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8章 锦江泪(叁)(1 / 2)

加入书签

第二十八章:锦江泪(叁)

part three:幽居冷眼观诗 长庆集洞穿权谋心

书接上回!

浣花溪的水,在深秋的月色下,泛着清幽的冷光,无声地流过碧鸡坊,流过吟诗楼下。那场琉璃灯碎的秋雨之后,薛涛便彻底搬离了吟诗楼,在坊内寻了一处更为清幽僻静的院落住下,在院门口悬一小匾,题着“浣花幽居”四个清瘦的字。

她换下了往日或艳丽或素雅的裙衫,终日只着一身灰布道袍,墨发用一根乌木簪松松绾起,如同洗尽了铅华,也隔绝了红尘。院中设一净室,供着三清画像,香炉中终日青烟袅袅,檀香的气息混着秋天草木的微凉,弥漫在每一个角落。

段公子并未因薛涛的避世而离去。他怀着一种少年人特有的执拗与复杂难言的情愫,也在碧鸡坊中赁了一间小屋住下。

每日晨昏,他总会寻些由头,或是送些时新瓜果,或是请教一两个无关紧要的诗文典故,叩响“浣花幽居”那扇略显斑驳的木门。

薛涛大多时候是沉默的,或是在净室诵经,或是对着窗外的修竹发呆。但她并未严词驱赶,偶尔会应门,容他在院中的石凳上小坐片刻,听他说些坊间见闻,或是蜀地风物,她自己则极少言语,只是静静地听着,目光悠远,不知落在何处。

段公子渐渐也习惯了这份近乎凝固的宁静,他不再试图引她谈论什么,只是安静地陪伴着,仿佛这无声的守候本身,就是一种慰藉和清欢。

这一日,段公子从东市书肆归来,脸颊之上带着几分难以掩饰的兴奋。他手中紧攥着一卷新刊印的诗册,封面上赫然印着“元氏长庆集”几个大字,墨迹犹新。

“薛校书!”段公子叩开门,扬起手中诗册,声音比往日清亮了几分,“您看,元拾遗的新诗集!洛阳那边刚刊印出来,快马加鞭送到蜀中的!书肆里都抢疯了!”

此刻,薛涛正坐在院中一株老梅树下,手中捻着那一串油光锃亮的乌木念珠。闻声,她捻动念珠的手指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随即又恢复了均匀的节奏。

她缓缓抬起眼,目光落在段公子手中那卷崭新的书册上。封面上那“元稹”二字,像两根冰冷的针,刺入她的眼帘。深秋的风穿过梅枝,卷起几片枯叶,也带来一丝深入骨髓的凉意。

“哦?”薛涛的声音很平静,平静得没有一丝波澜,如同浣花溪深不见底的潭水,“是么。拿来我看看。”她伸出手,宽大的灰色道袍袖口滑落一截,露出腕骨伶仃的轮廓。

段公子连忙双手奉上诗册。薛涛接过,书页还散发着新墨和纸张的清香。她并未急于翻开,指尖在那“元氏长庆集”几个字上轻轻摩挲了片刻,那触感,冰冷而陌生。然后,她才缓缓打开。

诗册印制精良,字迹清晰。她翻动书页的动作很慢,目光一行行扫过那些曾经熟悉无比、如今却恍如隔世的诗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