

众天生神灵名为家庭聚会实则商讨朝政的情况怎么算?

但这毕竟是道主的一次让步,具有划时代意义。

天地道主分治两界,天道主肯让步,地道主未必肯。

如果说,扶摇主人是天道主的决策的坚定支持者,那么玉尘道子就是站在地道主这边,同样认为不该允许凡人出身的香火神获得更大的权力。

飘岁在地道主的命令下,在地府闭关三年。

期间,不止人界,地府也几乎乱作一团,虽然轮回转世和奈何桥还在运行,但和往日的井然有序相比还是差了太多。

九重天是暂时休战了,扶摇主人陪同天道主与香火神的代表重新修订戒律,给予香火神更大的权力。

然而执掌日月轮转的月娘娘和驮日翁,并没有过多地参与到这场斗争中来。

他们俩忙得很,根本分不出精力为天生神灵奔走。

同样公务繁忙的还有雨婆,适逢人界大旱,众多水系水域循环失调,少不得她一一检查、疏通、调整。

各地被点化的山神水神也都接到了来自地府或九重天的指令,如非万不得已,不得离开驻地。

九重天和地府分而治之,在政务上向来互不干涉,天道主让步,不代表地道主也愿意向香火神示弱。

主动舍弃了大部分助力后,地道主身边能用的只剩下列缺尊者和玉尘道子、织霞玄女姐弟。

局势陷入僵持,这一僵持就是三年之久。

地道主冰冷的瞳孔中终于出现了几分动摇。

倒不是承认香火神此举的正确,只是地府在三界中的职能比九重天重要。

天道主掌万物演化,地道主掌规则运行。

地府乃轮回之地,一直这么乱下去,对三界造成的伤害是难以估量的。

除此之外,只要地府不退,九重天那边的局势就一直紧张,就像是摆好的炸药,只要一点火星子就能爆炸。

于是,这位强势到唯我独尊的地道主还是低头了。

不过与九重天不同的是,地道主仍然没有允许香火神参与高层决策,但增加了许多基层与中层岗位,允许香火神点化人族,在通过考核后,担任这些职位。

这就是地府中鬼差与判官的由来。

飘岁是个老实人,不,老实的天生神灵,长姐叫他闭关,他就安安心心地闭了整整三年的关。

他两耳不闻窗外事,等被地道主放出来之后,才知道这段时间里三界发生了多大的改变。

人间连年大旱,又有大疫与蝗灾伴行,不知有多少人倒在了这场灾难里。

飘岁如此想,双目冰冷漠然。

此乃神灵之过。

不过他知道天地道主会处理好一切,而且眼下,他还有一个承诺未曾兑现。

他向那个名叫姬识冕的人族少年承诺过,一回吴山,便去寻他。

只是……

不知那少年是否还活着呢?

有离童相伴,应当性命无虞。

若是死了,便是自己失信于人了。

飘岁向地道主辞行,地道主正埋在公文里,忙得昏天黑地不知今夕何夕,勉强擡头听了几句,就挥挥手让他从哪儿来回哪儿去了。

神灵一袭黑衣,面容分毫未变,踏着流风落于吴山之巅。

现在下山,应该能找到姬识冕和离童吧?

神灵心念一动,便横跨数里来到山脚,凭借那一点点印象向村里找去。

他没有找到村庄。

更准确地说,他没有找到有活人生存的村庄。

荒芜和破败是飘岁的唯一印象。

当然,也没能找到姬识冕,更没有离童的踪影,也许是与家人逃难离开了这里,顺着离童神火的气息说不定能找到他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