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向日葵的金盘子(2 / 2)
赵铁柱把掉在地上的籽扫到一起,又从花盘上抖落些,装了满满一簸箕。“摔都摔了,计较也没用,”他笑着说,“咱把好籽挑出来炒,碎的就磨成粉,掺在玉米面里蒸窝窝头,照样好吃。”
王奶奶找来筛子,把碎籽筛出来:“碎籽磨粉香,我娘家以前总这么做,窝窝头带着股葵花味,娃最爱吃。”她筛着籽,忽然说,“分籽得有个章法,不能乱抢,谁出力多,谁多分点。”
张大爷点头:“我看行。赵铁柱修棚子、护苗最上心,分最大的花盘;周丫天天浇水,分那个第二大的;阿伟虽说摔了盘,也算出力了,分两小盘;剩下的,街坊们来了各抓一把,尝尝鲜。”
老周从河对岸带来个陶罐:“我那口子炒瓜子最拿手,说要帮咱炒,用沙子炒,不糊还香。”他把陶罐往石桌上一放,“谁要是想腌青籽,我教她方子,保证酸脆爽口。”
周丫捧着她的小木瓢,往瓢里捡最饱满的籽:“我要把这些籽留一半当种子,明年种在磨盘周围,让它们围着磨盘长,像个小太阳圈。”
阿伟找了块木板,在上面写每个人该分的籽量,挂在向日葵秆上,像个小小的“分赃榜”。“这样谁都不占谁便宜,”他拍着木板笑,“明年咱多种点,让每个人都能装满满一瓢。”
赵铁柱看着大家七嘴八舌分籽的样子,忽然觉得这小小的花盘,像面镜子,照出了街坊们的实在——不贪多,不计较,你帮我一把,我让你一点,日子就这么和和气气地过。
炒瓜子那天,磨香棚里飘着股焦香。老周的媳妇蹲在灶前,用沙子慢慢翻炒籽实,沙粒“哗啦”响,裹着籽在锅里滚,香气从锅盖缝里钻出来,勾得人直咽口水。
周丫守在锅边,手里攥着小木瓢,眼睛直勾勾盯着锅:“好了没?我闻着都快香晕了。”
“快了,”老周媳妇掀开锅盖,抓出把瓜子吹了吹,递给周丫,“尝尝,脆不脆?”
周丫咬了颗,“咔嚓”一声,仁香混着焦香在嘴里散开,她举着瓢喊:“太香了!比镇上买的好吃一百倍!”
大家围着锅分瓜子,王奶奶抓了把给张大爷:“你手被蜇了,多吃点,补补。”张大爷笑着接过来,往嘴里扔了颗,眯着眼品滋味。
阿伟装了袋瓜子,往河对岸跑:“我给李婶送点,她家娃还病着,闻闻香味也好。”他跑着,瓜子在袋里“哗啦”响,像串会唱歌的珠子。
赵铁柱靠在磨盘上,手里捏着颗瓜子,看着满棚的人。花盘的壳被扫到一起,堆在灶边当柴烧,火苗“噼啪”舔着壳,把香味送得更远。他想,这向日葵没白种,不光结了籽,还结出了这么多热闹和暖。
夕阳落在磨香棚顶,把花盘的影子拉得老长,像无数个金钩子,钩着日子里的甜。周丫把留种的籽装进小木瓢,挂在磨盘的轴眼旁,说这样“籽就能沾着磨盘的灵气,明年长得更壮”。
炒瓜子的香混着磨盘的石味,在空气里漫开,暖得像杯刚沏好的茶,让人心里踏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