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25章 石膏模型里的手工弧度(2 / 2)

加入书签

深夜的厨房飘着石膏粉混合陶土的气息。郭静把冷却的石膏碎末倒进花盆,赵环则对着电脑校准模型数据。屏幕蓝光映在他脸上,忽然被一只沾着泥土的手挡住。

“别算啦。”郭静拉他走到阳台,指着楼下车灯划出的光轨,“你看那些车,导航说要走直线,可司机总会绕开井盖,避开积水,最后走出的路,才是最适合此刻的路。”

赵环低头看着她掌心的泥垢,忽然想起大学时教授说的“建筑的偶然性”。那时他只沉迷于参数化设计的完美,此刻却觉得郭静指尖的温度,正透过那些泥垢渗进他的皮肤——像石膏模型里那些手工弧度,用不完美的方式,接住了彼此生命里的光。

凌晨三点,赵环在CAD软件里输入新的参数。他把郭静捏出的弧度转化为数学公式,却在小数点后第三位故意留下随机数。保存文件时,他看见屏幕反射出卧室的方向,郭静正在陶轮前转动什么,轮盘的光晕与他设计图上的星轨曲线,在黑暗里完成了一次无声的共振。

晨光爬上模型顶端时,赵环发现郭静在穹顶内侧贴了层薄陶片。那些陶片被捏成星星的形状,边缘带着刻意不打磨的毛刺,在阳光下折射出细碎的光斑。他伸手触摸,陶片的温度比石膏高出0.3摄氏度,恰好是人体最舒适的温差。

“这是留给光的轨迹。”郭静从背后抱住他,下巴抵在他肩胛骨的凹陷处——那里昨天还因画图僵硬发酸,此刻却被她的呼吸熨帖得温热。

赵环打开渲染软件,将新的光照模拟图投射到墙上。当虚拟的阳光穿过模型穹顶,那些陶片的影子在地面拼出流动的曲线,像他某次在郭静的窑炉前,看见火焰舔舐陶坯时留下的轨迹。

他忽然关掉电脑。“去买石膏粉吗?”郭静的声音带着笑意,指尖已经在他手心画起弧线。赵环握住那只还带着陶土气息的手,走向门口时,看见昨夜被他否决的设计图边角,不知何时被她用铅笔添了道小小的弧线,像给冰冷的图纸,缀上了一颗会呼吸的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