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业务创新,引领潮流(1 / 2)
天刚亮,我拆开一只昨夜封好的标准筐,剪刀顺着韧皮纸的边缘划开。纸面平整,内衬没有一丝渗水痕迹。我把筐翻过来,标签还牢牢贴在侧边,编号清晰可辨。
“能用。”我说,“但不止于‘能用’。”
顾柏舟蹲在旁边,伸手摸了摸纸的厚度。“你又想做什么?”
我没有马上回答,而是把五只样品一字排开,指着最中间那只。“我们花这么多力气做包装,不是为了跟别人一样——是为了不一样。”
李商人和林婶这时也到了高台下的议事棚。李商人肩上还搭着布包,显然是刚从镇上回来。他坐下后第一句话就是:“官府那边说,备案材料下月初开始收。赵财已经托人打听制式油纸的供货渠道了。”
“那我们就不再走老路。”我看着他们三人,“他已经想着怎么抄我们的做法,我们要做的,是让他抄了也没用。”
林婶拧了拧手中的布巾:“你现在说话越来越像那些账房先生,绕得人头疼。到底想干啥?”
“换个打法。”我站起身,从包袱里取出三枚种子,放在桌上。它们颜色各异,表面泛着淡淡的光晕。
“这是系统新解锁的品种。”我拿起一颗红中透紫的,“霜降番茄,寒露后种,立冬收获,果肉厚实多汁,冬天市面上见不到。这个是夏藏白菜,耐低温储存三个月不坏。还有秋露黄瓜,清晨带露采摘,放三天依旧脆嫩。”
李商人皱眉:“这些菜听着稀奇,可种出来卖给谁?大户人家冬天吃腌菜惯了,会愿意买新鲜菜?价钱再高,也得有人肯掏钱才行。”
“那就不是卖菜。”我说,“是卖‘时节’。”
我从怀里掏出一张画了一半的图,铺在桌上。纸上是一个木盒轮廓,分成四个格子,每个格子里标着不同蔬菜的名字。
“四季鲜蔬礼盒。”我指着图纸,“按节气搭配反季节蔬菜,每盒配一张手写礼笺,说明这菜是什么时候种的、为什么这时候能吃。外盒用韧皮纸包裹,盖上木刻印章,限量编号。不走零散贩卖,专供酒楼节庆宴席、富户走亲送礼。”
空气静了一瞬。
林婶先开口:“你是说……把菜当点心匣子那样装?”
“对。”我点头,“别人冬天只能吃萝卜咸菜,我们端上去一盒绿油油的黄瓜白菜,谁看了不动心?关键是——”我顿了顿,“这不是常供的货,一年四次,每次只出一百盒。卖完即止。”
顾柏舟一直没说话,这时抬头问我:“试验田要重新整地?”
“今天就得动。”我说,“你要挑一块向阳避风的地,分四小块,每块种一种主菜。土壤调理我会让系统给方子,关键是要控温保湿。第一批苗必须在十日内出芽。”
他站起来:“我去看看东坡那片地。”
“等等。”我叫住他,“别一个人干。叫上陈大山和刘寡妇家的男人,算协作组工时,记功点。”
他点头走了。我转向林婶:“妇女组现在每天收工后还能加半个时辰吗?”
她叹了口气:“难是难,可也不是不行。只是孩子们都累了,再熬下去怕伤身子。”
“不让孩子熬夜。”我说,“轮值只选有空的妇人,每人每天最多两小时。做得快、出错少的,额外奖半斤灵泉水稻。”
林婶犹豫了一下:“赵家二妹识字好,她要是来,她娘肯定不让。”
“那就让她娘也来。”我说,“一家两人同工,分红多加半成。你去传话,就说这是规矩,不是求她们帮忙。”
她终于笑了:“你还真会钻空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