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48章 合作伙伴,携手共进(2 / 2)

加入书签

人群静了片刻。

林婶轻声说:“这字,比我儿子写的还像样。”

我宣布:“从今日起,共耕协作不限于物易,技艺、劳力皆可参与。凡愿加入者,名字记入手记,工酬以礼盒为凭。”

顾柏舟翻开新册子,按“编号+姓名+置换内容+见证人”四栏,开始登记。他写得极慢,每一栏都对过两遍,才落笔。

下午,换礼的人多了起来。有人拿旧陶器换,有人拿自家腌菜换,还有个铁匠,拿一把小锄头,换了编号16的礼盒,说要送给刚成亲的弟弟。

登记册上的名字越写越多,但顾柏舟的速度跟不上需求。有位村妇等了半日,见自己名字还没记上,皱眉说:“我东西都放桌上了,咋还没入册?莫不是漏了?”

我翻册核对,果然发现前一栏的编号写错了位。

顾柏舟立刻合上册子,重新划线分栏,将表格加粗加宽。他又叫来林婶和赵家识字的妇人,三人围桌而坐,一人记,一人核,一人收物。

“三个人都看过,才算数。”他说,“错一栏,全重来。”

林婶拍腿笑了:“这法子好!谁也说不出闲话。”

日头渐斜,陈砚收起刻刀,将布包背回肩上。我递上“共耕-16”号礼盒,他没接,只低头看了看自己头上还戴着的秀才巾。

他伸手取下,叠好放进袖袋,从包袱里拿出一块灰布巾,绑在额前。

“明日,”他说,“我带刻刀来,也带纸样来。能刻字,也能设计花边。”

我点头,将他的布巾一角记入册中。

林婶忽然拍手:“我回去就叫孙女编十个草篮!咱们的礼盒,配上草编提手,更体面!”

顾柏舟低头继续誊抄,忽然停笔。

他从《共耕手记》下抽出一张折叠的纸条,展开,递给我。

纸上只有一行墨字:“若愿谈大宗置换,三日后午时,镇东茶楼见。”

纸角印着一道松纹,细看是李氏商号的暗记。

我将纸条翻来,背面无字,正面墨迹未干透,像是刚压下的。

顾柏舟低声道:“他没来,但一定在附近看着。”

我没说话,将纸条夹进手记的协作名录页,正好压在陈砚的名字上。

夕阳把老槐树的影子拉得老长,盖住半块木牌。林婶正教村妇们编草结,陈砚站在街口,与一位年轻匠人低声说着什么。顾柏舟牵过马,将空布包放进车厢。

我收好手记,指尖在那张松纹纸条上停了停。

“明日,”我说,“多带些盒子。”

顾柏舟点头,解开缰绳。

风起,木牌上新贴的第七个太阳颤了颤,边缘翘起一角,却没有落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