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8章 锦江泪(叁)(2 / 2)

加入书签

她看的,并非那些传唱天下的《莺莺传》相关艳诗,也非那些遣词造句极尽巧思的唱和之作。

她的目光,如同带着某种精准的探测功能,敏锐地捕捉着那些隐藏在华美词藻之下、不易察觉的幽微心绪。

她的手指,突然停在了一首题为《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的诗上。这是元稹写给白居易的唱和之作,通篇用典非常繁复,辞藻异常华丽。

薛涛的目光,却久久凝固在“唯羡逍遥醉,长歌避世尘”这一联上。她的唇角,极其缓慢地勾起一丝弧度,那弧度里没有温度,只有洞察一切的冷峭。

“避世尘?”她低声重复着这三个字,声音轻得像叹息,却带着千斤的重量,“好一个‘避世尘’!微之啊微之,你避的究竟是‘世尘’,还是那些会灼伤你锦绣前程的‘是非’?”她的指尖划过那行诗,仿佛要透过纸背,触摸到书写者那颗复杂而功利的灵魂。

她又翻到另一首,《放言五首》中的一句:“莫将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薛涛的眼神愈发幽深,唇边的冷笑几乎凝成了实质。

“闲事?天下兴亡,黎民疾苦,在你元拾遗眼中,原来皆是‘闲事’!好一个‘便是人间好时节’!好一个明哲保身、独善其身的处世箴言!”她的声音依旧不高,却字字如冰锥,带着洞穿肺腑的寒意。

段公子在一旁听得心惊肉跳。

他从未见过薛涛如此刻骨冰冷的神情,那平静表面下,汹涌的暗流,让他感到窒息。他看着她一页页翻过,看着她的目光在那些看似闲适放达、实则处处透露出对权力倾轧的警惕与避祸远害的诗句上流连、审视。

薛涛终于合上了诗册。她抬起头,望向净室中那尊在香烟缭绕中显得模糊不清的三清神像,目光空洞而苍凉。良久,她才开口,声音像是从极远的地方飘来,带着一种耗尽心力后的疲惫与虚无:

“我从前只道他诗情风流,字字句句皆出肺腑。如今才真正懂了……他的诗,是剑,是盾,是烟雾,唯独……不是心。他用最华美的辞藻,砌起一座最安全的堡垒。堡垒之内,是他汲汲营营的功名;堡垒之外,是他弃如敝履的真心。所谓‘醉卧花间’,不过是粉饰太平的幌子;所谓‘销魂’,销的,从来不是情魂,而是他那颗时刻算计着得失的权欲之心。”

她缓缓闭上眼,两行清泪无声地滑过苍白消瘦的脸颊,滴落在灰色的道袍上,洇开两小片深色的痕迹。那泪痕迅速被布料吸干,只留下更深的冰冷。

段公子看着她紧闭的双眼下微微颤抖的睫毛,看着她紧握着诗册、指节发白的手,只觉得一股巨大的悲凉扼住了自己的喉咙,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院中只剩下秋风卷过枯叶的沙沙声,以及净室里那单调而执着的檀香气息,固执地对抗着这深秋无边的寒意。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