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11章 国际舞台的认可(1 / 1)

加入书签

纽约联合国总部宴会厅的水晶灯折射出万千光芒,将猩红地毯映照得如同流动的星河。当地时间晚上七点,“全球女性领导力奖”颁奖典礼正进行到最受瞩目的环节,当主持人用中英双语念出“林悦”的名字时,全场响起长达一分钟的掌声。

林悦身着一袭月白色苏绣旗袍,盘扣处点缀着细碎的珍珠,既保留了东方女性的温婉,又透着企业家的干练。她起身时,身旁的沈逸辰自然地为她理了理旗袍下摆,指尖相触的瞬间,两人交换了一个无需言说的眼神——那是并肩作战多年沉淀的默契。

走上领奖台的短短十米路,林悦的思绪掠过十年前在山区小学看到的破旧教室,掠过第一次带着公益团队深入地震灾区时的泥泞,也掠过无数个与沈逸辰在办公室讨论公益项目可持续性的深夜。“这份荣誉不属于我个人,”她接过水晶奖杯,声音清亮而坚定,“它属于每一个相信‘善意能改变世界’的人,属于中国企业家群体对社会责任的坚守。”

她的获奖感言没有罗列数据,而是讲述了一个故事:五年前,林沈集团在云南资助的“女童助学计划”中,有个名叫阿依的彝族女孩因家庭贫困辍学,团队不仅帮她重返校园,更联合当地企业为她母亲提供了刺绣工坊的工作岗位。如今阿依已考入上海的大学,暑假正作为志愿者回到家乡教孩子们英语。“真正的领导力不是掌控,而是点亮更多人的可能性。”这句话被现场多家国际媒体记录在册。

沈逸辰坐在第一排,目光始终追随着台上的身影。他想起三年前力排众议,将集团利润的15%投入公益基金时的争议,想起林悦带着团队在非洲援建光伏电站时晒黑的脸颊。当林悦在台上提到“感谢我的伙伴沈逸辰,他让我相信理想主义可以有扎实的根基”时,他微微颔首,眼底是藏不住的笑意。

颁奖礼后的鸡尾酒会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署长主动与两人交谈,称赞林沈集团“将商业效率与公益温度完美结合”,并提出希望在东南亚联合开展清洁能源扶贫项目。美国《财富》杂志记者追问他们成功的秘诀,沈逸辰笑着看向林悦:“大概是我们都相信,做正确的事,比正确地做事更重要。”

这场国际舞台的亮相,让“林沈集团”这个名字不再局限于中国商界。第二天,《华尔街日报》以“来自东方的可持续发展样本”为题,详细报道了集团在公益与商业平衡上的实践;英国广播公司(bbc)则聚焦林悦个人,称她“重新定义了女性领导者的力量”。

回程的私人飞机上,林悦看着窗外掠过的云层,将奖杯轻轻放在两人中间。“其实我有点不安,”她轻声说,“怕盛名之下,我们会偏离初心。”沈逸辰握住她的手,掌心温暖而有力:“那就让这份荣誉成为指南针,而不是装饰品。你看,接下来的潮汐能项目,就是最好的证明。”

舷窗外,晨曦正刺破云层,为机翼镀上一层金边。正如他们共同打造的商业帝国,在盈利之外,正散发着越来越耀眼的社会责任之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