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炭渣里的铁(2 / 2)
周丫蹲在旁边学,小手蘸了点米浆往裂缝里抹,米浆顺着缝往下流,她急得用手指去堵,反倒弄得满手黏糊糊。“咋这么滑?”她举着粘满米浆的手笑,像戴了副白手套。
赵铁柱用竹片把米浆往裂缝里填,边填边敲:“得敲实了,不能留气泡,不然干了会裂。”他填得仔细,竹片在缝里一点点挪,米浆挤出的白边像给石墩子镶了道银线。
张大爷看着米浆慢慢凝固,忽然说:“当年修磨坊时,听说用的就是这法子,还掺了头发丝,说能增加韧劲。”他从头上薅下根白发,“要不咱也试试?”
“爷爷,你头发白了,能管用吗?”周丫歪着头问。
“咋不管用?”张大爷把头发丝揉进米浆里,“白发更韧,就像老骨头,看着脆,实则硬着呢。”
阿伟蹲在磨盘边,用小刷子给铁环除锈,锈渣掉落后,铁环上竟露出个模糊的“周”字。“老周叔,你看这!”他举着铁环喊,“这磨锁是你家老祖宗的?”
老周凑过来看,突然一拍大腿:“没错!俺爹说过,当年老周家是磨坊的守磨人,磨盘上都刻着‘周’字!这铁环,准是那会儿留下的!”
米浆干透时,夕阳正往磨盘上泼金。石墩子的裂缝被补得严严实实,米浆和石面融成一体,像从没裂过。铁环被阿伟擦得锃亮,挂在磨盘边的柱上,晃起来“叮咚”响,像在说往事。
“咱得给这磨盘办个‘认亲宴’,”王奶奶往石桌上摆刚烙的芝麻饼,“老周家的守磨人后代在,磨盘的故事也齐了,该热闹热闹。”
张大爷的烟袋锅在磨盘上磕了磕:“我这就去喊街坊,让他们都来尝尝新磨的芝麻糊,听听磨盘的老故事。”
阿伟扛着梯子往磨盘上方挂红布:“赵哥说挂块红布,图个喜庆,就像给磨盘办喜事。”
周丫举着她的小木瓢,挨个儿给大家分芝麻饼,瓢上的月牙缺口盛着饼渣,倒像盛着满瓢的笑。“爷爷,”她仰起脸,“以后我也是守磨人了吗?”
“算!”老周把她架在肩膀上,“咱祖孙俩,接着守这磨盘,守着这日子!”
赵铁柱靠在磨盘边,看着满棚的热闹。炭渣清出来的旧物摆了一溜:带字的木片、生锈的铁环、磨得发亮的石籽……每样都沾着旧光阴,却又透着新气。他忽然觉得,这磨盘哪是物件,是位看着日子流转的老人,把过去的故事,都酿成了现在的甜。
夜色漫进来,磨盘上的芝麻糊还冒着热气,香气混着米浆的糯,在风里漫开。铁环晃着,红布飘着,旧物和新人,在磨香棚里凑成了最踏实的日子——就像磨盘转出来的面,细水长流,有滋有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