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没有人会认为她小(1 / 2)
乍然一听刘徽说出征兵有标准,一众臣子都不由抬头望向刘徽,不确定刘徽是不是在说笑。
“自来征兵也不是没有要求的吧。比如宫中的羽林军。”刘徽一拿羽林军当例子,把好些人的嘴都给堵上了。
“朕知道诸位对女郎们当兵的事多有不喜,如同朕坐在这个位置上,你们也多不认同。然,就算坐在这个位置上的是郎君,你们对朕的父皇也多有不认同。可是你们不敢对我父皇流露出一丝半点,对朕倒是敢,却是为何?无非是朕的父皇够狠,他能杀得了你们,偏你们奈何不得他。”刘徽提起刘彻,收获好些人神情复杂,有些事大家各自知不假,刘徽也不用都说出来。
刘徽昂起下巴冲他们道:“征兵事宜,一视同仁,如果你们认为国破家亡和女郎无关,你们可以告诉天下人。但如果你们想阻拦女郎们从军,大汉需要兵马,人多可以立条件,条件要怎么设,拿出一个章程。出击匈奴是大事,谁在这件事上生出任何不该有的心思,朕绝不能容,至于朕会如何对不安分的人。难道那么多年给你们的教训不足以让你们明白?”
是的,刘徽又不是没有处置过他们,他们当真不知道刘徽要如何?
不过是在装傻罢了。
刘徽迎向无数人,眼神瞬间变得凌厉狠辣。叫人看得心头止不住的打颤。
刘徽从来不是善类,比起刘彻更多在意自己的喜与不喜,刘徽对自己约束更多,以至于她不会一开始露出锋芒。
然一旦发现有人想图谋不利,那就不要怪刘徽了。
一番警告是让人安分。
警告后无用,莫怪刘徽后续下手的时候无情。
征兵事宜,男兵或者女兵,各有各的规定,刘徽看了上面的规定后,同意推行。
可是,此事却让人闹起来了。闹事的还是鸣堂内的学生。
几个女郎上书直言不服,女郎从军的要求太高了,她们之前报名的时候是没有要求的,不能因为临时增加的要求把她们剔出去,那对她们不公!
刘徽本来想另寻个时间就此事给个解释,却是韩澹亲自把人领到她面前,“陛下,她们身高不够,本事不错。况且,她们报名从军的时候没有规矩,前几日陛下才定的规矩,不应该因为后面定下的规矩而把她们剔出去。”
对韩澹,刘徽自是愿意听劝的。
况且这理儿刘徽也知道,本来也是打算给人一个交代。没想到她尚未来得及出手,人倒是闹到她跟前来了,无妨。
“言之所然有理,朕好奇能让夫人亲自领来的人有几分能耐。”刘徽扫过三位女郎,相貌只能说是清秀,身高嘛,是不太够的。
看见刘徽眼睛闪亮亮,直勾勾的盯紧刘徽,舍不得移开眼睛。
刘徽无所谓让人那么打量,但今日的重点不在她,而在她们。
“不知陛下要如何考较。学生三人无论是骑射武功都算不错。”为首一个面容冷峻的女郎出列作揖而答。
刘徽闻言同韩澹对视,韩澹点了点头,刘徽道:“出击匈奴自然是文武双全才是最佳。”
兵又不仅仅是兵。鸣堂的学生要去参军,要说只有骑射武功的本事,刘徽不太满意。
“无论文武,陛下皆可考较。”一听刘徽的要求,三人马上懂了,朝刘徽作一揖而郑重答。
如此大的口气,让刘徽都能考,刘徽点了点头道:“那就考吧。”
刘徽有心要考,便准备了。眼珠子一转,计上心来。
“箭术嘛,上了战场敌人是不会不动的,便试试活靶子吧。”刘徽有主意便让人去安排,活靶子听起来让人一顿,还有几分担心害怕,刘徽不会让活人来吧?
事实证明她们想多了,刘徽从来不是那残暴之人。
活靶子又不是只有人。
待看到那些随着风而吹动的竹孔,铜板大小,跟靶心差不多。
刘徽道:“试试。看你们能射中多少。”
“久闻陛下的箭法如神,不知学生有没有机会见识一番。”刘徽要考较她们,谁也没有意见。就是吧,她们久闻刘徽之名,好不容易见着人,希望能够见识刘徽的箭法。
刘徽闻之一笑,让人拿来箭弓,搭弓拉弦,箭出,接连射击,速度又快又准。穿过竹环,落在不远处的靶心上,稳稳当当,箭箭都是正中。
“陛下好箭法。”一看刘徽的动作,谁不迷糊,传闻不虚,刘徽实在太厉害了!
感慨无比的三人,得了韩澹提醒道:“该你们了。”
最该表现的是她们,一个两个的别只顾着看刘徽。刘徽的箭法如何,天下谁人不知?
三人立刻正色以对,此事关系重大,她们要是表现不好,那可能连战场都上不了。
刘徽在一旁冲韩澹道:“夫人以为她们不错?”
韩澹笑道:“有一个不错。”
一个不错,其余的两个都是附带的啊。
等她们的箭射完,刘徽大抵知道哪一个不错了。
和韩澹对视一眼,刘徽笑笑道:“不妨让她们出去试试。万一有意外的收获呢。”
“当年陛下提及的军校是不是该办起来了?”韩澹提起多年前刘徽早有计划的事,军校呢。
军校,鸣堂,太学,三足鼎立,刘彻一直压着军校不给办,如今刘徽都登基了,是时候把事情落定,军中的将士得培养,否则以后的大汉无将可用,不是好事。
刘徽点点头,“夫人帮忙挑个合适的地儿。地方不能比鸣堂小。”
韩澹乐了,刘徽要么不做,只要她出手要做的事,都会留有余地。
“如今我能定下的事就不要留给后人为难,怕只怕到最后,他们有心要建一个大学校都不能。”不是刘徽说丧气话,家天下传下去,能传多少代明君是未知之数,她不管以后的事,只管眼前,能够尽所能的把该布好的局布好。
韩澹重重点头道:“没有永远传承的江山。大汉在陛下手里改了,却也难逃来日的亡国。”
如此直白的话,叫刘徽忍俊不禁,韩澹对上刘徽丝毫不见怒意的反应,便是明白刘徽还是从前的刘徽,为了皇位刘徽谋划多年,可她未曾失去本心,她仍旧记得自己的追求。
“我就不问大汉国祚多少年了。”刘徽挥挥手而道。
韩澹在此时冒出一句道:“陛下不知?”
国祚几何,西汉,东汉,刘徽还真是知道。
可是她这个异数出现,以后可就不知道了。
刘徽再一次笑了,有人教起三个女郎辨别方向,更是让她们去不同的方向,以验她们各自的能力。
“那么多年,夫人一直助我良多,但不知夫人所求?”刘徽得了韩澹不少帮忙,此时她既为帝,能给的不妨给韩澹。
韩澹笑道:“不劳陛下操心,我们要的已然得到。”
此言让刘徽一愣,观韩澹神情自若,无半分说笑之意,想来不假。刘徽既问,韩澹这样回答,再问也不可能问出任何事,便不问了。
“娘亲。”刘徽难得起了考较人的心,听说是报名参军的女郎,因为后面定下的要求被涮下来,女郎不服,上书不说,还能请出韩澹前来说情,因而刘允得了消息立刻赶来,不忘同韩澹见礼,“韩夫人。”
“公主。”韩澹打了招呼,刘允如今是永宁公主了呢。子凭母贵,刘徽在给刘据封齐王的时候也顺便晋封刘允为公主。
刘允的视线落在不远处的三人身上,藏不住的好奇。
“想看只管去。”刘徽素来不拘束于刘允,只要好奇的,只管去看去探个明白。
刘允福身当下小跑过去。
“公主将来会比陛下更不容易。”韩澹提醒,刘徽应一声表示心里有着数。
韩澹不多提,她是见证刘徽如何走到今天的人,至于以后能不能看到刘允走上这个位置,坐稳这个位置,那就不知道了。
三人的考较,成绩都拿上来了,刘徽巡视过后道:“传朕诏令,凡在规矩定下前报名参军且登记在册者,一律允其从军。诏令定下的规定后,无论男女,一律按征兵要求录取。不达规定不留。”
“陛下圣明。”一听刘徽竟然下达如此诏令,三人都作一揖而谢之,大声赞许刘徽的圣明。
夸人的话刘徽听听而已,朝三人温和的道:“回去准备吧。”
准备是要准备的,三人今日能够得见刘徽的箭法,更感受到和刘徽的差距,却足够她们回去炫耀了啊!陛下待人温和,没有半分架子,让人如沐春风,简直太让人稀罕了!
三人一走,刘徽同韩澹道:“我有意让阿允此番随军出征,长长见识。”
韩澹一怔,随之赞许的道:“读万卷书不如读万里路。正好大将军和冠军侯一道出征,此战后大汉能够太平十数年,公主若不跟着去长长见识会是她此生的遗憾。陛下圣明。”
比起人教人,永远比不上事教人。
刘徽的目的很简单,把刘允养得大气,高瞻远瞩。
想要做到这一点不容易,须得多出去走走看看。
但刘徽刚把意思道出,刘彻第一个反对。“不行。阿允才多大?”
刘允多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