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94章 开学前的宁静!一个人的“悟道”之旅(2 / 2)

加入书签

图灵的机器与香农的信息熵,在他思维中交织出关于宇宙计算极限的猜想: 可计算性的边界在哪里?是否存在图灵不可计算的宇宙现象?信息的本质是什么?它仅仅是物质排列方式的描述,还是宇宙的一种独立的基本构成要素?宇宙是否可以用有限的算法来描述和模拟?熵增原理(ΔS≥0\\delta S \\geq 0ΔS≥0),是否也意味着宇宙总信息量的某种“不可逆”的演化方向,或者说,宇宙这个“计算机”正在不断产生“无用信息”并趋向于“停机”?他将信息论的原理,与热力学第二定律、与黑洞的贝肯斯坦-霍金熵、甚至与生命的演化(生命本身就是一种高度有序的负熵结构,是信息的复杂聚合体)联系起来,试图寻找它们之间更深层次的、基于“信息”这一核心概念的统一。

哥德尔的不完备性定理与康托尔的无穷集合,在他心中引发了对数学与宇宙关系的哲学追问: 任何一个足够复杂的、包含算术的相容的形式数学系统,都存在无法在该系统内部被证明或证伪的真命题。那么,宇宙这个“物理系统”,其背后的“数学公理体系”,是否也是不完备的?是否存在人类理性永远无法通过逻辑推演触及的“宇宙真理”?科学的尽头,会是数学的尽头吗?还是说,科学本身,就是人类逼近那个可能存在的“绝对真理”的唯一有效途径,哪怕这个过程是无穷的、渐进的?而康托尔揭示的无穷集合的不同“势”,是否也暗示着宇宙中可能存在着不同层级、不同“尺度”的无穷奥秘?

这些概念,如同宇宙大爆炸初期的基本粒子,在他的意识海中高速碰撞、湮灭、创生、再重组……他感觉自己的思维,不再局限于三维空间和一维时间,而是进入了一种难以言喻的“多维思考”状态。

他感觉自己的灵魂,仿佛真的在进行一场穿越时空的旅行,与那些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先贤们,进行着一场场无声的、却又无比激烈的“思想对话”。

他与牛顿并肩坐在剑桥大学的苹果树下,探讨着引力平方反比定律的普适性,以及牛顿自己也未能完全理解的“超距作用”的本质;

他与爱因斯坦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那块着名的黑板前,激烈地争论着统一场论的数学形式,以及量子力学的完备性问题(“上帝到底掷不掷骰子?”);

他与普朗克、玻尔、海森堡、薛定谔、狄拉克等量子巨匠们在哥本哈根的酒馆里,为量子世界的诡谲与反直觉而举杯,为波函数坍缩的解释而争得面红耳赤;

他与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之巅,一同释放那两个着名的铁球(虽然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存疑),感受着挑战亚里士多德千年权威的勇气与决心;

他甚至能“听”到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在低声吟唱着“万物皆数,宇宙的和谐源于数字的比例”,能“感”到阿基米德在浴盆中发现浮力定律时,那声响彻千古的“Eureka!(我找到了!)”

这些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先贤们,他们的智慧、他们的困惑、他们的执着、他们的洞见,此刻都化为了一道道无形的、蕴含着巨大信息量的“思想共振波”,涌入秦风的意识,与他自身那经过【跨维度知识理解(中级)】整合后的、已经无比庞大和精密的知识体系,发生着奇妙的“量子纠缠”般的共鸣与“升维叠加”。

这不是单向的“学习”或“瞻仰”,更像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平等对话”与“思想碰撞”。

他会因为某个先贤受限于时代认知而提出的理论局限而扼腕叹息,也会因为某个被历史尘封的、却闪耀着超越时代光芒的思想火花而拍案叫绝。他甚至会尝试用自己掌握的、来自学神系统的“未来知识”和“高维视角”,去“修正”或“完善”那些古老的理论,推演它们在新的认知框架下可能产生的全新图景和更深远的影响。

时间,在这一刻仿佛失去了意义,空间也似乎被无限压缩。

秦风不知道自己在这块青石上坐了多久,也不知道自己的意识在宇宙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之间,在宏观宇宙与微观粒子之间,在不同学科的知识壁垒之间,穿梭了多少个来回。

他只感觉到,自己的思维,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如同凤凰涅盘般的“升华”与“蜕变”。

那些曾经困扰他的理论难点,那些不同学科之间的认知壁垒,那些对宇宙终极奥秘的模糊猜想,都在这场深度的“悟道”之旅中,如同被最强大的“逻辑熔炉”淬炼过一般,逐渐变得清晰、通透、融会贯通。

他的灵魂,仿佛被宇宙的智慧之泉彻底洗涤了一遍,变得更加纯粹、更加敏锐、也更加……接近“道”的本源。他甚至感觉,自己对【法则级洞察(残片)】和【高维宇宙信息流解析(初级入门)】这两个“准神级”权限的理解和掌控力,也在这种“悟道”状态下,有了潜移默化的提升。

当东方的天际泛起第一缕鱼肚白,当第一声清脆的鸟鸣划破黎明的寂静,当博雅塔的剪影在晨曦中逐渐清晰时,秦风才缓缓地睁开了眼睛。

他的眼中,没有了通宵思考的疲惫与血丝,反而充满了前所未有的神采奕奕,仿佛蕴藏着一片初生的、充满了无限生机与可能性的宇宙。那双眸子,清澈得如同最纯净的水晶,深邃得如同最遥远的星空。

他站起身,伸了个懒腰,感受着清晨微凉的、带着草木清香的空气拂过面颊,听着未名湖畔逐渐苏醒的各种声音——早起锻炼的老教授的咳嗽声,背着书包匆匆赶往图书馆的学霸的脚步声,以及……远处赵铁柱那标志性的大嗓门:“老大!老大!你再不‘出关’,俺的‘学神煎饼果子pro ax ps至尊纪念版’就要变成‘学渣铁饼’了啊!”

“原来……这就是‘格物致知,明心见性’的感觉吗?”秦风微微一笑,心中一片空明澄澈,仿佛拂去了所有尘埃的明镜。

他知道,这场持续了数日的“一个人的悟道之旅”,让他对即将开始的研究生(博士)生涯,有了更深刻的认知,也积蓄了更磅礴的力量。

那些曾经在他看来高不可攀、甚至有些虚无缥缈的科研目标——零点能的稳定提取、大统一理论的初步构建、信息的本质与维度、时空的结构与起源……此刻在他心中,虽然依旧充满了无尽的挑战,却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幻想。

因为,他已经找到了那条通往它们的……“心路”。一条由好奇、敬畏、悲悯与坚定信念铺就的,通往宇宙终极真理的道路。

“研究生,我准备好了。”秦风深吸一口清晨的空气,目光投向冉冉升起的、充满了无限希望的朝阳,充满了自信与从容。

他知道,一场更加波澜壮阔、也更加激动人心的科研征途,即将拉开序幕。而他,将以一个全新的、更加强大的姿态,去迎接那些未知的挑战,去探索那些宇宙最深邃的奥秘,去书写属于华夏、属于人类的科学新篇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