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80章 陈天的苹果(1 / 2)

加入书签

收到陈天的确切指令后,雷君片刻未停,趁着夜色匆匆赶往苹果公司。

他近期为方便交流沟通,就住在苹果附近的一家酒店。

不到半小时,他便已抵达苹果总部。

巧合的是,苹果此时正在召开股东大会,省去了逐一通知的麻烦。

会议室里聚集了苹果的股东代表、未到场股东的委托律师,以及持有期权的核心高管团队,共计五十余人。

雷君推门而入时,在场众人不约而同地起身,齐声道:“欢迎雷总。”

在座几乎每个人都比雷君年长,但此刻每个人脸上都不自觉地带着几分小心翼翼的讨好。

资本市场从不看重年龄与资历,此时此刻,雷君代表的是陈天。

以陈天如今所掌握的资本实力,即便在座不少人比雷君年长几十岁,也不得不向他这个“代理人”低头。

更何况,苹果公司即将成为陈天的囊中之物,而雷君则是陈天指派过来的钦差大臣。

无论从哪个角度讲,众人都要给足雷君尊重。

不过雷君本性随和,并未摆出高高在上的甲方姿态。

他客气地向众人点头微笑,用带着浓重口音的英语说道:

“这两天发生了太多事,让各位久等了。”

乔布斯连忙接话:“雷总,你们的反击策略实在太完美,无可挑剔。”

“这都是陈总一手安排,我不敢居功。”

雷君谦逊地笑了笑,随即切入正题:“今天时间已晚,我们就直接开始吧。”

乔布斯连连点头,其他股东代表也纷纷鼓掌表示赞同。

眼下,苹果这群人其实分为两类:以乔布斯为首的技术高管,不仅将签字出售手中股份,更在为加入“新苹果”做准备。

而那些平时不参与实际运营的股东,则只盼尽快签字确认拿回资金,从此与苹果一刀两断。

雷君开门见山地说道:“根据陈总的要求,我们对原协议中的付款时间和部分条款做了调整。”

“各位可以先审阅一下,如无异议,我们希望今晚就能完成全部签约流程。”

双方早已就合约基本内容达成共识,此次修改仅涉及少数独立条款,加上有律师在场,确认起来并不复杂。

雷君提出当晚签约,正合苹果股东们的心意,自然无人反对。

苹果股权结构分散,股东众多。

除了在场的主要股东外,还有数百名持有苹果期权的核心团队成员。

为简化流程,多数小股东和期权持有人已与在场的大股东签署了一致行动人协议。

因此,今晚在场的代表已覆盖苹果所有非流通股及相关权益,所涉股份占总股本的80%,却对应着100%的投票权。

另外20%为纳斯达克流通股,不具备投票权。

合约文本分发后,双方律师迅速展开审阅。

因改动不大,审查进展顺利,约半小时后,苹果股东方面的律师代表便表示协议无问题。

乔布斯悄悄松了口气,率先表态:“新合约中约定在苹果私有化完成后付款,我个人没有异议,可以现在就签字。”

他随即看向其他股东及代表:“各位呢?”

“同意。”众人齐声回应。

此前有几位股东曾盘算着拿到收购款后,再去流通股市场操作一番赚点“外快”。

随着新条款的落地,这个念头也彻底落空。

虽有些许遗憾,但在场无人提出反对。

大家都分得清孰轻孰重:股市上投机只算是赚点零花钱,真正的大头,还是这笔实实在在的股权收购款。

见无人提出异议,雷君微微一笑,抬手示意:“既然大家没有意见,就请......”

众人相视点头,纷纷在合约上签下名字。

雷君作为陈天的全权代表,也在每一份合同上逐一签字。

当双方交换签妥的股权转让合同,尽管款项尚未支付,但从法律意义上讲,在付款约定期内e已正式持有苹果80%的股份。

苹果,在这一刻彻底易主,真正成为了“陈天的苹果”。

只要陈天不主动反悔违约,此事已再无变数。

签字流程结束后,雷君首先与苹果股东们一一握手。

这一握,象征着他们与苹果的关系正式交割,此后只需静待收款。

而对雷君而言,这也是权力交接的庄重仪式。

随后,他转向苹果的高管团队,与他们握手时更显热情与诚恳。

这些核心成员未来都将是陈天和他雷君的同事与部下。

轮到最后的乔布斯时,雷君神情真挚地说道:“史蒂夫,希望从今往后,我们能同心协力,把新苹果做得更强、更出色。”

这句话,彻底消融了乔布斯心中最后一丝顾虑。

他原本还担心陈天会“卸磨杀驴”,派雷君前来担任董事长夺他的权,待局面稳定后便有可能将自己踢出局。

而雷君此刻的态度,明确传递出他愿与之共治、共同推动苹果成长的信号。

于是,乔布斯也郑重回应:“雷董,我和整个苹果团队,都真诚欢迎您的到来。”

雷君含笑点头:“明天一早我们就向纳斯达克提交退市申请,争取尽快完成私有化,之后的重组与整合工作,还需要你鼎力相助。”

收购苹果这样一家业务覆盖软硬件的国际企业,其整合重组的工作量极为庞大。

企业间的并购重组,最简单的是业务互补、界限分明的情形。

最棘手的,则是双方业务存在交叉与渗透。

一旦出现业务重叠,就需要对两边进行独立评估,并制定全面的整合方案,涉及团队、资源、产品线、发展方向乃至长期战略的全面对接。

当初橙天收购金山时,两家公司业务路径清晰,橙天只需将金山纳入自身体系,后续注入资源与流量即可,整合过程相对简单。

而如今e收购苹果,双方业务高度重叠,收购后的整合重组无疑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

以电脑业务为例,苹果拥有Mac系统及其专属硬件生态,e则具备自研的MOC系统及相应生态。

Mac与MOC极有可能需要合并,而这必然牵扯到以谁为主、系统兼容性、用户体验优化等关键问题。

如何实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动苹果迈向更优发展,是整合的核心挑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