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陈天的苹果(2 / 2)
而“精华”与“糟粕”的定义权归属,更是敏感而关键。
若处理不当,两家公司的合并非但无法产生“1+1>2”的协同效应,反而可能陷入内耗与拉扯。
若真如此,这次收购便将失去其战略意义。
此外,苹果作为成立数十年的科技企业,在硬件、软件领域积累了大量资源与专利技术。
如何系统梳理这些技术资产,实现与e现有业务的有效互补,都是雷君与乔布斯必须慎重面对的重大课题。
乔布斯自然清楚这些工作的复杂性,当即点头回应,并十分识趣地表态:
“一切以雷董的意见为主,我和团队必将全力配合!”
一向固执的乔布斯此刻之所以如此配合,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其一,他已将未来的工作重心放在了“智能手机”业务上。
无论是搭载Mac系统的台式机还是笔记本,在多年的市场竞争中始终未能获得主流认可。
因此他对现有业务的整合持开放态度,愿意听从雷君的规划。
其二,尽管重组后的公司仍保留“苹果”之名,但主导权已发生根本性转变。
苹果作为被收购方,从市场结果看属于失败者。
乔布斯清醒地认识到,没有理由让失败一方的产品体系去主导胜利者的生态。
若真如此,就该是他前往华夏谈判收购e了。
正因如此,他才主动放低姿态。
乔布斯性格中确有偏执的一面,但这绝不意味着他缺乏智商与情商。
面对乔布斯的配合,雷君满意地点了点头。
来之前陈总曾提醒他,乔布斯虽是天才,却也是个“刺头”,希望他在共事时中多加包容对方。
雷君原本已做好应对对方抵触甚至撂挑子的准备,没想到实际接触下来,乔布斯竟如此通情达理。
他提前准备的那些应对策略算是白费了。
不过这样也好。
若能和谐共事、顺利推进工作,谁又愿意陷入一旦开始就将永无休止的宫斗呢?
忙碌了一整天,当雷君终于在凌晨一点将苹果被成功收购的消息汇报给陈天时,他只简短地说了一句:
“陈总,幸不辱命。”
听到这个消息,陈天嘴角不由扬起一抹笑意。
收购苹果不仅是他商业布局中至关重要的一步,更是深埋心底的一份执念。此刻一切落定,他胸中一块大石终于落地。
但察觉到电话那头雷君声音中难以掩饰的疲惫,陈天压下心中的激动,关切地问道:
“你那边都凌晨了吧,忙到这么晚,吃过晚饭了吗?”
“还没,一会儿回酒店随便对付一口就行。”
雷君下意识地回答,话音未落,听筒里就传来了陈天气愤的声音:
“胡闹!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收购才刚刚开始,后面多少硬仗等着你打,怎么能先把自己累垮?”
“马上找个地方吃饭,我要听到你坐在餐桌前的声音。”
陈天的语气带着关切与不容反驳的强硬,却让大洋彼岸的雷君心头一暖。
连日奔波的疲惫仿佛都消散了几分,他连忙应道:
“好的陈总,我这就去。”
“嗯,”陈天语气缓和下来:“边吃边聊吧。说说看,乔布斯和苹果团队的状态怎么样?”
雷君示意司机在路边寻找还在营业的餐厅。
可凌晨一点的硅谷,除了夜店这些娱乐场所,哪还有什么正经的餐厅在营业。
雷君也没解释,而是汇报道:“乔布斯比想象中要配合很多,姿态放得很低,明确表示一切以我们的意见为主。”
“核心团队情绪看起来也比较稳定,对于苹果被收购并没有多少感伤,或许他们对这种资本运作早已经习以为常,这一点上,与国内还是有些不同的。”
“这是聪明人的选择。”陈天评价道。
“苹果的精华在于其专利技术和技术团队,尤其是乔布斯亲自率领的那支团队。
整合过程中,硬件生态和专利技术要高效吸收,但Mac与MOC系统的整合要格外谨慎,不必急于求成,现阶段可以并行发展,观察市场反应。”
“我明白,”雷君领会了陈天的深意:“既要拿到苹果的‘里子’,也要稳住市场和原团队的‘面子’。”
“没错。当前的首要任务,是顺利、快速地完成退市私有化,彻底消除不确定性。”
“你人在美国,前线就交给你全权把控,遇到任何困难,随时直接向我汇报。”
这时,雷君回来酒店前台,要了一份汉堡可乐快餐,在酒店大厅茶几上坐下吃了起来。
陈天听到后,才满意地继续说道:“那你先安心吃饭,具体的工作明天再安排,记住,你在米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们都是你坚实的后盾。”
“感谢陈总的支持与信任!”雷君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和干劲。
挂断电话,陈天踱步至窗前。
天边已泛起淡金色的晨光,映在他深邃的眼眸中,折射出异样的神采。
苹果,这颗科技皇冠上暂时蒙尘的明珠,终于落入掌中。
接下来,是如何将其完美融入自家的生态。
彻底消化苹果的技术与人才,是为即将到来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筑底蓄力,这一步至关重要。
眺望着天边的朝阳,陈天的思绪已跃向更远处。
下一个战略核心,将是移动端操作系统与自主芯片的布局。
与微软在PC端的战争,陈天虽有信心,却心知肚明:
技术差距在收购苹果后或可弥补,但全球用户对Widows的使用习惯是一座难以撼动的大山。
这将是一场胜算渺茫的持久消耗战。
然而,移动互联网的浪潮,正带来洗牌的巨大变局。
这,才是他实现弯道超超的绝佳风口,必须牢牢抓住。
大洋彼岸,雷君匆匆吃完那顿迟来的晚饭,回到酒店房间便立刻打开笔记本,开始草拟次日向纳斯达克提交退市申请的每一个细节。
东西半球,两位舵手已在晨光与夜色中,为同一艘巨轮的下一段航程,悄然拨转了舵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