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会议讨论,寻找出路(1 / 2)
午时刚过,主厅的门被轻轻推开。顾柏舟端着一叠纸进来,放在长案上,压住了之前那张任务清单的边角。李商人紧跟着进来,手里捏着个布包,坐下时顺手搁在腿边,没说话,只抬眼看向我。
我点点头,把系统界面收进袖中,拿起笔,在纸上划掉“待确认”三个字,写下“已召集”。
“东西都带来了?”我问李商人。
他打开布包,取出几份折好的文书和一张泛黄的路线图。“镇上三家还在走货的商行给了我这些。西南方向目前没发禁令,南岭一带倒是查得松,尤其是靠水路的几个渡口,巡检司人手不足,常有小队绕道通行。”
我接过路线图摊开,边缘有些磨损,墨线也淡了,但河道走向标得很清楚。手指顺着南岭支流往下游滑,停在一处标注为“青石湾”的地方。
“这里。”我说,“有人提过这个点。山南农坊前天就是从这附近改走溪运,躲过了查验。”
顾柏舟凑近看了一眼,“水路运货,怕不怕翻?”
“怕,但比卡死在关卡强。”我转向李商人,“联系上那边的中间商了吗?”
“试了两个,一个回话说要先看样品和批文影本,另一个直接问能不能用本地农户名义出账。”他顿了顿,“就跟河东那位提的一样。”
屋里静了一瞬。
我抽出一页空白纸,写下三行字:**政策差异、运输路径、挂名代销**。然后抬头:“我们现在不谈能不能做成,只谈哪些事值得去问。答案不在屋里,而在别人嘴里。”
李商人皱眉:“可要是每家都这么问,光打听就得花好几天。”
“那就分头打。”我说,“你负责南线商行和渡口脚夫,柏舟继续盯加工进度,我来对接系统里的持有者,看谁走过类似的路。”
顾柏舟开口:“蜜饯封装还能再加两组人,三天内能出十二箱。辣椒干片我也问过林婶,她家灶房空着,可以借两天轮烘,不至于坏掉。”
我点头,在本子上记下。
李商人却没动,“云悦,咱们现在是往三条路上走,哪一条都没底。万一花了力气,结果人家一句话就打回来呢?比如那个挂名,要是被查出来,可是欺官之罪。”
“不动才是最危险的。”我看着他,“这批货压着,不只是钱的事。我们之前答应过村民,收他们的粮一起卖,赚了钱按成分红。现在货出不去,他们也会急。等人心乱了,别说新路,老路都保不住。”
他抿着嘴,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
我翻开社交平台,找到刚才那个互助群组,快速扫了一遍新消息。又有两家加入,其中一人贴出了一份“代耕户协议”模板,注明只需支付少量佣金,便可借用本地农户身份申报流通许可。
我把平板递过去,“这不是空想。已经有人在做了,而且活下来了。”
李商人接过看了半晌,低声说:“可他们规模小,咱们动静大,容易招眼。”
“所以不能全押。”我说,“第一批只走少量货试探,选最稳妥的路线,找最熟的中间人。哪怕只通一批,也能知道这路到底能不能走。”
顾柏舟忽然问:“要是真能走通,后续怎么办?总不能每次都靠别人帮忙挂名。”
“那就得有自己的备案资格。”我合上平板,“我已经让系统生成了一份‘悦田记’合作农户名单,包括各家田亩数、种植品类和过往交易记录。只要能找到愿意牵头的地方里正或乡老,就可以申请集体登记——名义上是联合社,实际上是我们统一供货。”
李商人眼睛动了一下,“你是想……把自己变成‘本地’?”
“对。”我说,“他们堵的是外来品,不是本地产。只要我们能在名册上站住脚,就不算闯关,而是正常流通。”
屋子里安静了几息。
他慢慢坐直了些,“这事得有人脉。镇上的许里正跟我有点旧交,早年我替他运过药材,还算信得过。要不要我去探个口风?”
↑返回顶部↑